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 篇 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生物学
  • 2 篇 工学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畜牧学

主题

  • 2 篇 肠道菌群
  • 1 篇 抗氧化剂
  • 1 篇 发育过程
  • 1 篇 代谢通路
  • 1 篇 血糖
  • 1 篇 大叶茶
  • 1 篇 mito-cpyfp
  • 1 篇 脂肪酶
  • 1 篇 离子液体
  • 1 篇 酸茶
  • 1 篇 酶催化
  • 1 篇 普洱茶
  • 1 篇 体内分布规律
  • 1 篇 脂肪肝
  • 1 篇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 1 篇 小鼠模型
  • 1 篇 食品添加剂
  • 1 篇 短链脂肪酸
  • 1 篇 腹白线
  • 1 篇 发酵陈皮黑茶

机构

  • 3 篇 浙江工商大学
  • 2 篇 营养健康与食品安...
  • 2 篇 南京财经大学
  • 2 篇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
  • 2 篇 中茶科技有限公司
  • 1 篇 浙江省现代食品安...
  • 1 篇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
  • 1 篇 广州市艺洋实业有...
  • 1 篇 河南工业大学
  • 1 篇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1 篇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
  • 1 篇 利兹大学

作者

  • 2 篇 ying jian
  • 2 篇 朱炫
  • 2 篇 牛兴和
  • 2 篇 niu xinghe
  • 2 篇 李颂
  • 2 篇 li song
  • 2 篇 肖杰
  • 2 篇 应剑
  • 2 篇 郝彬秀
  • 2 篇 zhu xuan
  • 2 篇 xiao jie
  • 2 篇 hao binxiu
  • 1 篇 wang liming
  • 1 篇 wei zhenzhen
  • 1 篇 chang guosheng
  • 1 篇 常国生
  • 1 篇 wang zeyu
  • 1 篇 rammile ettelaie
  • 1 篇 pan ying
  • 1 篇 潘莹

语言

  • 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现代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
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化学与生物法制备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其食品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粮油学报 2018年 第7期33卷 130-137页
作者: 张润润 石玉刚 黄欣莹 潘莹 曾鲁瑶 孙锦程 Rammile Ettelaie 浙江省现代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工程系 杭州310035 利兹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学院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P),是一种重要的抗坏血酸衍生物,是一种高效,营养,绿色的食品添加剂,它还是目前中国唯一允许在婴儿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目前L-AP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法与生物法两种,但作为食品添加剂的L-AP必须用生物催化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57BL/6-TgH(mito-cpYFP)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发育过程中自由基分布规律的研究
C57BL/6-TgH(mito-cpYFP)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发育过程中自由基分...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6年全国学术会议
作者: 戴优 郭静科 饶平凡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现代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
mito-cpYFP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自由基探针,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定点的表达在细胞线粒体内,被线粒体内呼吸链的电子泄露产生的超氧自由基氧化而产生荧光,具有可逆性,可以原位、实时的反映出超氧自由基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本实验将mito-cpYFP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发酵陈皮黑茶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 2022年 第5期43卷 133-142页
作者: 肖杰 侯粲 陈鑫 应剑 朱炫 王黎明 牛兴和 唐培安 李颂 郝彬秀 常国生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102209 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9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23 中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102209 广州市艺洋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510360
本研究通过高脂饮食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代谢紊乱模型,探究发酵陈皮黑茶对小鼠的体质量增长、空腹血糖水平、糖耐量、胰岛素水平、血脂水平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0.75~3.00 g/kg m_(b)的发酵陈皮黑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体外肠道微生物消化预测不同工艺大叶茶的健康作用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年 第21期50卷 76-85页
作者: 李颂 王泽宇 向沙沙 安泰 肖杰 魏珍珍 涂青 应剑 朱炫 郝彬秀 陈林波 纪传来 牛兴和 中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102209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102209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9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650200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云南昆明650214 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100020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23
大叶茶是我国重要的茶树品种,茶叶成分组成的差异影响肠道微生态、糖脂代谢等。该研究比较了经不同工艺制备而成的大叶种白茶、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及酸茶对不同人群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利用正常及肠杆菌型便秘人群的粪便样本构建体外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