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1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9 篇 工学
    • 5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1 篇 理学
    • 7 篇 物理学
    • 4 篇 化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8 篇 热力学性质
  • 7 篇 二氧化碳
  • 6 篇 气相声速
  • 5 篇 圆柱定程干涉法
  • 4 篇 黑体辐射源
  • 4 篇 时域有限差分法
  • 3 篇 布雷顿循环
  • 3 篇 黏度
  • 3 篇 脱碳
  • 3 篇 气凝胶
  • 3 篇 纳米流体
  • 3 篇 数值模拟
  • 3 篇 近临界
  • 3 篇 状态方程
  • 3 篇 导热系数
  • 2 篇 定程干涉法
  • 2 篇 再生能耗
  • 2 篇 混合工质
  • 2 篇 跨接方法
  • 2 篇 水热管

机构

  • 74 篇 清华大学
  • 7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6 篇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
  • 5 篇 中国石油大学
  • 5 篇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 4 篇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 3 篇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 2 篇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
  • 1 篇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
  • 1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1 篇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
  • 1 篇 哥伦比亚大学
  • 1 篇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
  • 1 篇 广西北海市发展改...
  • 1 篇 二氧化碳资源化利...
  • 1 篇 美国能源部艾姆斯...
  • 1 篇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
  • 1 篇 国能国华电力研究...
  • 1 篇 西南联合研究生院
  • 1 篇 云南省能源研究院...

作者

  • 56 篇 段远源
  • 34 篇 杨震
  • 13 篇 刘强
  • 11 篇 张衍国
  • 11 篇 李清海
  • 10 篇 蒙爱红
  • 7 篇 冯晓娟
  • 7 篇 刘东
  • 7 篇 安保林
  • 7 篇 于海童
  • 6 篇 杨富方
  • 6 篇 王晓东
  • 5 篇 王淑娟
  • 5 篇 胥蕊娜
  • 5 篇 姜培学
  • 5 篇 申爱景
  • 4 篇 林鸿
  • 4 篇 陈昌和
  • 4 篇 王景辉
  • 4 篇 韩峰

语言

  • 8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82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用于光伏系统的近场辐射光谱控制表面结构
收藏 引用
物理学报 2018年 第2期67卷 153-160页
作者: 于海童 刘东 杨震 段远源 清华大学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南京210094
为提升近场光伏发电系统的能源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设计了Ⅲ-Ⅴ族半导体表面的矩形光栅结构,以实现从发射器到光伏电池的近场辐射流选择性调制.使用在近红外波段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特性的掺杂氧化锌作为发射器,在GaSb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基础科学 2018年 第4期20卷 44-48页
作者: 胥蕊娜 姜培学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北京100084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是煤炭实现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但目前CO_2捕集能耗与成本过高、地质利用途径有限、封存长期安全性不确定以及缺乏CCUS全链集成方法等技术瓶颈严重阻碍了CCUS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回器温度滑移匹配的以CO_2为工质的布雷顿循环优分析
收藏 引用
动力工程 2017年 第8期32卷 11-16页
作者: 张富珍 姜培学 胥蕊娜 欧阳小龙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以CO_2为工质的高温闭式布雷顿循环具有高效、简单和紧凑的特点。其高效率的实现有赖于回器内良好的温度滑移匹配以充分回收乏气的量。提高回器温度滑移匹配性的关键是使流经回器的高低压力流体的容相接近。本文从超临界CO_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燃固体废弃物特性的基元表征方法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 第12期57卷 1324-1330页
作者: 龙艳秋 李清海 周会 蒙爱红 张衍国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北京100084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与环境工程系 美国纽约1002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可燃固体废弃物产量逐年增加,采用技术可有效处理可燃固废。在进行处理时需要获取可燃固废的值、挥发分等特性。该文建立了一种以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R1234yf+CO_2和R1234ze (E)+CO_2元混合物的比容平移Soave-Redlich-Kwong方程
收藏 引用
工学报 2016年 第S2期67卷 14-19页
作者: 杨富方 段远源 杨震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采用温度相关比容平移项的比容平移Soave-Redlich-Kwong(VTSRK)方程计算新工质R1234yf和R1234ze(E)的力学性质以及两种物质与CO_2的元混合物性质,混合物计算采用van der Waals混合规则,元交互作用系数由密度数据拟合得到。对纯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直通管式太阳能真空管损失系数分析
收藏 引用
工业加 2018年 第1期47卷 54-58,65页
作者: 刘泛函 樊晓亮 王宏斌 樊葳 杨玺 葛众 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310012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杭州310012 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650228 清华大学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基于对直通管式太阳能真空管的太阳辐射特性及管内吸翅片的传分析,建立了稳态传条件下直通管式太阳能真空管吸翅片面及金属管内工作流体的温度分布模型,提出了吸面平均温度及损失系数的新算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工作流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糖蛋白质混合液中膜污染层变规律
收藏 引用
工程物理学报 2016年 第10期37卷 2175-2179页
作者: 俞亚东 杨震 段远源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膜污染层是一种典型的多孔介质。在膜污染研究中,通常利用海藻酸钠为代表的多糖类污染液进行过滤实验。本文在海藻酸钠污染液中加入了酵母粉代表的蛋白质类污染物,对混合污染液进行了过滤实验。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膜污染层内的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氨水溶液同时吸收烟气中SO_2和CO_2的实验及模拟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 第8期56卷 885-892页
作者: 齐国杰 王淑娟 高巨宝 刘今朝 赵博 禚玉群 陈昌和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燃煤电厂排放大量SO_2和CO_2等气态污染物,相应的减排技术研究十分必要。利用湿壁塔实验台对氨水溶液(质量分数为0.2%~7%)同时吸收SO_2和CO_2的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结合Aspen Plus速率模型分析了填料塔的吸收性能,对氨水溶液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确定的力学状态下测量气体导系数与黏度
收藏 引用
物理学学报 2016年 第5期32卷 1129-1133页
作者: 安保林 杨富方 杨震 段远源 于养信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北京100084
气体的导系数和黏度是重要的物性参数,其数值大小取决于所处的力学状态。在目前的导系数和黏度主要测量方法中,待测工质在测量时需经历非定常的过程或处于具有物性梯度的非平衡态之下,使得待测工质的物性在时间或者空间上不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温度和水蒸气流量对烟秆高温气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工程学报 2016年 第4期10卷 1973-1978页
作者: 田甜 李清海 李文妮 何榕 张衍国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利用上吸式固定床反应器,对烟秆进行了水蒸气气实验,在617~1 435℃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温度及水蒸气流量对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温度低于917℃时,升高温度可同时促进均相和非均相产氢反应的进行,产氢率随着温度升高而迅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