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8 篇 期刊文献
  • 1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93 篇 工学
    • 26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7 篇 水利工程
    • 35 篇 农业工程
    • 3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2 篇 机械工程
    • 1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153 篇 理学
    • 119 篇 生态学
    • 17 篇 生物学
    • 10 篇 化学
    • 6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物理学
  • 122 篇 农学
    • 12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兽医学
  • 14 篇 医学
    • 1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0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32 篇 废水处理
  • 21 篇 膜污染
  • 21 篇 污水处理
  • 20 篇 膜-生物反应器
  • 20 篇 生物降解
  • 15 篇 城市污水
  • 14 篇 污染控制
  • 14 篇 污水再生利用
  • 14 篇 污水处理厂
  • 12 篇 化感作用
  • 12 篇 活性污泥
  • 10 篇 生物膜
  • 10 篇 铜绿微囊藻
  • 10 篇 膜生物反应器
  • 10 篇 生物传感器
  • 10 篇 生活污水
  • 9 篇 芦苇
  • 9 篇 生物反应器
  • 8 篇 氨氮
  • 8 篇 喹啉

机构

  • 474 篇 清华大学
  • 23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16 篇 北京工商大学
  • 14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0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10 篇 中国海洋大学
  • 8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6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6 篇 日本丰桥技术科学...
  • 6 篇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
  • 5 篇 昆明滇池水务股份...
  • 4 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
  • 4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安徽国祯环保节能...
  • 4 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4 篇 北京化工大学
  • 3 篇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
  • 3 篇 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39 篇 施汉昌
  • 135 篇 胡洪营
  • 94 篇 黄霞
  • 76 篇 钱易
  • 43 篇 何苗
  • 35 篇 文湘华
  • 34 篇 王慧
  • 31 篇 王建龙
  • 22 篇 李锋民
  • 15 篇 王志强
  • 14 篇 门玉洁
  • 14 篇 张彭义
  • 14 篇 孙迎雪
  • 12 篇 吴乾元
  • 12 篇 魏东斌
  • 11 篇 张玉魁
  • 11 篇 罗启仕
  • 11 篇 宋玉栋
  • 10 篇 全向春
  • 10 篇 梁鹏

语言

  • 4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因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489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常压供氢体电场强化硫酸盐还原生物-电化学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09年 第7期30卷 1931-1936页
作者: 徐慧纬 张旭 杨姗姗 李广贺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针对氢气作为电子供体的硫酸盐生物还原速率缓慢的问题,设计生物电化学强化统,采用附加直流电的方式,强化常压条件下供氢体的硫酸盐还原过程.I≤1.50mA时,随着电流的增大,硫酸盐还原速率增大,最佳电流强度为1.50mA,平均还原速率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有机化工原料供应链结构--复杂网络视角
收藏 引用
化工学报 2009年 第6期60卷 1500-1505页
作者: 石海佳 石磊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使用复杂网络工具构建并分析了2006年我国有机化学工业原料供应链网络,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识别和判断。对于包含企业和化学品两类节点的有机化学工业原材料供应链网络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整体连通性好,度分布部分符合幂律分布的形式,网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国尺度元素流动的主导素分析
收藏 引用
资源科学 2009年 第8期31卷 1286-1294页
作者: 韦艳 石磊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本文估算了2005年中国国尺度上77种元素的流动情况,并与全球尺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就元素流动规模顺序而言,中国与世界一致,即净初级生产量最大,化石燃料次之,生物质燃料最小,但每种流所占世界的比例并不相同,化石燃料燃烧与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芦苇生物活性组分对小球藻生长的促进效应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09年 第11期29卷 1186-1189页
作者: 郭长城 李鑫 胡洪营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利用乙醇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生物质中提取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粗提液,研究了芦苇乙醇粗提液对蛋白核小球藻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中存在的生物活性组分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筒型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及污水净化特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09年 第2期30卷 616-620页
作者: 梁鹏 黄霞 范明志 曹效鑫 崔岳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构建了双筒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并考察了产电和污水净化特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阳极填料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的影响.通过稳态放电法和电流中断法测量得到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内阻,以颗粒石墨作为阳极填料的双筒型微生物燃料电池内阻为38.9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H和铜离子对微囊藻毒素-LR荧光免疫检测的影响与消除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09年 第7期30卷 1974-1977页
作者: 龙峰 施汉昌 朱安娜 何苗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研究了pH和铜离子对倏逝波全光纤免疫传感器检测微囊藻毒素-LR(MC-LR)的影响及其消除措施.研究表明,过酸或过碱条件对MC-LR免疫检测均有较强烈的影响,当pH8时,统检测的信号随pH的降低或增大明显下降;而当pH在6~8之间时,检测标准曲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溶胶负载法制备的Au/AC催化分解低浓度臭氧
收藏 引用
催化学报 2009年 第3期30卷 235-241页
作者: 张博 张彭义 史蕊 王化军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采用溶胶负载法制备了高分散的活性炭载纳米Au(Au/AC),研究了其在温下对低浓度臭氧的催化分解性能,并用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普通的传导加热方式相比,微波加热方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卡马西平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通报 2009年 第4期36卷 557-562页
作者: 崔长征 胡洪营 于亚琦 于茵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类污染物日益成为新兴污染物研究的重点,药品卡马西平具有多种药效被广泛使用,在环境中频繁被检出,且浓度较高,不易去除,通常作为环境中药品和个人护理品污染状况的指示化合物。本研究从某制药厂的污水处理厂中分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沼气的前景分析
收藏 引用
给水排水 2009年 第S1期35卷 101-104页
作者: 吴静 姜洁 周红明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污泥厌氧消化具有稳定污泥和回收能量以及处理后污泥可作农肥的突出优点。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多,污泥厌氧消化的推广空间巨大。污泥厌氧消化推广的主要问题是规模较小、投资高、技术复杂、维修量大等,而沼气利用不理想大大削弱了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污水短程脱氮工艺中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09年 第5期29卷 486-492页
作者: 支霞辉 黄霞 李朋 薛涛 王晓慧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 北京100083
采用主要由厌氧-好氧-缺氧构成的短程脱氮工艺,进行了常温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分析了DO、游离氨(FA)等素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DO是影响短程硝化的主要素,控制好氧1区的DO在1.5~2.5mg/L、好氧2区的DO在0.5-1.0mg/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