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缺血性脑卒中(IS)发生风险的前瞻性关联,为IS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新思路。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苏州工业园区慢性病防治前瞻性队列研究(135项目)。2013年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1569名研究对象完成基线调查,2016年进行第1次随访调查,调查项目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样本采集,以2016年12月31日作为本研究随访的终点。对1569名研究对象进行PPARγ基因rs3856806、rs13433696和rs9817428位点的分型。使用R 3.6.2的SNPassoc包分析所选SNP与发生IS风险之间的前瞻性关联。使用SAS 9.4软件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基因-血压的联合作用。结果在4年的随访中,共58人发生IS(3.70%)。rs3856806、rs13433696和rs9817428位点与IS发生风险的直接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携带rs3856806位点CC基因型的非高血压人群相比,携带CC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发生IS的风险是其3.24倍(95%CI:1.48~7.11),携带CT或TT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发生IS的风险是其3.92倍(95%CI:1.76~8.70)。与携带rs13433696位点GG基因型的非高血压人群相比,携带GG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发生IS的风险是其5.01倍(95%CI:1.84~13.61),携带GA或AA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发生IS的风险是其4.72倍(95%CI:1.79~12.50)。与携带rs9817428 AA位点的非高血压人群相比,携带该位点AC或CC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发生IS的风险是其3.81倍(95%CI:1.48~9.79),且携带rs9817428位点AC或CC基因型且收缩压(SBP)≥140 mm Hg的患者发生IS风险是携带rs9817428位点AA基因型且SBP<140 mm Hg人群的2.36倍(95%CI:1.09~5.13)。rs3856806、rs13433696位点与SBP或DBP的联合作用与IS发生风险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rs9817428位点突变基因型的高血压患者发生IS的风险增加。
目的调查分析江苏省成年人不同代谢类型肥胖的患病特点及分布特征,为探讨影响因素及早期识别和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4月―7月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和盐城市盐都区,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设计,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并进行体检和临床血生化指标测量。根据美国代谢相关指标和中国肥胖标准,判定代谢及肥胖状态,将人群划分为4种不同代谢类型体重状态,分析其患病率及分布特征,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不同代谢类型肥胖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5 167名,其中体重与代谢均正常者(metabolically healthy and normal weight, MHNW)占17.9%,代谢正常性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e, MHO)、体重正常代谢异常(metabolically unhealthy but normal weight, MUHNW)和代谢异常性肥胖(metabolically abnormal obese, MAO)的患病率分别为19.18%、15.52%、47.40%。在肥胖群体中,MAO患病率在高龄、男性人群中较高,饮酒是其危险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体重正常人群中,高龄、男性人群更容易患MUHNW;与正常人群相比,饮酒和MAO有关,与MUHNW患病未发现统计学关联。结论江苏地区MHO和MUHNW的患病率较高,应着重关注MUHNW和MHO,加强健康教育,减少烟酒摄入,有助于开展早期干预,尽可能减少MAO的发生。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