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79 篇 期刊文献
  • 80 篇 学位论文
  • 78 篇 会议
  • 2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85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38 篇 工学
    • 641 篇 电气工程
    • 178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2 篇 软件工程
    • 30 篇 机械工程
    • 2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 篇 土木工程
    • 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4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3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建筑学
    • 3 篇 公安技术
  • 23 篇 理学
    • 5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数学
    • 4 篇 化学
    • 4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物理学
    • 2 篇 生态学
  • 20 篇 经济学
    • 20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0 篇 管理学
    • 1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农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主题

  • 48 篇 电力系统
  • 31 篇 风力发电
  • 26 篇 微电网
  • 23 篇 虚拟同步发电机
  • 18 篇 储能
  • 17 篇 风电
  • 14 篇 能源互联网
  • 14 篇 光伏发电
  • 14 篇 逆变器
  • 13 篇 智能电网
  • 13 篇 分布式发电
  • 13 篇 优化
  • 13 篇 配电网
  • 13 篇 故障诊断
  • 12 篇 最大功率点跟踪
  • 12 篇 稳定性
  • 12 篇 分布式电源
  • 11 篇 下垂控制
  • 11 篇 控制策略
  • 11 篇 遗传算法

机构

  • 176 篇 清华大学
  • 83 篇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
  • 68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42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29 篇 重庆大学
  • 26 篇 新疆大学
  • 25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3 篇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
  • 22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21 篇 三峡大学
  • 17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7 篇 天津大学
  • 16 篇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
  • 15 篇 东南大学
  • 15 篇 山东大学
  • 15 篇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
  • 14 篇 长沙理工大学
  • 14 篇 河海大学
  • 14 篇 武汉大学
  • 14 篇 西安理工大学

作者

  • 39 篇 孙宏斌
  • 29 篇 郭庆来
  • 23 篇 梅生伟
  • 22 篇 孙元章
  • 21 篇 何金良
  • 18 篇 韩中合
  • 15 篇 程林
  • 13 篇 徐政
  • 13 篇 王彬
  • 12 篇 赵洪峰
  • 12 篇 石立宝
  • 12 篇 姜岚
  • 11 篇 张波
  • 11 篇 胡军
  • 11 篇 周远翔
  • 10 篇 倪以信
  • 10 篇 赵晋泉
  • 10 篇 李鹏
  • 9 篇 吴文传
  • 9 篇 潘昭光

语言

  • 85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858 条 记 录,以下是571-580 订阅
排序: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故障穿越过程瞬态行为分析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3年 第4期47卷 57-63页
作者: 王炜 马西奎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710049
采用非线性模态级数法对故障穿越情况下并网永磁直驱风力发电系统的瞬态行为进行分析,使传统的定性分析转入到定量分析。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相应的二阶模态级数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得出的系统二阶准谐振边界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气因素的风电并网系统可用输电能力评估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年 第1期41卷 164-168页
作者: 梁海峰 郭然 高亚静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保定071003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天津300072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风力发电并网规模不断扩大,风电并网系统的可用输电能力(ATC)评估成为一个关键问题。首先建立了基于Weibull分布的风电场模型,在分析了风电并网和恶劣天气对可用输电能力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计天气因素的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直流电力系统的单双极性转换接口关键技术研究
直流电力系统的单双极性转换接口关键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吴思文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人类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化石能源终将枯竭,必须探索开发新的能源来源。太阳能、风能等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环保的的优点,使其成为开发利用的重点。目前大多数电气设备需要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使用,若直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压直流供电系统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年 第7期33卷 42-52,20页
作者: 雍静 徐欣 曾礼强 李露露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重庆市沙坪坝区400030
随着分布式发电装置和电力电子设备在低压配电系统的广泛应用,采用直流供电方式的低压系统又显现出优越性,并引起学者的关注。迄今为止,学者们对低压直流系统系统结构、负荷的兼容性、负荷模型、电能质量与可靠性、保护和控制、节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碳捕集的燃煤机组热力系统优化技术经济分析
收藏 引用
化工进展 2014年 第3期33卷 773-780页
作者: 王继选 韩中合 刘小贞 白睿 王营营 王江江 华北电力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北保定071003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河北邯郸056001
碳捕集和封存是实现电力低碳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以600 MW机组为例,研究了碳捕集系统的能量流和质量流。提出了碳捕集系统与燃煤机组的耦合方式,计算了参考电站和碳捕集电站的热经济性。建立了碳捕集电站优化模型,以粒子群算法作为优化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直驱风力发电故障穿越控制方法综述
收藏 引用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3年 第3期33卷 129-135页
作者: 杜雄 李珊瑚 刘义平 周雒维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030 天津市电力公司路灯处 天津300151
首先根据电网故障特征,分析了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在故障运行条件下的功率关系,根据分析结果将电网故障情况下机组实现故障穿越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为由电网电压正序分量有效值下降带来的"有功不平衡"和电网电压负序分量带来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双馈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模态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年 第28期33卷 17-24,5页
作者: 李辉 陈宏文 杨超 赵斌 唐显虎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重庆市沙坪坝区400044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北部新区401121
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可能增加区域间和局部区域低频振荡和风电机组轴系扭振的风险。研究了含双馈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特性;在考虑风力机传动链、变桨控制和双馈发电机动态模型控制策略的情况下,建立含双馈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馈风电场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年 第31期33卷 51-57,6页
作者: 李辉 陈宏文 杨超 赵斌 唐显虎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市沙坪坝区400044 重庆科凯前卫风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北部新区401121
基于暂态能量函数分析原理,提出双馈风电场模糊附加阻尼控制策略。首先,以区域间暂态振荡能量下降为目标,从理论上分析了调节风电场输出有功或无功功率能抑制电力系统区域间低频振荡的可行性。其次,在阐述双馈风电场常规PSS附加阻尼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不同可调度热源的风电出力平滑模型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年 第21期41卷 122-128页
作者: 严旭 吴锴 周孟戈 印华 杨玉龙 高健超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重庆市电力公司
风能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导致风电出力具有波动性。计供暖热源机组爬坡速率、发电出力与供暖出力间约束以热源距离用户的供暖热水管道距离等因素,以等效风电出力波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不同热源机组的风电出力平滑模型。提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设备智(自)联网的概念与实现技术(一)——定义、架构与功能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年 第6期41卷 1-6页
作者: 张保会 付科源 郑涛 梁栋 王龙 闫晨光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西安710049
针对智电网用电侧需求,提出了用电设备智联网的概念。分别从组成架构和信息架构两方面介绍了用电设备智联网的体系架构,包括服务范围、构成要素、信息流向等,并针对智能电网的运行、分布式电源接入和智能家居支持三个层次介绍了用电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