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91 篇 期刊文献
  • 161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85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57 篇 医学
    • 662 篇 临床医学
    • 9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9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2 篇 工学
    • 5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篇 理学
    • 9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5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15 篇 造血干细胞移植
  • 64 篇 白血病
  • 63 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 48 篇 治疗
  • 44 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
  • 42 篇 预后
  • 32 篇 血小板
  • 31 篇 急性髓系白血病
  • 28 篇 基因突变
  • 28 篇 多发性骨髓瘤
  • 27 篇 急性
  • 26 篇 地西他滨
  • 25 篇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24 篇 诊断
  • 19 篇 移植物抗宿主病
  • 18 篇 伊马替尼
  • 17 篇 dna突变分析
  • 16 篇 基因
  • 16 篇 复发
  • 16 篇 淋巴瘤

机构

  • 807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 66 篇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
  • 55 篇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 44 篇 苏州大学
  • 14 篇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
  • 14 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
  • 10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8 篇 苏州弘慈血液病医...
  • 8 篇 血液学协同创新中...
  • 7 篇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 7 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 6 篇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
  • 5 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 4 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 3 篇 南阳市中心医院
  • 3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 3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3 篇 青岛大学
  • 3 篇 四川省人民医院

作者

  • 397 篇 吴德沛
  • 226 篇 孙爱宁
  • 212 篇 阮长耿
  • 164 篇 仇惠英
  • 134 篇 唐晓文
  • 123 篇 陈苏宁
  • 121 篇 韩悦
  • 102 篇 王兆钺
  • 90 篇 金正明
  • 82 篇 苗瞄
  • 78 篇 何广胜
  • 61 篇 傅琤琤
  • 59 篇 马骁
  • 58 篇 岑建农
  • 53 篇 薛胜利
  • 51 篇 余自强
  • 48 篇 徐杨
  • 47 篇 赵益明
  • 47 篇 朱明清
  • 47 篇 陈广华

语言

  • 85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853 条 记 录,以下是621-630 订阅
排序:
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现状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34卷 323-326页
作者: 方宝枝(综述) 何广胜(审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215006
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hymocyte globulin,ATG)可识别多种细胞表面蛋白,通过T细胞去除,降低白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干扰树突状细胞功能以及诱导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等多种作用,ATG已被广泛应用于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蒙古蒙古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簇多态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1年 第3期28卷 336-340页
作者: 江波 王艾丽 鞠忠 沈益民 何雪峰 张永红 张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肿瘤血液科 215063 苏州大学医学部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病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研究中国蒙古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基因的携带频率、KIR基因型及其遗传规律。方法采集90名内蒙古农牧区蒙古族个体的血样,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慢性肾脏患者肾脏vWF和ADAMTS13表达改变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 第3期31卷 451-453,485页
作者: 沈蕾 卢国元 蒋丽琼 董宁征 乔青 李明 阮长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江苏苏州21500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江苏苏州215006
目的观察血管性血友因子(vWF)及其裂解酶ADAMTS13在慢性肾脏不同理类型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vWF和ADAMTS13在36例不同理类型慢性肾炎患者肾脏中的表达,Image J图象分析软件测定vWF和ADAM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1年 第4期5卷 45-51页
作者: 金松 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215006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实体器官移植后一组发生率相对较低、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的并发症,可表现为明显的临床及理异质性。本讲座介绍了近几年来在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机制和发生率、临床表现和理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白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复发后的过继免疫治疗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34卷 304-310页
作者: 唐晓文(综述) 吴德沛(审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21500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复发是导致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如何防治复发是移植领域研究重点和难点。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是移植后复发防治中首选的过继免疫治疗手段。本文就DLI效应的可能机制、DLI治疗时机和策略、DLI疗效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11届MDS研讨会内容介绍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34卷 300-301页
作者: 何广胜 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215006
2011年5月在英国爱丁堡召开了第ll届国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研讨会。兹将会议讨论的相关内容介绍如下。
来源: 评论
细胞治疗的现状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34卷 302-303页
作者: 陈广华(综述) 吴德沛(审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215006
细胞治疗作为免疫治疗的措施之一,已经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新选择。目前血液病患者细胞治疗措施包括树突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毒特异性T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输注等。本文就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新认识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1年 第2期19卷 511-516页
作者: 唐晓文 施晓兰 吴德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
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虽然具有和ALK+ALCL相似的形态学特征,CD30亦呈强阳性,但缺乏相对特异的ALK蛋白表达。近来研究表明,两种ALCL不仅在分子和遗传学水平上存在实质性区别,而且在治疗反应,预后和长期生存等方面,ALK-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固醇血症相关的巨大血小板减少和口形红细胞增多
植物固醇血症相关的巨大血小板减少和口形红细胞增多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三届全国血栓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血栓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王改锋 王兆钺 曹丽娟 江明华 孙雄华 王瑞娟 白霞 阮长耿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 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目的:巨大血小板(giant platelet disorders,GPD)是一组异质性疾,近年来巨大血小板新的发机制不断地被发现,除血小板本身的原因外,脂质代谢异常的患者也可表现为血小板数量减少和体积增大。我们研究了4个伴有巨大血小板减少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现状
收藏 引用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1年 第5期34卷 319-322页
作者: 刘真真(综述) 何广胜(审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 苏州215006
地西他滨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药物之一。目前的剂量方案有15mg/m^2×3d、20mg/m^2×5d、10mg/m^2×10d等,研究结果表明20mg/m^2×5d,iv〉1h方案最优,低危组采用皮下注射,20mg/m^2×3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