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96 篇 期刊文献
  • 8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8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13 篇 农学
    • 19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82 篇 作物学
    • 50 篇 植物保护
    • 29 篇 园艺学
    • 11 篇 林学
  • 224 篇 理学
    • 129 篇 大气科学
    • 86 篇 生态学
    • 7 篇 生物学
    • 3 篇 地球物理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地理学
    • 1 篇 地质学
  • 166 篇 工学
    • 62 篇 农业工程
    • 6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8 篇 水利工程
    • 1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建筑学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5 篇 管理学
    • 1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 篇 医学

主题

  • 68 篇 水稻
  • 45 篇 冬小麦
  • 33 篇 产量
  • 24 篇 气候变化
  • 17 篇 土壤
  • 17 篇 稻田
  • 15 篇 遥感
  • 14 篇 干旱
  • 14 篇 光合作用
  • 14 篇 时空变化
  • 14 篇 时空分布
  • 13 篇 光合特性
  • 13 篇 小麦
  • 11 篇 吸附
  • 11 篇 高温胁迫
  • 11 篇 温度
  • 10 篇 作物
  • 10 篇 气象因子
  • 10 篇 bp神经网络
  • 10 篇 高温热害

机构

  • 634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97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19 篇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
  • 19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16 篇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
  • 15 篇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
  • 15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5 篇 江苏省气象局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14 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 14 篇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11 篇 河海大学
  • 1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 篇 扬州大学
  • 9 篇 江苏大学
  • 8 篇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
  • 8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7 篇 江苏省环境演变与...
  • 7 篇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

作者

  • 72 篇 申双和
  • 70 篇 景元书
  • 50 篇 江晓东
  • 44 篇 胡正华
  • 38 篇 杨再强
  • 35 篇 张方敏
  • 32 篇 杨沈斌
  • 30 篇 李平
  • 30 篇 李琪
  • 27 篇 郎漫
  • 25 篇 陈书涛
  • 25 篇 li qi
  • 25 篇 jiang xiao-dong
  • 24 篇 li ping
  • 24 篇 包云轩
  • 24 篇 zhang qi
  • 24 篇 郭建茂
  • 23 篇 lang man
  • 23 篇 胡凝
  • 23 篇 张琪

语言

  • 68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685 条 记 录,以下是181-190 订阅
排序:
遥感信息与作物模型结合在冬小麦区域模拟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4年 第2期37卷 237-242页
作者: 郭建茂 王琦 施俊怡 郑腾飞 杨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结合是当前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之一,能够解决单独利用遥感或作物模型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了开展大范围、区域性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和产量预测,首先对作物模型WOFOST进行了订正和验证,使得调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碳氮施加对农田黑土氮素转化和温气体排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23年 第2期32卷 235-244页
作者: 郎漫 许力文 朱恺文 吴泓瑾 张佳音 李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研究外源碳氮施加对土壤氮素转化和温气体排放的影响可为土壤养分管理、温气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以东北农田黑土为对象,采用内培养试验,在25℃和60%WHC水分条件下研究外源碳(葡萄糖和乙酸)、氮(硫酸铵)施加对土壤净氮转化速率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减化比值植被指数在城市热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2年 第2期35卷 140-147页
作者: 王伟 申双和 赵小艳 杨沈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市ETM+影像为数据源,经嵌套于ERDAS IMAGINE9.1中的ATCOR2大气校正后,提取了南京城区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减化比值植被指数(reduced simple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作物叶片和茎全磷含量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22年 第9期51卷 141-150页
作者: 许嘉桐 陈书涛 张苗苗 夏可 王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为研究不同作物叶片和茎全磷含量与不同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关系,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冬小麦、油菜、蚕豆、大豆、玉米、红薯6种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茎全磷含量和高光谱冠层反射率,进而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大气CO 2浓度升高处理对水稻秸秆在后茬冬小麦田中分解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21年 第2期34卷 263-271页
作者: 邓熙茗 陈书涛 商东耀 吕春华 杨凯 胡正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为研究大气CO 2浓度逐渐增加和稳定高浓度处理对水稻秸秆在后茬冬小麦田土壤中分解特性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设置3个浓度水平——背景大气CO 2浓度(CK)、每个生长季CO 2浓度比CK逐渐增加40μmol mol(T1)、每个生长季CO 2浓度均比CK高2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FastICA算法和MODIS数据的水稻面积提取
收藏 引用
大气科学学报 2015年 第6期38卷 819-826页
作者: 耿利宁 景元书 杨沈斌 浩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以苏、皖、赣三为研究区域,采用Fast ICA算法从MODIS数据中提取2010年水稻种植面积,并验证该算法在混合像元分解中的有效性。在对2010年46景8 d合成地表反射率产品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结合MODIS土地利用产品和平滑滤波算法,构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宁夏中部干旱带玉米生育期热量条件时空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年 第6期34卷 257-265页
作者: 陈璐 刘静 王连喜 李琪 许晨纯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210044 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宁夏银川750002
利用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同心及海原三地1988—2013年逐日气象资料建立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生育阶段温度适宜度模型,并对宁夏中部干旱带玉米生育期温度适宜度及≥10℃积温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宁夏中部干旱带玉米全生育期温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UV-B增强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年 第4期39卷 812-821页
作者: 娄运生 张震 武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广东省茂名市气象局 广东茂名525000
大气平流层臭氧耗损引起的地表紫外辐射(UV-B)增强是气候变化问题之一。UV-B辐射增强对作物生长、生理代谢、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受到人们普遍关注。通常借助两种方法开展模拟试验研究,即平方波模型法和太阳追踪模型法。UV-B辐射增强引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鲁西南区域性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24年 第6期45卷 657-668页
作者: 李瑞英 吕桂恒 郝晓雷 樊杰 江晓东 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济南250031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菏泽274000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基于山东西南部28个气象观测站1991-2022年3-10月逐日气温和降水量数据,根据区域性高温过程等级划分标准和区域性干旱过程监测评估方法,识别区域性高温、干旱及高温干旱复合事件,并开展相应的发生特征和致灾危险性分析。结果表明:(1)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建筑密度估算--以南京主城区为例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年 第18期22卷 68-75页
作者: 郑辉 曾燕 王勇 申双和 邱新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南京210044 江苏省气候中心 南京2100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44
城市建筑密度在研究城市内涝的过程中与城市不透水率分布情况紧密相连,它还是城市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使用Suomi-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结合GIS手段分析了2012年南京市主城区灯光图像强度值与建筑密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