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8 篇 期刊文献
  • 3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3 篇 农学
    • 175 篇 作物学
    • 2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园艺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林学
  • 16 篇 工学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0 篇 理学
    • 6 篇 生物学
    • 4 篇 生态学

主题

  • 51 篇 产量
  • 47 篇 水稻
  • 21 篇 小麦
  • 13 篇 甘蓝型油菜
  • 12 篇 品种
  • 11 篇 糯玉米
  • 10 篇 品质
  • 8 篇 棉花
  • 8 篇 淀粉体
  • 8 篇 油菜毯状苗
  • 7 篇 冬小麦
  • 7 篇 稻米品质
  • 7 篇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 7 篇 氮素吸收
  • 7 篇 粳型水稻
  • 6 篇 糊化特性
  • 6 篇 拔节期追氮
  • 6 篇 淀粉
  • 6 篇 玉米
  • 6 篇 穗重

机构

  • 202 篇 扬州大学
  • 8 篇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
  • 8 篇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
  • 6 篇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
  • 5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5 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5 篇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
  • 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4 篇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
  • 4 篇 key laboratory o...
  • 3 篇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3 篇 连云港市园艺蔬菜...
  • 3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
  • 2 篇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
  • 2 篇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
  • 2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
  • 2 篇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
  • 2 篇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

作者

  • 41 篇 王余龙
  • 34 篇 董桂春
  • 30 篇 陆卫平
  • 29 篇 陆大雷
  • 28 篇 刘立军
  • 26 篇 郭文善
  • 23 篇 王忠
  • 21 篇 朱新开
  • 21 篇 冷锁虎
  • 20 篇 杨光
  • 20 篇 左青松
  • 19 篇 杨建昌
  • 17 篇 杨连新
  • 17 篇 周娟
  • 17 篇 于小凤
  • 16 篇 李春燕
  • 16 篇 黄建晔
  • 15 篇 陈德华
  • 15 篇 张祥
  • 15 篇 蒋玉兰

语言

  • 2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111-120 订阅
排序:
糯玉米淀粉理化特性基因型差异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粮油学报 2012年 第10期27卷 49-53页
作者: 陆大雷 孙旭利 赵浚宇 王鑫 闫发宝 董策 陆卫平"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以15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其淀粉理化特性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淀粉中Cu、Fe、Mn、S、K、Na、Mg等7个元素含量糯玉米品种间无显著差异,最大吸收波长、碘结合力和回复值均表现出典型的糯性特征,糊化温度、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
收藏 引用
麦类作物学报 2012年 第6期32卷 1118-1123页
作者: 丁锦峰 杨佳凤 王云翠 陈芳芳 封超年 朱新开 李春燕 彭永欣 郭文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小麦研究所 江苏扬州225009
为给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超高产(>9 000 kg·hm-2)生产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20为材料,通过氮素运筹(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比例)和基本苗调控建立稻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超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温弱光对西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2年 第2期33卷 78-82,94页
作者: 李爱民 张永泰 熊飞 余徐润 陈刚 王忠 张瑛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扬州225007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以5个西瓜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低温(10℃)和弱光[200μmol·(m2·s)-1]对幼苗有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系)的冷害指数、叶片主脉结构伤害程度、膜透性、MDA含量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光合速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播期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粮油学报 2012年 第8期27卷 11-15页
作者: 唐瑭 陆大雷 赵浚宇 闫发宝 董策 陆卫平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扬州225009 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院 淮安223300
以4个糯玉米品种(垦粘1号,苏玉糯2号,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对其籽粒产量与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在5月15日播种时受飞虱危害不能正常成熟,能正常成熟时籽粒产量均在4月15日播种时最低,垦粘1号和苏玉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氮素吸收类型粳稻品种吸氮能力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12年 第3期26卷 331-340页
作者: 于小凤 王坚纲 李进前 王熠 袁秋梅 仲军 陈琛 田昊 张燕 黄建晔 王余龙 董桂春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江阴市农林局 江苏江阴214431 上海万事发实业总公司 上海202179
2008-2009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94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量和含氮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吸氮量的大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开放式空气中CO_2浓度增高(FACE)对常规粳稻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年 第7期31卷 1264-1270页
作者: 周晓冬 赖上坤 周娟 王云霞 董桂春 朱建国 杨连新 王余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为了明确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蛋白质营养品质的影响,2009年利用稻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FreeAirCO2 Enrichment)系统,以武运粳21、扬辐粳8号和武粳15为供试品种,研究大田生长期CO2浓度升高200μ***-1对常规粳稻蛋白质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基本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2年 第12期40卷 7015-7020,7028页
作者: 于小凤 袁秋梅 王熠 陈琛 仲军 羊彬 胡道朋 王余龙 黄建晔 董桂春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目的]明确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特点及影响粳稻品种氮素吸收的主要物质生产因素,以期为粳稻品种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94个常规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温胁迫对盛铃期Bt棉棉铃中杀虫蛋白表达量及氮代谢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棉花 2012年 第4期39卷 13-16页
作者: 姜周庚 张延昭 冯梦诗 陈源 张祥 陈德华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以2个转Bt基因抗虫棉,泗抗1号(常规种)、泗抗3号(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了高温对转Bt基因抗虫棉盛铃期棉铃中杀虫蛋白表达量和氮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温胁迫显著降低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铃壳中杀虫蛋白表达量,且随着温度水平的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棉花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差异及其存在类型
不同棉花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差异及其存在类型
收藏 引用
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
作者: 张祥 王桂霞 韩勇 许映飞 顾超 陈源 陈德华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长江流域推广应用的8个棉花品种为材料,探讨了品种间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8个品种间氮素回收利用效率(RE)差异较大,变化幅度在29.0%~48.2%。对不同品种RE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可以分为3种类型:类型Ⅰ,回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移栽密度对南抗9号无土苗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棉花 2012年 第9期39卷 21-22页
作者: 华鹤良 韩勇 许映飞 吴慧 顾超 陈源 陈德华 张祥 扬州大学农牧场 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以南抗9号为材料,探讨了不同移栽密度对棉花无土苗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万~3.6万株.hm-2范围无土苗群体总蕾数、现蕾强度、成铃数及成铃强度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4万株.hm-2时,子棉产量最高,达到***-2。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