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4 篇 农学
    • 24 篇 作物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植物保护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2 篇 工学
    • 2 篇 生物工程

主题

  • 8 篇 产量
  • 6 篇 水稻
  • 4 篇 低温
  • 4 篇 生理特性
  • 3 篇 不完全双列杂交
  • 3 篇 抽穗扬花期
  • 3 篇 不育系
  • 3 篇 旱涝急转
  • 3 篇 恢复系
  • 3 篇 幼穗分化期
  • 3 篇 晚稻
  • 2 篇 侧翼序列
  • 2 篇 遗传参数
  • 2 篇 干物质
  • 2 篇 非预期效应
  • 2 篇 遗传背景回复率
  • 2 篇 花药
  • 2 篇 小孢子
  • 2 篇 配合力
  • 2 篇 绒毡层

机构

  • 21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4 篇 江西省灌溉试验中...
  • 3 篇 江西天涯种业有限...
  • 3 篇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
  • 3 篇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 1 篇 江西省赣州市农业...

作者

  • 23 篇 贺浩华
  • 18 篇 陈小荣
  • 15 篇 傅军如
  • 15 篇 朱昌兰
  • 12 篇 彭小松
  • 10 篇 熊强强
  • 9 篇 欧阳林娟
  • 9 篇 周大虎
  • 8 篇 he hao-hua
  • 8 篇 贺晓鹏
  • 8 篇 he haohua
  • 6 篇 fu jun-ru
  • 6 篇 王春雷
  • 6 篇 孙玥
  • 5 篇 zhu chang-lan
  • 5 篇 沈天花
  • 5 篇 chen xiao-rong
  • 5 篇 钟蕾
  • 4 篇 边建民
  • 4 篇 zhou dahu

语言

  • 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中心"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对超级杂交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灌溉排水学报 2017年 第10期36卷 39-45页
作者: 熊强强 沈天花 钟蕾 陈小荣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浩华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中心 南昌330045
为了探明"旱涝急转"对水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超级杂交早品种(淦鑫203)为材料,采用桶栽方式,分别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初期设置"不旱不涝"(CK)、"干旱不涝"(F1,T1)、"不旱淹涝"(F2,T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提前喷施叶面肥对超级杂交晚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18年 第7期39卷 479-489页
作者: 曹娜 熊强强 陈小荣 贺浩华 朱昌兰 傅军如 徐涛 才硕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中心 南昌330045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南昌330045 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南昌330201
超级杂交晚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以叶面喷清水作对照(CK),设置叶面喷施0.1%(P1)、0.3%(P3)和0.5%(P5)3个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处理,研究双季抽穗扬花期遭遇低温条件下提前喷施磷钾肥对水叶温、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施氮量对晚抵御抽穗扬花期低温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 第8期29卷 2566-2574页
作者: 曹娜 熊强强 陈小荣 贺浩华 朱昌兰 傅军如 才硕 徐涛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中心 南昌330045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南昌330200 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南昌330201
超级杂交晚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设置4种施氮水平,低氮(N_1,90kg N·hm^(-2))、正常氮(N_2,180 kg N·hm^(-2))、高氮(N_3,250 kg N·hm^(-2))和超高氮(N_4,330kg N·hm^(-2)),研究了抽穗扬花期低温条件下不同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BC_1F_(13)群体及若干杂交恢复系低氮耐性鉴定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 第2期39卷 214-222页
作者: 汤国平 陈小荣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边建民 胡丽芳 欧阳林娟 贺浩华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为充分挖掘野生的有利基因,改良恢复系,减少水的氮肥施用量,采用大田初筛和桶栽复筛相结合的方法,对88份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BC_1F_(13)株系和11份恢复系材料进行低氮耐性鉴定。大田初筛以单株有效穗数、结实率、生物产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层组学在植物逆境及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8年 第6期40卷 1197-1206页
作者: 熊强强 魏雪娇 施翔 方加海 陈小荣 贺浩华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多层组学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分。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在植物中的研究和不同组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已迈入了多组学时代,并且广泛应用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及辅助育种方面,成为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8个籼型恢复系相关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年 第5期20卷 1178-1185页
作者: 李双 唐显岩 王春雷 孙玥 周大虎 贺晓鹏 傅军如 欧阳林娟 贺浩华 彭小松 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南昌330045 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 萍乡337016
研究杂交组合的遗传特性,挖掘优异的种质资源对于杂种优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8个恢复系为父本、21个不育系为母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8×21(NCII)设计配制168个组合,对8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OsRbohB基因原位杂交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花药中的表达分析
收藏 引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4年 第24期41卷 118-121,I0001页
作者: 胡丽芳 刘秋圆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陈小荣 欧阳林娟 边建民 贺浩华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研究呼吸爆发氧化酶基因OsRbohB在花药中特定的表达模式,构建了原位杂交探针载体PbskOsRbohB,通过体外转录获得DIG标记的原位杂交探针,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水花药为材料进行原位杂交试验。结果发现,OsRbohB基因主要在水花药发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幼穗分化期低温条件下灌水对早温度调节、产量形成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学 2018年 第4期32卷 760-770页
作者: 曹娜 熊强强 陈小荣 贺浩华 朱昌兰 傅军如 才硕 徐涛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江西南昌330200 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江西南昌330201
为探究可减轻水幼穗分化期低温胁迫的技术途径及其生理生态机制,本研究超级杂交早品种淦鑫20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灌水方式和水层深度,即日排夜灌,灌溉水深4~5 cm(H1)、日排夜灌,灌溉水深8~10 cm(H2)、深水灌溉,保持水深8~10 cm(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5个新育成转Bt基因抗虫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8年 第4期40卷 663-670页
作者: 欧阳林娟 孙玥 彭东华 王春雷 周大虎 傅军如 贺晓鹏 贺浩华 彭小松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中心 江西南昌330045 江西省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赣州341000
以5个新育成的转Bt基因抗虫恢复系为父本,7个不育系为母本,采用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35个组合,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高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在决定组合的农业性状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素亏缺与补偿对双季超级杂交晚生理特性、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氮素亏缺与补偿对双季超级杂交晚稻生理特性、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
收藏 引用
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作者: 沈天花 熊强强 汤国平 钟蕾 陈小荣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超级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中心
研究背景】补偿效应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生物现象,指作物在水分胁迫解除后存在一个短暂的快速生长期,会分补偿胁迫造成的损失,科研工作者相继研究指出作物水分及营养元素亏缺补偿效应的生理生态机制是在长期的环境变化过程中形成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