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 篇 文学
    • 11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戏剧与影视学

主题

  • 2 篇 本土化
  • 2 篇 aigc
  • 1 篇 互联网传播
  • 1 篇 z
  • 1 篇 知识结构
  • 1 篇 重大现实题材纪录...
  • 1 篇 探讨和思考
  • 1 篇 视听新闻生产
  • 1 篇 传播策略
  • 1 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
  • 1 篇 多元主体
  • 1 篇 融媒体时代
  • 1 篇 跨国流通
  • 1 篇 定性比较
  • 1 篇 陶瓷
  • 1 篇 传统主流媒体
  • 1 篇 华夏传播
  • 1 篇 交互共治
  • 1 篇 行动者网络
  • 1 篇 传播实践

机构

  • 14 篇 浙江传媒学院
  • 3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浙江大学
  • 2 篇 浙江省传播与文化...
  • 1 篇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 1 篇 湖北大学
  • 1 篇 厦门大学

作者

  • 9 篇 李文冰
  • 3 篇 杨灿
  • 3 篇 张瑜烨
  • 2 篇 姚锦云
  • 2 篇 li wenbing
  • 2 篇 邵培仁
  • 1 篇 zhang lei
  • 1 篇 wang mugeng
  • 1 篇 高扬乔
  • 1 篇 王牧耕
  • 1 篇 李涛
  • 1 篇 涂海钰
  • 1 篇 yang can
  • 1 篇 邰小丽
  • 1 篇 刘润静
  • 1 篇 赵舒悠
  • 1 篇 许思远
  • 1 篇 包仁泽
  • 1 篇 莫莉
  • 1 篇 张静

语言

  • 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华夏传播理论建构试探:从“传播的传递观”到“传播的接受观”
收藏 引用
浙江社会科学 2018年 第8期 120-128页
作者: 姚锦云 邵培仁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州510632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杭州310028
建构华夏传播理论,需要厘清何为理论、如何建构理论的问题。前者是知识论问题,我们可以从韦伯、吉登斯、格尔茨和凯瑞的思想中获得启示;后者是方法论问题,我们可以向凯瑞和黄光国学习。在他山之石的指引之下,我们尝试建构"传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地交而万物通:《周易》对人类传播图景的描绘
收藏 引用
浙江社会科学 2016年 第8期 70-81,158页
作者: 邵培仁 姚锦云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 杭州310028 浙江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杭州310028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州510632
《周易》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与传播的关系也极为密切,不仅体现在语义层面,更体现在交往层面。《周易》不仅为人类交往绘制了"现实地图",还建构了"理想世界"。在《周易》看来,传播是不同事物相交、相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IGC的公共性与反公共性及其超越
新闻传播学刊
收藏 引用
新闻传播学 2024年 第2期 8-18页
作者: 李文冰 杨灿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AIGC正遵循自身技术逻辑,以一种结构性力量对社会进行全方位渗透,关于公共性的新想象由此展开。本文尝试从AIGC技术的逻辑起点出发,梳理其呈现出的开放性、平等性、公益性的公共性特征,同时审视技术“中立性”幻象下AIGC技术出现的黑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流媒体年轻态传播:逻辑、实践与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国记者 2024年 第1期 34-37页
作者: 邰小丽 祁媛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近年来,“年轻态”传播逐渐成为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热议的话题,“年轻态”传播的内涵指媒体相对于传统的生产和传播方式而言进行融合转型,用互联网传播技术生产和传播吸引与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主力受众的内容。“年轻态”传播成为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视觉转向、时空重构与具身实践:短视频时代的媒介化生存
收藏 引用
未来传播 2023年 第1期30卷 2-9页
作者: 李文冰 赵舒悠 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浙江杭州310018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东广州510632
从大众传播到社交媒体,人们一直在媒介的维度上展开对生存方式的想象。当前,短视频已发展成为主流传播形态,以短视频为形式、以短视频平台为载体的“视觉转向”和“时空重构”重新定义人们的媒介化生存。基于对平台生态的观察,可以辨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陶瓷海外传播及文明共同体的符号对话——基于丝绸之路考古的研究
华夏传播研究
收藏 引用
华夏传播研究 2021年 第1期 69-81页
作者: 李涛 许思远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华夏文明的海外传播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建立。本文以华夏古陶瓷的海外考古遗存为样本,探讨通过丝绸之路的陶瓷贸易,华夏陶器在扩散中传播华夏文明,促成了格物致知、制器尚象和以器载道等中华文化符号的国际传播,促成了不同文明在陶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