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68 篇 期刊文献
  • 16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63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60 篇 工学
    • 2,156 篇 电气工程
    • 28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9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机械工程
    • 3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3 篇 软件工程
    • 3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9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6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5 篇 土木工程
    • 15 篇 水利工程
    • 14 篇 光学工程
    • 1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7 篇 公安技术
    • 4 篇 冶金工程
    • 4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83 篇 经济学
    • 83 篇 应用经济学
  • 56 篇 理学
    • 19 篇 物理学
    • 16 篇 化学
    • 11 篇 数学
    • 9 篇 大气科学
    • 5 篇 系统科学
    • 3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41 篇 管理学
    • 3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工商管理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3 篇 军事学
  • 2 篇 农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22 篇 电力系统
  • 50 篇 能源互联网
  • 50 篇 局部放电
  • 50 篇 空间电荷
  • 46 篇 输电线路
  • 40 篇 配电网
  • 38 篇 油纸绝缘
  • 38 篇 电力市场
  • 34 篇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
  • 33 篇 风力发电
  • 32 篇 风电场
  • 29 篇 硅橡胶
  • 29 篇 微电网
  • 26 篇 特高压
  • 26 篇 可再生能源
  • 24 篇 状态估计
  • 24 篇 智能电网
  • 23 篇 储能
  • 23 篇 故障诊断
  • 23 篇 需求响应

机构

  • 1,376 篇 清华大学
  • 1,093 篇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
  • 112 篇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
  • 98 篇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
  • 82 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
  • 80 篇 新疆大学
  • 59 篇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
  • 55 篇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
  • 53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53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44 篇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
  • 40 篇 西安理工大学
  • 32 篇 国家电网公司
  • 27 篇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
  • 26 篇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
  • 26 篇 东北电力大学
  • 25 篇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
  • 24 篇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
  • 23 篇 青海大学
  • 22 篇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

作者

  • 163 篇 周远翔
  • 123 篇 赵争鸣
  • 122 篇 何金良
  • 107 篇 梅生伟
  • 97 篇 孙宏斌
  • 94 篇 董新洲
  • 92 篇 曾嵘
  • 89 篇 吴文传
  • 82 篇 康重庆
  • 80 篇 闵勇
  • 78 篇 张伯明
  • 76 篇 袁立强
  • 75 篇 王宾
  • 75 篇 乔颖
  • 75 篇 鲁宗相
  • 70 篇 谢小荣
  • 66 篇 夏清
  • 64 篇 张波
  • 63 篇 李永东
  • 61 篇 陈启鑫

语言

  • 2,63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2633 条 记 录,以下是2621-2630 订阅
排序:
大型水轮发电机多回路模型的合理简化
大型水轮发电机多回路模型的合理简化
收藏 引用
第十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祥珩 孙宇光 桂林 王维俭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海淀区100084
适用于分析电机定子绕组内部不对称的多回路模型已成功用于发电机主保护设计.但在大型水轮发电机内部故障分析和内部短路保护设计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内部短路计算,由于其阻尼回路数甚多,计算机的计算时间过长,必须对其多回路模型进行简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用于静态安全在线评估的超导储能装置安装地点选择
收藏 引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年 第13期18卷 35-38页
作者: 屠强 闵勇 林姿峰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84
利用超导储能(SMES)技术进行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在线监测和评估是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一种新应用,SMES装置安装地点的选择至关重要。文中首先推导了特征值对于负荷变化的灵敏度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灵敏度的子系统划分方法,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个实用电声脉冲法的空间电荷测量系统
收藏 引用
电测与仪表 2004年 第11期41卷 12-15,46页
作者: 王宁华 高斌 周远翔 刘洪斌 梁曦东 关志成 高田达雄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武藏工业大学
空间电荷的测量对于电介质材料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与日本学者联合制作的用于平板型试品的电声脉冲法即PEA法空间电荷测量系统。在介绍了系统的原理和硬件结构以及相应的重要参数之后,对于使用该套系统对高密度聚乙烯试品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IEC 61970标准的新一代EMS/DTS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IEC 61970标准的新一代EMS/DTS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收藏 引用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20届学术年会
作者: 吴文传 孙宏斌 张伯明 严亚勤 邵立冬 刘崇茹 王志南 清华大学电机系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遵循IEC 61970标准是新一代EMS/DTS系统的标志性特点.本文分析了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开发基于IEC 61970标准的EMS/DTS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从数据库平台、CIM电网模型的维护、应用软件的组件化封装和跨平台的异构系统的实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个实用电声脉冲法空间电荷测量系统
一个实用电声脉冲法空间电荷测量系统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电力分会场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作者: 王宁华 高斌 周远翔 刘洪斌 梁曦东 关志成 高田达雄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武藏工业大学(日本东京)
空间电荷的测量对于电介质材料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与日本学者联合制作的用来平板型试品的电声脉冲法即PEA法空间电荷测量系统.在介绍了系统的原理和硬件结构以及相应的重要参数之后,对于使用该套系统对高密度聚乙烯试品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SI主站和通信协议
收藏 引用
冶金自动化 2001年 第6期25卷 28-32页
作者: 陈一雷 王俊杰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首先介绍了ASI主机的性能特点 ,然后具体描述了主机的硬件电路和通信协议。ASI系统的数据通信就是建立在它们之上的
来源: 评论
ASI从站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收藏 引用
冶金自动化 2000年 第6期24卷 34-36+40页
作者: 陈一雷 王俊杰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详细介绍了ASI总线从站的结构和工作流程 ,并对从站接口的技术特征作了简要的说明。
来源: 评论
使用ASI和Profibus-DP构成开关电器的现场总线监控网络系统
收藏 引用
电工技术杂志 2000年 第9期22卷 12-14,11页
作者: 王俊杰 刘淑萍 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100084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介绍了ASI和ProfibusDP总线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并从开关电器的特点出发,讨论如何使用上述两种现场总线构成监控系统
来源: 评论
直流输电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 第3期39卷 4-7页
作者: 周双喜 吕佳丽 张元鹏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与弱交流系统相连的高压直流系统被认为是引起电压不稳定的一个因素,评价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方法相当复杂。比较了研究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几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建立在延拓法基础上的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性的耦合分析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非线性鲁棒直流输电调制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 第S1期37卷 73-76页
作者: 焦连伟 陈寿孙 张宝霖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控制领域的新成果——非线性PID方法应用于直流输电调制控制器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对非线性PID方法的基础元件——跟踪微分器进行了改进,以提高其性能。并将该方法用于非线性鲁棒直流调制控制器的设计中。由于既考虑了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