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33 篇 期刊文献
  • 10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3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13 篇 农学
    • 72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4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28 篇 工学
    • 363 篇 农业工程
    • 303 篇 水利工程
    • 143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5 篇 理学
    • 311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艺术学
  • 4 篇 医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5 篇 黄土高原
  • 62 篇 土壤水分
  • 45 篇 黄土区
  • 44 篇 水土保持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5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0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0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8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刺槐

机构

  • 1,488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1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0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1 篇 宁夏大学
  • 11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1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299 篇 余新晓
  • 118 篇 朱清科
  • 101 篇 高甲荣
  • 92 篇 陈丽华
  • 86 篇 丁国栋
  • 71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60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朱金兆
  • 44 篇 吴斌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张宇清
  • 41 篇 牛健植

语言

  • 1,73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1733 条 记 录,以下是181-190 订阅
排序:
京郊琉璃河河岸带土壤生物工程的生态效应
收藏 引用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年 第1期31卷 304-308页
作者: 娄会品 高甲荣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河北石家庄050031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市怀柔区琉璃河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从土壤生物工程的生物量、河岸带的生物多样性、温湿度的调节等方面研究了土壤生物工程实施2a后对河岸带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土壤生物工程实施后,植物根系生长良好,改善了土壤的抗侵蚀性;增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省属林业科研机构科研产出及创新能力分析
收藏 引用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6年 第2期28卷 121-124页
作者: 董亚杰 汪西林 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以中国省属林业科研院所为调查对象,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为提取源,应用GIS等软件分析25个林业科研院所发表论文的数量分布、期刊类别。应用H指数及其衍生指数,对各院所的论文学术影响力、科研合作能力等进行了统计和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山区典型低频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年 第12期37卷 92-99页
作者: 张嫱 马超 杨海龙 王志刚 涂剑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通过2015年3月对北京密云水库上游白马关河流域内黄梁根桥沟现场调查,收集该区历史上泥石流灾害事件资料,对该沟的物源特征、降雨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参考该区域其他泥石流沟的堆积物,分别进行了泥石流的密度、流速、流量和总量计算;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庆市冬季PM2.5及气态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与来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15年 第7期28卷 1039-1046页
作者: 梁丹 王彬 王云琦 张会兰 李昂 张婉晴 张璇 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重庆缙云山生态站重庆400702
利用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监测站2013年冬季(2013年11月—2014年1月)的实测数据,分析PM2.5及相关气态污染物(SO2、NO2、O3)的时空特征,并采用轨迹聚类与PSCF(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除ρ(O3)以外,其他3种污染物质量浓度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植物多样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年 第11期37卷 82-88页
作者: 张桐 王玉杰 王云琦 张会兰 王彬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为了揭示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持作用,对晋西黄土区人工油松林、人工刺槐林及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组成及土壤学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3种林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油松、华北落叶松根系抗拉特性的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年 第12期37卷 77-84页
作者: 李宁 陈丽华 杨苑君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植物根系的抗拉特性是影响边坡稳定性最重要的因素。为探究根系的基本力学特性及影响因素,选取不同直径、保存时间的油松、华北落叶松根系在不同标距、拉伸速率下进行内拉伸试验,并运用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数学统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地地表径流水力学参数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年 第7期37卷 94-101页
作者: 申云康 齐实 郭建超 吴俊林 黄媛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为揭示重庆缙云山森林植被的水文生态过程,选取裸地、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楠竹林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采用放水冲刷径流试验方法,设计0.12、0.18、0.24、0.30、0.36 L/min 5种不同的流量,测定蓄满产流下的地表径流水力学参数。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岸生态护坡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的模拟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6年 第6期36卷 15-20,25页
作者: 周千里 杨建英 梁淑娟 张成梁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89
[目的]研究不同河岸生态护坡措施的减流、减沙和抑制养分流失的效果,并筛选出较优配置的河流生态护坡模式,为华北地区生态治河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工降雨试验,测定模拟河流岸坡不同植被护坡措施的径流量、产沙量、养分流失量,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株油蒿蒸腾耗水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6年 第2期36卷 76-81页
作者: 高浩 秦树高 朱林峰 范冬庆 陈东 杨路明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目的]探究油蒿的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旨在为固沙植被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野外大型称重式蒸渗仪于2014年6—9月底对单株油蒿的蒸腾过程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了土壤含水量及相关气象因子。[结果]油蒿单日蒸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岩溶石漠区植被恢复重建技术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 第3期 34-37,73页
作者: 郭红艳 万龙 唐夫凯 周薇 崔明 刘玉国 王玉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100091
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地石漠问题严重,国家对此高度重视,2008年在该地区启动了以植被恢复重建为主的岩溶石漠综合治理工程,7年来治理工程取得初步成效。综合分析了已有的植被恢复技术和恢复模式,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缺乏治理水土地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