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 篇 期刊文献
  • 1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 篇 理学
    • 26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海洋科学
  • 8 篇 工学
    • 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主题

  • 5 篇 黄海海雾
  • 3 篇 大气环流
  • 3 篇 成因分析
  • 3 篇 年际变化
  • 3 篇 年代际变化
  • 3 篇 逆温层
  • 2 篇 海上大气边界层
  • 2 篇 不同尺度系统
  • 2 篇 冷平流
  • 2 篇 浅薄冷高压
  • 2 篇 循环3dvar
  • 2 篇 热带太平洋
  • 2 篇 热量通量
  • 2 篇 卫星观测数据
  • 2 篇 水汽输送
  • 2 篇 caps
  • 2 篇 数值模拟初始场
  • 2 篇 高空急流
  • 2 篇 sst
  • 2 篇 地形因子

机构

  • 12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6 篇 复旦大学
  • 5 篇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
  • 5 篇 上海长江河口湿地...
  • 4 篇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
  • 4 篇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
  • 4 篇 上海市海洋-大气相...
  • 3 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3 篇 物理海洋实验室
  • 2 篇 上海市海洋—大气相...
  • 2 篇 上海市海陆气界面...
  • 2 篇 中国气象局上海城...
  • 2 篇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
  • 2 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 2 篇 海气相互作用及气...
  • 2 篇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
  • 2 篇 物理海洋实验室中...
  • 2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
  • 1 篇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
  • 1 篇 中国太原卫星发射...

作者

  • 7 篇 宁春林
  • 7 篇 孙即霖
  • 6 篇 高山红
  • 5 篇 齐伊玲
  • 5 篇 张守宝
  • 4 篇 胡超
  • 4 篇 施浒立
  • 3 篇 崔君霞
  • 3 篇 于卫东
  • 3 篇 纪元法
  • 3 篇 李圣明
  • 3 篇 刘秦玉
  • 3 篇 高艳红
  • 2 篇 孙希延
  • 2 篇 李奎平
  • 2 篇 肖栋
  • 2 篇 李春
  • 2 篇 曾礼
  • 2 篇 杨绪君
  • 2 篇 刘伟

语言

  • 3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实验室"
36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SST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变化
SST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变化
收藏 引用
“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
作者: 李奎平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与大气MJO相对应,海洋SST也存在季节内振荡过程,二者的关系已有广泛的研究。而大气MJO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那么与之对应的SST是否也存在年际变化呢?本文基于各类资料,分析了印度洋SST季节内振荡的年际变化特征。发现SST季节内振荡也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海SST最大值出现日期的年际变化及机理
近海SST最大值出现日期的年际变化及机理
收藏 引用
“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
作者: 吕连港 王辉武 李劳钰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年中SST最大值出现日期(YD-Year Day)表示SST由升温周期到降温周期转变的时间。2006年黄海(东海)SST最大值平均出现日期是YD 227(243),即黄海比东海早降温约2周;而2007年黄海(东海)SST最大值平均出现日期是YD 239(209),即东海比黄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次黄海海雾逆温层的成因分析
一次黄海海雾逆温层的成因分析
收藏 引用
“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
作者: 张守宝 高山红 齐伊玲 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逆温层的存在是黄海海雾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详细揭示它的成因与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黄海海雾的形成与演变。本文对2006年3月7日发生在黄海的一次大范围海雾逆温层的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沿黄海自北向南的大连、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循环3DVAR改进黄海海雾数值模拟的初始场
利用循环3DVAR改进黄海海雾数值模拟的初始场
收藏 引用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
作者: 高山红 齐伊玲 张守宝 物理海洋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快速变化的天气系统影响控制下的黄海海上大气边界层结构是黄海海雾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由于黄海海上常规观测数据极其匮乏,使得海雾发生前与发生时的海上大气边界层状况很难准确知晓,这严重制约了数值模拟研究和预测海雾。因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循环3DVAR改进黄海海雾数值模拟的初始场
利用循环3DVAR改进黄海海雾数值模拟的初始场
收藏 引用
“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
作者: 高山红 齐伊玲 张守宝 物理海洋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快速变化的天气系统影响控制下的黄海海上大气边界层结构是黄海海雾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由于黄海海上常规观测数据极其匮乏,使得海雾发生前与发生时的海上大气边界层状况很难准确知晓,这严重制约了数值模拟研究和预测海雾。因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次黄海海雾过程逆温层形成变化的天气学原因
一次黄海海雾过程逆温层形成变化的天气学原因
收藏 引用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
作者: 齐伊玲 高山红 张守宝 物理海洋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黄渤海是海雾的多发区,以平流雾为主。关于该海区海雾的研究工作发现海雾发生之前均有逆温层的存在。逆温层作为海雾发生的必要条件,少量研究主要针对其季节性变化,很少有研究从具体个例入手,关注其产生、变化与天气系统演变之间的关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次黄海海雾逆温层成因的观测分析
一次黄海海雾逆温层成因的观测分析
收藏 引用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
作者: 张守宝 高山红 齐伊玲 物理海洋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
逆温层的存在是黄海海雾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详细揭示它的成因与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黄海海雾的形成与演变。本文对2006年3月7日发生在黄海的一次大范围海雾逆温层的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沿黄海自北向南的大连、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亚夏季风北界与我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
东亚夏季风北界与我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季风动力学论坛分会场
作者: 李春 韩笑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 江苏省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
为了研究东亚夏季风北界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本文利用夏季850hPa上20°N以北105°~125°E之间平均南风风速2m/s所在的纬度,定义了一个新的东亚夏季风北界指数。初步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北界在1976年之前(含197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中的海-气相互作用
孟加拉湾季风爆发中的海-气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2008年度LASG学术年会
作者: 于卫东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实验室青岛266061
来源: 评论
大气湍流引起飞机颠簸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
收藏 引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 第6期38卷 887-894页
作者: 李子良 黄仪方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系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0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四川广汉618307
基于飞机载荷因数变量方程、无量纲的大气垂直运动方程和热力学方程,建立起描述大气湍流和飞机颠簸的湍流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研究指出,负的理查森数(Ri)对应着静力不稳定和动力不稳定流动,在不稳定大气层结条件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