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 篇 医学
    • 11 篇 临床医学
  • 4 篇 理学
    • 4 篇 生物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题

  • 3 篇 海洛因依赖
  • 3 篇 甲基苯丙胺
  • 2 篇 药物成瘾
  • 1 篇 谷氨酸
  • 1 篇 凋亡
  • 1 篇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
  • 1 篇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
  • 1 篇 世界卫生组织
  • 1 篇 香草乙二醇
  • 1 篇 基因多态性
  • 1 篇 成瘾医学
  • 1 篇 美沙酮维持治疗
  • 1 篇 ers
  • 1 篇 多态性
  • 1 篇 成瘾治疗
  • 1 篇 心瘾渴求
  • 1 篇 精神分裂症
  • 1 篇 物质成瘾
  • 1 篇 基因组差异分析
  • 1 篇 阿片类物质

机构

  • 9 篇 宁波大学
  • 6 篇 宁波市康宁医院
  • 3 篇 浙江省戒毒研究重...
  • 3 篇 宁波市微循环与莨...
  • 2 篇 宁波市第一医院
  • 2 篇 宁波戒毒研究中心
  • 1 篇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 1 篇 徐州医学院
  • 1 篇 浙江省戒毒研究重...
  • 1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 1 篇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
  • 1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1 篇 浙江工商大学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
  • 1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1 篇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
  • 1 篇 宁波市微循环与莨...
  • 1 篇 宁波大学附属康宁...
  • 1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1 篇 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8 篇 周文华
  • 8 篇 刘惠芬
  • 5 篇 zhou wenhua
  • 4 篇 liu hui-fen
  • 4 篇 徐文锦
  • 3 篇 谢小虎
  • 3 篇 liu huifen
  • 3 篇 zhuang dingding
  • 3 篇 庄丁丁
  • 2 篇 xie xiaohu
  • 2 篇 xu wen-jin
  • 2 篇 liu yue
  • 2 篇 陈晓雨
  • 2 篇 刘悦
  • 2 篇 lou zhong-ze
  • 2 篇 zhu huaqiang
  • 2 篇 朱华强
  • 2 篇 张鑫
  • 2 篇 cai yujia
  • 2 篇 xu wenjin

语言

  • 1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长链非编码RNA在神经精神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命科学 2022年 第11期34卷 1409-1420页
作者: 陈晓雨 徐文锦 楼忠泽 刘惠芬 阮列敏 宁波大学医学院 宁波315211 宁波市康宁医院 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宁波315200 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 宁波315200 宁波市第一医院 宁波315700
神经精神性疾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由其引起的疾病负担已成为社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神经精神性疾病的病理学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探索神经精神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脑内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在物质成瘾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1年 第10期37卷 1319-1328页
作者: 徐文锦 周昀 刘惠芬 宁波市康宁医院 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01 宁波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与药理学系 浙江宁波315211
物质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成瘾物质诱导脑内神经适应性的改变一定程度上由表观遗传机制介导。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重塑影响组织或脑内的基因表达永久性改变,最终导致个体行为异常。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 bindi...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麻素精神活性物质的理作用与滥用风险
收藏 引用
中国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3年 第7期29卷 1109-1114页
作者: 刘悦 沈雯雯 李龙辉 刘惠芬 周文华 宁波市康宁医院/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宁波315201
大麻素物质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滥用最广泛、销量最大的一精神活性物质,近年滥用人数快速增长,且滥用年轻化。本文系统介绍了大麻素物质的分、作用机制、理作用及滥用风险,并强调了合成大麻精神活性物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马M_2受体调节杏仁核内谷氨酸的释放与学习记忆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理学通报 2006年 第2期22卷 244-247页
作者: 王向兵 曾因明 段世明 杨国栋 顾钧 周文华 张亚海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麻醉科 江苏常州213002 徐州医学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221002 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宁波戒毒研究中心 江苏宁波315010
目的研究海马内M1和M2受体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3组,分别海马内注射等体积的M1-ASODN(M1-AS组)、M2-ASODN(M2-AS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以被动逃避反应的步入潜伏期作为衡量学习记忆功能的指标,以CZE-LIF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行为奖励对合并滥用苯丙胺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疗效
收藏 引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 第3期32卷 180-184页
作者: 刘悦 陈为升 沈雯雯 李龙辉 赖苗军 谢小虎 徐泽民 刘惠芬 周文华 宁波市康宁医院 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315201
目的:探讨行为奖励干预(CM)技术对合并滥用苯丙胺的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者的作用。方法:以抽签法将合并使用苯丙胺的55例MMT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MMT,干预组则给予6个月的CM与MMT。分别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运动干预物依赖的现状和对策
收藏 引用
中国物依赖性杂志 2020年 第1期29卷 12-17页
作者: 蔡雨佳 张鑫 王方敏 庄丁丁 周文华 宁波大学医学院 宁波315211 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 宁波315010
物依赖人群的持续增长及其社会危害性不仅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法律和公共卫生问题,并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了极大威胁。目前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缺乏针对性的物依赖和复吸预防的有效治疗和干预手段,随着体育与医学的日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在社区戒毒模式管理中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理学与治疗学 2020年 第11期25卷 1276-1282页
作者: 桂冬辉 蔡丹丹 张建兵 朱华强 周文华 宁波戒毒研究中心 浙江宁波315010 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 浙江宁波315010 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宁波315010
目的:初步探讨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在海洛因成瘾者社区戒毒期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海洛因成瘾社区戒毒者随机分成4组,予曲唑酮联合认知行为治疗35例(T+P组),予单一曲唑酮治疗35例(T组),予单一认知行为治疗35例(P组),予单一社区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GAB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物依赖性杂志 2020年 第2期29卷 101-104页
作者: 林姿 谢小虎 徐文锦 洪青晓 刘惠芬 宁波大学医学院 宁波315211 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宁波戒毒研究中心 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宁波315010
海洛因依赖受遗传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脑内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现有研究表明GABA受体参与海洛因依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故GABA受体基因值得作为海洛因依赖遗传易感相关的候选基因予以评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质网应激在物滥用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物依赖性杂志 2021年 第2期30卷 82-86,128页
作者: 庄丁丁 朱华强 蔡雨佳 张鑫 周文华 宁波大学医学院 宁波315211 宁波市康宁医院 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研究所宁波315201 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 宁波315201
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是细胞发挥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过度的ERS造成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改变,它不仅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诱导了神经细胞死亡和发病的过程,而且在物滥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脑边缘多巴胺奖赏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外泌体miRNAs在甲基苯丙胺成瘾中的作用及作为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物依赖性杂志 2023年 第2期32卷 93-97,103页
作者: 陈晓雨 楼忠泽 洪青晓 王兰兰 刘惠芬 阮列敏 宁波大学医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宁波市第一医院 浙江宁波315010 宁波市康宁医院 宁波市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所浙江省戒毒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01
甲基苯丙胺成瘾作为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通常涉及与用相关的奖赏与动机、学习与记忆、决策与执行等一系列中枢高级功能的异常,导致机体发生急、慢性神经毒性,认知功能损害,人格行为改变以及强迫性觅行为等。然而,甲基苯丙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