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硅体碳(PhytOC)是一种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成、并积累于植物体内的一种特殊的有机碳,因在形成的过程中外表被无定型硅(SiO2·nH2O)严密包裹形成了耐腐蚀耐风化的特殊结构体而能够长期稳定的存在,这部分有机碳随着植物体的死亡、腐烂、降解后长期封存在土壤或沉积物中.竹亚科植物植硅体碳封存已被证明对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具有积极持久的作用,但长久以来诸多学者对中国及世界竹类植物植硅体碳封存的估测均基于小样本,叶片现存量或者单一竹种园采样的基础上估算而来,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研究分别测定了分布面积占中国丛生竹和散生竹总面积85 %和90 %的竹林植硅体碳封存量,结合不同竹林年凋落物量对中国及世界竹林植硅体碳封存做了准确估算,结果表明17 个样品竹中植硅体含量最高的是绿竹为156.10 g kg-1,含量最低的是缅甸竹为33.24 g kg-1.17 种竹类植物植硅体碳封存能力在2.63-36.26 kg ha-1yr-1之间,平均封存量为16.79 kg ha-1yr-1.中国竹类植物植硅体碳年封存量为6.03105 t CO2-e,占全球竹林植硅体碳封存总量的35 %,假如全球已退化的耕地和未利用的潜在耕地都用来种植竹类植物,全球植硅体碳年封存将增加6.57 × 108t CO2-e,且同时可以增加世界贫困地区国家总收入$5.6 × 1013,增加竹林分布面积、准确估测竹林植硅体碳封存对于促进竹林植硅体碳汇及全球森林碳汇研究、推动碳交易及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方法客观评价国际竹林碳汇研究进程,了解国际竹林碳汇研究前沿,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竹林碳汇研究的发展。采用VOSviewer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源,分析近30 a国际竹林碳汇...
详细信息
通过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方法客观评价国际竹林碳汇研究进程,了解国际竹林碳汇研究前沿,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竹林碳汇研究的发展。采用VOSviewer软件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为数据源,分析近30 a国际竹林碳汇研究的历程。结果表明:(1)国际竹林碳汇研究发文量呈井喷式增长;(2)竹林碳汇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日本3个国家,研究作者群体呈现"大分散、小聚集";(3)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以环境科学为最多;(4)竹林碳汇研究的资助机构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最多,资助文献达到354篇,H指数最高;(5)竹林碳汇目前研究内容逐渐多样化,在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精准监测、竹林碳汇的影响机制、竹林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循环机理等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的关键词共现分析,了解竹林碳汇领域整体研究的背景,分析了竹林碳汇研究的阶段历程,得出竹林碳汇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对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