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8 篇 期刊文献
  • 1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93 篇 工学
    • 26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7 篇 水利工程
    • 35 篇 农业工程
    • 3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2 篇 机械工程
    • 1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153 篇 理学
    • 119 篇 生态学
    • 17 篇 生物学
    • 10 篇 化学
    • 6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物理学
  • 122 篇 农学
    • 12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兽医学
  • 14 篇 医学
    • 1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0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32 篇 废水处理
  • 21 篇 膜污染
  • 21 篇 污水处理
  • 20 篇 膜-生物反应器
  • 20 篇 生物降解
  • 15 篇 城市污水
  • 14 篇 污染控制
  • 14 篇 污水再生利用
  • 14 篇 污水处理厂
  • 12 篇 化感作用
  • 12 篇 活性污泥
  • 10 篇 生物膜
  • 10 篇 铜绿微囊藻
  • 10 篇 膜生物反应器
  • 10 篇 生物传感器
  • 10 篇 生活污水
  • 9 篇 芦苇
  • 9 篇 生物反应器
  • 8 篇 氨氮
  • 8 篇 喹啉

机构

  • 474 篇 清华大学
  • 23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16 篇 北京工商大学
  • 14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0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0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8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6 篇 日本丰桥技术科学...
  • 6 篇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
  • 5 篇 昆明滇池水务股份...
  • 4 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
  • 4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
  • 4 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4 篇 北京化工大学
  • 3 篇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
  • 3 篇 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39 篇 施汉昌
  • 135 篇 胡洪营
  • 94 篇 黄霞
  • 76 篇 钱易
  • 43 篇 何苗
  • 35 篇 文湘华
  • 34 篇 王慧
  • 31 篇 王建龙
  • 22 篇 李锋民
  • 15 篇 王志强
  • 14 篇 门玉洁
  • 14 篇 张彭义
  • 14 篇 孙迎雪
  • 12 篇 吴乾元
  • 12 篇 魏东斌
  • 11 篇 张玉魁
  • 11 篇 罗启仕
  • 11 篇 宋玉栋
  • 10 篇 全向春
  • 10 篇 梁鹏

语言

  • 4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因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489 条 记 录,以下是241-250 订阅
排序:
3种生物处理方式对污泥减量效果的比较及优化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06年 第11期27卷 2339-2343页
作者: 梁鹏 黄霞 钱易 杨乃鹏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中国矿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通过间歇试验得到3种生物方式(污泥好氧消化、厌氧消化以及颤蚓摄食)对污泥的比减量速率、污泥减量速率和污泥减量比例.当初始污泥浓度为2 500mg.L-1时,经过24h减量,颤蚓摄食、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3种方式对污泥的比减量速率R分别为0.13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强化统微生物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及新发展
收藏 引用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年 第3期7卷 1-7页
作者: 全向春 施汉昌 杨志峰 何孟常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5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环境研究领域的应用,为生物强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从生物强化统特异微生物检测及定量化技术、生物强化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动态演替规律研究、生物强化作用机制的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境中微囊藻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年 第2期28卷 132-136页
作者: 盛建武 何苗 施汉昌 钱易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随着世界各国对微囊藻毒素的重视,中国也在相关水质标准里新增了微囊藻毒素这项指标。此,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和控制变得非常重要,而检测更是控制的基础。比较详细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微囊藻毒素检测方面的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微电极的生物膜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6年 第1期18卷 32-35页
作者: 周小红 施汉昌 蔡强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文章介绍了一类尖端直径为1μm^20μm的吸管型电化学传感器-微电极。由于其具有的较高空间分辨率,可用于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中生物膜及生物絮体内部等微环境的测试。综述了近年来微电极在生物膜微环境测试中的应用成果,并与一些其他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工艺中发光细菌毒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年 第1期6卷 72-74页
作者: 王丽莎 胡洪营 魏杰 魏东斌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保障再生水的生态安全是污水再生利用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采用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2个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工艺流程中生物毒性的变化,尤其是可能生成有毒副产物的氯消毒过程中的毒性变化。结果表明,二级生物处理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然沸石对溶液中氨氮吸附特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 2006年 第2期15卷 219-223页
作者: 王浩 陈吕军 温东辉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 北京100871
为了探讨天然沸石对NH4^+的吸附规律,以浙江缙云出产的粒径为2~3.2mm的天然斜发沸石为实验材料,进行吸附等温线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沸石对NH4^+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公式,且对氨氮吸附最的极限值为1.624m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浮萍植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年 第3期7卷 14-18页
作者: 种云霄 胡洪营 崔理华 吴启堂 钱易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广州510642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浮萍科植物是漂浮生长在水流相对平缓的湖泊河湾水面上植物类群,整个植株完全退化为一个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叶状体,主要是通过根或叶状体从水中吸收所需的氮磷等各种营养物质。浮萍科植物的氮磷含量和生长速率高并可以耐受多种污水条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替代检测指标
收藏 引用
中国给水排水 2006年 第18期22卷 1-3页
作者: 张彤 胡洪营 宗祖胜 藤江幸一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生态工程系
美国国环保局(USEPA)制定并发布的1623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标准检测方法,该方法存在成本高、回收率低等缺陷。各国研究者试图通过考察其他水质指标与两虫的相关关来寻找两虫密度和活性的有效替代指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 2006年 第1期15卷 153-157页
作者: 胡洪营 门玉洁 李锋民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有效控制水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是目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植物化感作用抑藻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抑藻技术已备受关注。多种生活类型的水生植物对藻类均有化感抑制作用,现已从一些水生植物中分离得到具有抑藻活性的化感物质,并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芦苇化感组分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 2006年 第5期15卷 925-929页
作者: 门玉洁 胡洪营 李锋民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003
水华或赤潮现象是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抑藻技术在近年来开始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研究了从芦苇PhragmitiscommunisTrin中分离得到的化感组分对斜生栅藻S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