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年女性健康状况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7-9月,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济南市部分城乡居家养老的170名和7所养老机构(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的115名老年女性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健康状况问卷、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价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及APGAR家庭功能评估表(APGAR family questionair on family function)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年女性慢性疾病患病率分别为84.5%、89.6%;机构养老的老年女性ADL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及家庭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居家老年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机构养老的老年女性ADL、认知功能、家庭功能状态互为影响因素,且年龄、ADL是机构养老老年女性认知功能、家庭功能状态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与居家老年女性相比,机构养老老年女性的ADL障碍、认知障碍及家庭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因此,提高机构养老老年女性的ADL、认知功能及家庭功能状态有助于改善老年女性的健康状况。
目的探索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receptor,DRD2)基因第8外显子Taq I A位点多态和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receptor,DRD3)基因第5内含子Msp I位点多态与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是否关联及其在不同性别是否存有差异。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
详细信息
目的探索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receptor,DRD2)基因第8外显子Taq I A位点多态和多巴胺D3受体(Dopamine D3receptor,DRD3)基因第5内含子Msp I位点多态与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是否关联及其在不同性别是否存有差异。方法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及DNA测序技术,对3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10名对照DRD2Taq I A基因多态性和DRD3Msp I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间DRD2 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显著(P<0.01)、两两基因型对比(A1/A2与A1/A1相比:P<0.05;A2/A2与A1/A1相比:P<0.01)及两基因型联合对比(A1/A2+A2/A2与A1/A1:P<0.01)组间差异也显著。性别分层研究DRD2Taq I A位点女性组间差异显著(P<0.01),男性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DRD3Msp I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分布及性别分层分析等所有数据均显示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因子趋势检验结果DRD2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A2:P<0.01;DRD3Msp I位点等位基因2:P>0.05。结论所得数据支持DRD2Taq I A位点等位基因A2可能为精神分裂发生的风险因子,特别对女性而言。数据分析不支持DRD3Msp I位点基因与精神分裂发生有关。此结果需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