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98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0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4 篇 法学
    • 176 篇 政治学
    • 80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7 篇 社会学
    • 23 篇 法学
    • 2 篇 民族学
    • 2 篇 公安学
  • 198 篇 管理学
    • 154 篇 公共管理
    • 28 篇 工商管理
    • 1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92 篇 经济学
    • 55 篇 应用经济学
    • 40 篇 理论经济学
  • 55 篇 历史学
    • 38 篇 中国史
    • 21 篇 世界史
    • 2 篇 考古学
  • 39 篇 哲学
    • 39 篇 哲学
  • 17 篇 教育学
    • 15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11 篇 文学
    • 6 篇 新闻传播学
    • 5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9 篇 工学
    • 7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安技术
  • 4 篇 理学
    • 3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2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59 篇 中国
  • 20 篇 政治发展
  • 19 篇 政府
  • 16 篇 政府职能
  • 14 篇 邓小平
  • 14 篇 制度创新
  • 13 篇 毛泽东
  • 13 篇 社会主义
  • 12 篇 马克思主义
  • 12 篇 市场经济
  • 12 篇 政治
  • 11 篇 制度变迁
  • 10 篇 民主
  • 10 篇 行政改革
  • 9 篇 民主政治
  • 9 篇 中央政府
  • 9 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
  • 9 篇 公共行政
  • 9 篇 改革
  • 9 篇 政治参与

机构

  • 350 篇 北京大学
  • 130 篇 浙江大学
  • 26 篇 杭州大学
  • 26 篇 中南大学
  • 2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6 篇 山东大学
  • 9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8 篇 复旦大学
  • 7 篇 中山大学
  • 6 篇 南京大学
  • 6 篇 清华大学
  • 6 篇 华东政法大学
  • 5 篇 杭州师范大学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武汉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
  • 3 篇 浙江工商大学
  • 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3 篇 四川大学
  • 3 篇 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5 篇 袁刚
  • 22 篇 李景鹏
  • 17 篇 关海庭
  • 15 篇 杨凤春
  • 14 篇 陈剩勇
  • 14 篇 郎友兴
  • 12 篇 杨宏山
  • 11 篇 蒋云根
  • 11 篇 马斌
  • 11 篇 周志忍
  • 10 篇 甘峰
  • 9 篇 张国庆
  • 9 篇 施雪华
  • 9 篇 余逊达
  • 8 篇 王洛忠
  • 8 篇 陈庆云
  • 8 篇 张国清
  • 7 篇 徐家良
  • 7 篇 萧超然
  • 7 篇 徐湘林

语言

  • 60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608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清末新政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从现代化的基点和改革战略的角度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 1999年 第4期 106-113页
作者: 胡永佳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清末新政对中国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从改革背景及时机选择、改革重点与方式选择、改革措施与策略选择、改革成本与利益选择四个方面探讨清末新政的历史经验,可以从中抽象出某些原理或原则。
来源: 评论
《四书》的核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 第S1期38卷 32-37页
作者: 赵朝霞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在全社会面临道德危机的今天 ,我们探讨道德体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四书”的基本内容、核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四书”
来源: 评论
试论古代中国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收藏 引用
政治学研究 1997年 第2期 59-66页
作者: 姚礼明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中国作为一个保持了数千年历史连续性的国家,举世罕见。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这一统一大帝国的形成和重建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古代国家管理经济具有技巧性、附属性、全面性、多变性、彻底性等特点。但过多的干预窒息了新生产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缝隙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再造
收藏 引用
理论导刊 2002年 第12期 27-29页
作者: 王莹 马斌 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浙江杭州310028
拉塞尔·M·林登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共部门革命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缝隙政府理论。无缝隙政府理论是一种适应顾客社会、信息时代要求的新的政府再造理论。本文分析了无缝隙政府理论对政府再造的执行总策略的规定、对政府再造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官僚自主性及其矫治——公共选择学派有关论点评介
收藏 引用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9年 第6期 70-75页
作者: 袁瑞军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来源: 评论
马克思主义与北京大学——为纪念北大建校一百周年作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4期35卷 14-31页
作者: 萧超然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而作,是其对改革开放以来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史与五四新文化思想史、北京大学校史等多领域研究的一个统总结和再思考。马克思主义与北京大学世纪同行。作者以马克思主义与北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现代化进程
收藏 引用
中共党史研究 1992年 第3期 57-64页
作者: 柏兴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我们所说的现代化,是指以生产力的现代化为中心,包括政治的、军事的、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等诸层次的社会总体进化与变革。时至今日,“现代化”已经成为无数人所热切关心的时代主题。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在以不同的姿态迎接这一挑战。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线索
收藏 引用
政治学研究 1999年 第1期 12-19页
作者: 胡永佳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本文首先界定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内涵,即在政权组织、政治文化和国家与社会关三个方面的变革演化。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起点、过程、内容、特征逐一具体分析,试图勾勒出改革开放20年来政治发展的逻辑线索。
来源: 评论
苏联解体的国家结构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999年 第3期 13-21页
作者: 王丽萍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苏联是最早建立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单一制和联邦制是国家结构的两大基本形式,并都以中央集权作为其共同特征。但是,联邦制国家在维护中央权威方面面临着比单一制国家更为艰巨的任务。苏联的解体是中央权威衰落的直接后果。本文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与现代行政伦理学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3期36卷 20-28页
作者: 江荣海 佟福玲 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
行政过程中,依法行政与提升行政者的伦理道德具有同等的重要的意义,二者是紧密联又相辅相成的。那种一味强调依法行政而忽视伦理道德作用的观点是偏颇的。在道德观念多元的时代,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目前出现“道德滑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