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4 篇 期刊文献
  • 38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22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8 篇 工学
    • 8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6 篇 电气工程
    • 6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机械工程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土木工程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冶金工程
  • 32 篇 理学
    • 22 篇 化学
    • 7 篇 物理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态学
  • 5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医学

主题

  • 14 篇 太阳能
  • 11 篇 复合相变材料
  • 8 篇 光伏组件
  • 7 篇 数值模拟
  • 7 篇 热导率
  • 6 篇 电阻率
  • 6 篇 提钒尾渣
  • 5 篇 太阳电池
  • 5 篇 温度场分布
  • 4 篇 可膨胀石墨
  • 4 篇 石墨烯
  • 4 篇 微相分离形貌
  • 4 篇 梳形支化聚苯乙烯
  • 4 篇 涡流发生器
  • 4 篇 天然鳞片石墨
  • 4 篇 热稳定性
  • 4 篇 可再生能源
  • 4 篇 成型复合相变材料
  • 4 篇 泄漏率
  • 3 篇 太阳能发电

机构

  • 54 篇 东南大学
  • 45 篇 常州大学
  • 42 篇 攀枝花学院
  • 39 篇 江苏省太阳能技术...
  • 32 篇 太阳能技术集成及...
  • 18 篇 江苏省太阳能电池...
  • 18 篇 四川省太阳能利用...
  • 11 篇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
  • 11 篇 河海大学
  • 10 篇 南京帕偌特太阳能...
  • 7 篇 南京南瑞太阳能科...
  • 7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 篇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
  • 7 篇 江苏省光伏科学与...
  • 6 篇 江苏省太阳能电池...
  • 6 篇 江苏大学
  • 6 篇 江苏省太阳能技术...
  • 6 篇 南京工程学院
  • 6 篇 内蒙古工业大学
  • 5 篇 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34 篇 王军
  • 34 篇 徐众
  • 25 篇 吴恩辉
  • 22 篇 侯静
  • 21 篇 李军
  • 21 篇 俞强
  • 20 篇 刘黔蜀
  • 17 篇 丁建宁
  • 14 篇 黄平
  • 12 篇 蒋川
  • 12 篇 朱梦冰
  • 11 篇 袁宁一
  • 10 篇 陈振乾
  • 10 篇 李坚
  • 9 篇 蒋姗
  • 8 篇 许娟
  • 8 篇 王培红
  • 8 篇 赵明
  • 8 篇 陈智栋
  • 8 篇 曹剑瑜

语言

  • 22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光开关分子在不同有机相变材料中光控热的适用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4年 第3期45卷 803-810页
作者: 汪毅 施娟 陈振乾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210096 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6
有机相变材料(PCMs)因其具有可逆性蓄放热特性、高量密度、可选则的工作温度以及无相分离现象,在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无法实现量的长效储存和可控热释放。偶氮苯分子作为一种光响应分子,可以通过分子结构的调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液滴撞击微柱阵列超疏水表面的弹跳动力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3期55卷 872-879页
作者: 郭帅 赵心怡 王鑫 陈振乾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211189 东南大学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京211189
采用三维伪势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模拟液滴撞击微结构阵列超疏水表面的过程,分析撞击速度和表面形貌对液滴动力学和接触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撞击引起的弹跳现象包括正常弹跳和饼状弹跳,其形成主要受撞击速度及微结构阵列间距和高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液滴撞击微柱阵列超疏水表面的弹跳动力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作者: 赵心怡 郭帅 王鑫 陈振乾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针对液滴撞击微结构阵列超疏水表面的过程,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进行模拟,分析了撞击速度和表面形貌对液滴动力学和接触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液滴撞击发生正常弹跳和饼状弹跳不同弹跳模式,其取决于撞击速度及微结构阵列的间距和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伏组件热斑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太阳能学报 2023年 第7期44卷 155-161页
作者: 王乐 陈雪 张舒 王法泽 王军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8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州213022
该文对目前主流的p型光伏组件产品特别是大尺寸太阳电池所制备光伏组件的热斑温度进行测试研究,具体分析影响热斑温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被遮挡太阳电池的热斑温度由单位面积上耗散的功率Φq决定,即与单串太阳电池片数量、太阳电池片漏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热经济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动力工程 2023年 第2期38卷 26-32页
作者: 华惠莲 王军 陈玉柱 王登文 东南大学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6 南京帕偌特太阳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1000
为了更好地理解源系统在热力学、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性机制,提出了天然气和地热耦合利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主要动力单元为内燃机,其高温烟气分别进入有机朗肯循环(ORC)和吸收式热泵进行梯级利用,末端烟气通入余热换热器制生活热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双重注意力GRU与相似修正的光伏功率预测
收藏 引用
太阳能学报 2024年 第3期45卷 480-487页
作者: 何威 苏中元 史金林 吴炎琳 马昌流 王军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 浙江华东院控股有限公司 杭州311122 天长市中电建大桥新能源有限公司 滁州239304
提出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GRU网络(dual-attention-GRU)及相似序列修正的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在Encoder-Decoder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特征注意力以及时间注意力,有效解决GRU网络对于输入特征及时间序列存在注意力分散的问题;采用相似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固定式和跟踪式光伏阵列功率的估算模型
收藏 引用
太阳能学报 2024年 第2期45卷 469-474页
作者: 余俊杰 苏中元 史金林 吴炎琳 马昌流 王军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 浙江华东院控股有限公司 杭州311122 天长市中电建大桥新能源有限公司 滁州239304
为估算光伏阵列的发电输出,提出一种精确到分钟的光伏功率估算模型,适用于固定式和双轴跟踪式阵列。该模型首先根据测量的水平直射、散射辐照度、太阳的位置、组件的安装结构来计算组件表面吸收的辐照度,再结合组件和逆变器的实际效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孔液体设计制备及性分析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工进展 2022年 第7期41卷 3660-3675页
作者: 生丽莎 陈振乾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江苏南京210096 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6 教育部能源热转化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6
多孔液体(porous liquids,PLs)作为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兼具固体多孔性和液体流动性,在催化、储、石油化工、光电材料、气体吸附分离、气体储运、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多孔液体制备过程中存在合成路线复杂、有机溶剂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复合SDC-Li_(0.05)ZnO电解质材料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电源技术 2023年 第7期47卷 910-913页
作者: 杨鑫磊 杨帆 张毅飞 孙万里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太阳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6
掺杂氧化铈在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TSOFC)的电解质中被广泛研究并应用,而其在还原氛围中的本征电子电导和低温下(300~600℃)较低的离子电导率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离子导体SDC和半导体Li_(0.05)ZnO构建半导体离子型纳米复合SD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石墨/钒氧化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23年 第1期52卷 308-317页
作者: 吴恩辉 李军 侯静 徐众 黄平 蒋燕 张远 刘黔蜀 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 四川攀枝花617000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攀枝花617000 四川省太阳能利用技术集成工程实验室 四川攀枝花617000 太阳能技术集成及应用推广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四川攀枝花617000
以V2O5为原料,石墨粉为还原剂,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石墨/钒氧化物复合材料。以亚甲基蓝为模拟污染物,系统评价了不同还原工艺条件下所制备样品的吸附性,并选定在还原温度为650℃、还原时间为60 min和石墨配比为18.03%的还原条件下所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