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8 篇 期刊文献
  • 3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3 篇 农学
    • 175 篇 作物学
    • 2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园艺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林学
  • 16 篇 工学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0 篇 理学
    • 6 篇 生物学
    • 4 篇 生态学

主题

  • 51 篇 产量
  • 47 篇 水稻
  • 21 篇 小麦
  • 13 篇 甘蓝型油菜
  • 12 篇 品种
  • 11 篇 糯玉米
  • 10 篇 品质
  • 8 篇 棉花
  • 8 篇 淀粉体
  • 8 篇 油菜毯状苗
  • 7 篇 冬小麦
  • 7 篇 稻米品质
  • 7 篇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 7 篇 氮素吸收
  • 7 篇 粳型水稻
  • 6 篇 糊化特性
  • 6 篇 拔节期追氮
  • 6 篇 淀粉
  • 6 篇 玉米
  • 6 篇 穗重

机构

  • 202 篇 扬州大学
  • 8 篇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
  • 8 篇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
  • 6 篇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
  • 5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5 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5 篇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
  • 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4 篇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
  • 4 篇 key laboratory o...
  • 3 篇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3 篇 连云港市园艺蔬菜...
  • 3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
  • 2 篇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
  • 2 篇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
  • 2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
  • 2 篇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
  • 2 篇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

作者

  • 41 篇 王余龙
  • 34 篇 董桂春
  • 30 篇 陆卫平
  • 29 篇 陆大雷
  • 28 篇 刘立军
  • 26 篇 郭文善
  • 23 篇 王忠
  • 21 篇 朱新开
  • 21 篇 冷锁虎
  • 20 篇 杨光
  • 20 篇 左青松
  • 19 篇 杨建昌
  • 17 篇 杨连新
  • 17 篇 周娟
  • 17 篇 于小凤
  • 16 篇 李春燕
  • 16 篇 黄建晔
  • 15 篇 陈德华
  • 15 篇 张祥
  • 15 篇 蒋玉兰

语言

  • 2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花后氮素同化转运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麦类作物学报 2013年 第3期33卷 472-476页
作者: 刘婷婷 张平平 姚金保 封超年 马鸿翔 耿志明 杨丹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省农业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14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小麦研究所 江苏扬州225009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氮肥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以宁麦14号和宁麦9号为材料,在全生育期总施氮量均为***-2条件下,设置基肥∶苗肥∶拔节肥为7∶1∶2和5∶2∶3两种施氮模式,研究了小麦花后氮素同化转运及籽粒品质性状的特点。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光谱参数估算滴灌小麦干物质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
收藏 引用
麦类作物学报 2013年 第4期33卷 662-668页
作者: 刁万英 李少昆 王克如 金秀良 陈兵 王方永 王琼 房林峰 肖春华 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石河子大学 新疆石河子832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新疆石河子832003
为了解应用遥感技术估测滴灌小麦氮肥利用效率的可行性,以新春17号、新春6号和新春22号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分析了不同施氮处理下小麦干物质氮肥偏生产力(RDN)和干物质氮肥农学效率(DMAEn)与光谱参数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小麦RDN和DMAE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温对小麦植株形态、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其防御研究
收藏 引用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 第2期29卷 62-68页
作者: 徐雯 杨景 郑明明 郭文善 朱新开 李春燕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近年来气候异常,低温致小麦减产的问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综述了低温对小麦器官叶片、分蘖、茎秆和穗形态的影响,分析了低温逆境条件下小麦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和低温损伤致死的生理原因,总结提出了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为进一步深入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糯性与非糯水稻胚乳发育的研究(摘要)
收藏 引用
中国稻米 2013年 第4期19卷 157-158页
作者: 李栋梁 李小刚 顾蕴洁 王忠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成熟水稻颖果中胚乳约占颖果总质量的91%-92%。胚乳的发育状况直接决定着稻米的产量和品质,不同类型稻米,如糯性与非糯,籼稻与粳稻,其胚乳的发育不尽相同。为了探明糯性与非糯水稻胚乳发育的异同,本试验以13本晴(粳)、扬稻6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欣棉6号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棉花 2013年 第7期40卷 17-19页
作者: 韩勇 许映飞 顾超 陈源 张祥 陈德华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以国欣棉6号为材料,采用"3414"组合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密度、氮肥、化控3项关键栽培技术对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国欣棉6号的产量及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学模型的优化与解析,明确了国欣棉6号在沿海地区高产高效种植的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糯性与非糯水稻胚乳发育的研究(摘要)
关于糯性与非糯水稻胚乳发育的研究(摘要)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五届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作者: 李栋梁 李小刚 顾蕴洁 王忠 扬州大学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来源: 评论
超甜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积累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超甜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积累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动态变...
收藏 引用
第十三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
作者: 赵福成 景立权 陆大雷 王桂跃 陆卫平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浙江东阳 322100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 225009
以扬甜2号和超甜135为材料,研究了超甜玉米籽粒发育过程的灌浆特性、淀粉、皮渣率、糖组分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糖组分积累和蔗糖代谢酶的关系,结果表明:超甜玉米籽粒的干物质积累曲线可拟合为Richards方程,鲜百粒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灰度关联分析的冬小麦叶片含水量高光谱估测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年 第11期32卷 3103-3106页
作者: 金秀良 徐新刚 王纪华 李鑫川 王妍 谭昌伟 朱新开 郭文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97
尝试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GRA)分析典型的水分植被指数(WVI)和水分含量(LWC)间的关联度,然后选择对冬小麦叶片水含量敏感的指数,比较SRM-PLS(逐步回归-偏最小二乘)方法和PLS方法估算LWC的精度。首先,对冬小麦WVI与LWC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温和湿度对转Bt基因棉叶片Bt蛋白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 第11期23卷 3016-3020页
作者: 张祥 王桂霞 顾超 韩勇 许映飞 陈源 陈德华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以来源于美国的转Bt基因棉DP410B(常规种)和岱杂1号(杂交种)以及来源于中国的转Bt基因棉泗抗1号(常规种)和泗抗3号(杂交种)为材料,研究高温(37℃)条件下,大气湿度(50%、70%、90%)变化对B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盛蕾期,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旱种水稻基部节间性状与倒伏的关系及其生理机制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2年 第5期38卷 848-856页
作者: 刘立军 王康君 葛立立 范苗苗 张自常 王志琴 杨建昌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倒伏是制约旱种水稻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以籼型杂交稻汕优63和粳稻9516为材料,研究了旱种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与水种相比,旱种水稻的倒伏率明显高,结实率和粒重明显降低,产量明显降低。自抽穗至成熟,旱种水稻基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