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4 篇 期刊文献
  • 2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6 篇 农学
    • 26 篇 作物学
    • 1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园艺学
    • 2 篇 植物保护
    • 2 篇 林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水产
    • 1 篇 草学
  • 17 篇 理学
    • 16 篇 生态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5 篇 管理学
    • 10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2 篇 工学
    • 5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1 篇 经济学
    • 8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主题

  • 13 篇 可持续发展
  • 9 篇 产量
  • 7 篇 间作
  • 6 篇 红壤旱地
  • 5 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5 篇 循环农业
  • 5 篇 水稻
  • 5 篇 紫云英
  • 4 篇 农业生态学
  • 4 篇 中国
  • 4 篇 江西省
  • 4 篇 有机碳
  • 3 篇 农业
  • 3 篇 根系互作
  • 3 篇 崇义客家梯田
  • 3 篇 现代农业
  • 3 篇 农艺性状
  • 3 篇 油菜
  • 3 篇 晚粳稻
  • 3 篇 品质

机构

  • 69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17 篇 教育部/江西省作物...
  • 6 篇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
  • 5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4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 3 篇 西南大学
  • 3 篇 赣南师范大学
  • 3 篇 江西省/教育部作物...
  • 3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 2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
  • 2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
  • 2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 2 篇 江西省红壤及种质...
  • 2 篇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
  • 2 篇 九江农业科学院
  • 2 篇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 1 篇 江西省水稻高水平...
  • 1 篇 江西省超级稻工程...
  • 1 篇 丰城市农业农村局
  • 1 篇 高安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

  • 69 篇 黄国勤
  • 22 篇 杨文亭
  • 22 篇 王淑彬
  • 12 篇 周泉
  • 12 篇 缪建群
  • 9 篇 杨滨娟
  • 8 篇 石庆华
  • 6 篇 封亮
  • 5 篇 赵其国
  • 4 篇 宋海燕
  • 4 篇 王志强
  • 4 篇 曾勇军
  • 4 篇 王晓维
  • 4 篇 陈明辉
  • 4 篇 胡殿明
  • 4 篇 李淑娟
  • 3 篇 刘彬彬
  • 3 篇 王龙昌
  • 3 篇 朱博
  • 3 篇 高扬

语言

  • 8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8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模式适宜玉米品种筛选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 第1期42卷 10-19页
作者: 王淑彬 张鹏 杨文亭 袁培恩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目的】为筛选适宜南方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玉米品种。【方法】在玉米和大豆间作试验条件下,通过比较玉米生长的农艺性状,采用聚类分析对玉米品种(系)的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归类,最后对不同玉米品种下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经济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带宽、行比配置对玉米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 第3期42卷 429-437页
作者: 封亮 王淑彬 杨文亭 杨滨娟 周泉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目的】为探究适宜于南方丘陵红壤旱地玉米间作大豆合理的带宽、行比田间配置种植模式。【方法】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1)玉米间作大豆带宽2 m,行比2∶2;(2)带宽2.4 m,行比2∶3;(3)带宽2.4 m,行比2∶4;(4)带宽2.8 m,行比2∶3;(5)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合理氮肥运筹同步提高晚粳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
收藏 引用
杂交水稻 2021年 第3期36卷 44-50页
作者: 成臣 雷凯 汤军 朱博 卢占军 吕伟生 姚志文 石庆华 曾勇军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赣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赣州341000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丰城市农业农村局 江西宜春331100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吉安343000 赣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赣州341000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江西南昌331717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宜春331200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为明确南方晚粳稻适宜的氮肥运筹,设计3个不同施氮水平,分别为N210(210 kg/hm2)、N255(255 kg/hm2)及N300(300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施氮比例为5∶2∶3,并在N255施氮水平下设置4种不同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施氮比例,分别为BR6(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油菜秸秆、莲子壳和谷壳栽培秀珍菇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食用菌 2020年 第6期39卷 12-16页
作者: 江可 肖梦萍 陈明辉 翟志军 周健平 刘祈猛 宋海燕 胡殿明 江西农业大学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45
用油菜秸秆、莲子壳和谷壳3种农业废弃物为主料栽培秀珍菇。结果表明,秀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在3种不同的基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油菜秸秆是栽培秀珍菇的最佳主料,最优配方为油菜秸秆75%、麦麸16%、玉米粉5%、石灰2%、石膏2%,菌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建设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的优势、问题与对策--以江西省为例
收藏 引用
环境与发展 2020年 第7期32卷 1-3页
作者: 封亮 王淑彬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这一原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组成分。建设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有系统性、协调性、整体性三大特点;另外也应遵循生态学原理、环境科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学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黑皮鸡地从栽培模式比较试验
收藏 引用
中国食用菌 2023年 第2期 112-116页
作者: 徐苗 陈明辉 高扬 宋海燕 胡殿明 江西农业大学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和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皮鸡地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质食药兼用菌。黑皮鸡地从的传统主流栽培模式是覆土栽培,不覆土栽培则是新近出现的模式。目前关于这2种栽培模式之间的差异还鲜有报道,因此在黑皮鸡地从的主产区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苗期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南方晚粳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20年 第2期34卷 150-158页
作者: 成臣 雷凯 程慧煌 王盛亮 朱博 卢占军 高冰可 王斌强 石庆华 曾勇军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南昌330045 赣南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赣州341000 九江农业科学院 江西九江332101 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江西九江332105 江西省高安市农业农村局 江西宜春330800
【目的】通过喷施多效唑来达到高产所需的足穗,解决南方晚粳稻有效穗数不足的问题。【方法】设计以品种为主区、多效唑浓度为副区的裂区试验。以镇稻11和甬优2640为晚粳稻材料,以晚籼稻H优518为对照;多效唑浓度(以有效成分计)分别设A1(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秸秆覆盖下油菜间作紫云英的土壤微环境效应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年 第4期37卷 193-199页
作者: 周泉 陈娇 石超 邢毅 马淑敏 张小短 王龙昌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山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重庆400716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南昌330045
为探索绿肥紫云英在我国西南地区旱地的应用前景,通过秸秆覆盖下种植紫云英,探讨其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显著提高10 cm土层农田土壤温度,在整个生育期内平均可提高0.11℃,同时间作紫云英显著提高了油菜苗期10 cm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施氮量和土壤含水量对红壤区黑麦草腐解和氮素释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8年 第9期37卷 2589-2595页
作者: 杨文亭 王晓维 徐健程 焦琪琪 鲁美娟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昌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南昌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昌330045
绿肥还田是主要的农田有机培肥措施之一,外源氮素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绿肥腐解的重要因子。本研究设置土壤含水量(15%、30%、45%)和施氮量(0、60、120 mg·kg^(-1))两因素三水平的内培养试验,分析了土壤含水量和施氮量对红壤区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方不同“冬种+双季稻”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8年 第18期38卷 6603-6610页
作者: 王淑彬 王礼献 杨文亭 杨滨娟 周泉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 南昌330045
设置了冬闲-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油菜-双季稻、大蒜-双季稻,马铃薯、紫云英、油菜轮作接茬双季稻5个处理,通过3年(2013—2015)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双季稻田冬季复种对产量和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