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11 篇 期刊文献
  • 7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8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05 篇 工学
    • 318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1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3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机械工程
    • 10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软件工程
    • 8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5 篇 光学工程
    • 3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16 篇 理学
    • 84 篇 系统科学
    • 30 篇 数学
    • 3 篇 物理学
  • 31 篇 军事学
    • 31 篇 军队指挥学
    • 2 篇 战术学
  • 31 篇 管理学
    • 3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主题

  • 31 篇 语音编码
  • 24 篇 移动通信
  • 23 篇 语音信号处理
  • 17 篇 无线通信
  • 16 篇 服务质量
  • 13 篇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
  • 13 篇 正交频分复用
  • 13 篇 信噪比
  • 13 篇 信道估计
  • 12 篇 矢量量化
  • 11 篇 时域同步正交频分...
  • 11 篇 视频编码
  • 11 篇 声码器
  • 9 篇 多媒体通信
  • 9 篇 智能天线
  • 9 篇 单频网
  • 9 篇 语音增强
  • 8 篇 数字电视
  • 8 篇 软件无线电
  • 7 篇 信道编码

机构

  • 550 篇 清华大学
  • 16 篇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
  • 12 篇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
  • 10 篇 微波与数字通信国...
  • 9 篇 北京清华大学
  • 5 篇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
  • 4 篇 北京多思公司
  • 3 篇 大连海事大学
  • 3 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3 篇 信息工程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
  • 2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2 篇 香港科技大学
  • 2 篇 香港大学
  • 2 篇 空军工程大学
  • 2 篇 西安通信学院
  • 2 篇 北方工业大学
  • 1 篇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
  • 1 篇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

作者

  • 124 篇 唐昆
  • 124 篇 崔慧娟
  • 65 篇 潘长勇
  • 61 篇 tang kun
  • 57 篇 杨知行
  • 53 篇 曾烈光
  • 47 篇 曹志刚
  • 41 篇 cui huijuan
  • 40 篇 金德鹏
  • 38 篇 冯正和
  • 37 篇 周世东
  • 32 篇 王京
  • 29 篇 杜正伟
  • 27 篇 姚彦
  • 25 篇 pan chang-yong
  • 25 篇 龚克
  • 24 篇 马正新
  • 21 篇 苏厉
  • 20 篇 王军
  • 20 篇 林孝康

语言

  • 58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微波和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581 条 记 录,以下是541-550 订阅
排序:
微波频率对硅双极型晶体管微波烧毁效应的影响
微波频率对硅双极型晶体管微波烧毁效应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二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会议
作者: 陈曦 杜正伟 龚克 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系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基极注入晶体管的微波脉冲有可能导致晶体管烧毁.频率是微波脉冲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仿真研究了该参数对硅双极型晶体管管芯烧毁过程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对目前常见的微波脉冲骚扰源和小功率硅双极型晶体管管芯而言,存在一个拐点频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极注入强电磁脉冲对双极型晶体管的作用
基极注入强电磁脉冲对双极型晶体管的作用
收藏 引用
2006全国第十一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年会
作者: 陈曦 杜正伟 龚克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注入晶体管的电磁脉冲可能会导致晶体管烧毁.本文借助2维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基极注入短电磁脉冲对双极型晶体管的作用,得出结论:晶体管的热斑位于基极边缘,由于该点既是电场峰所在又是电流最密集之处,热量产生相当集中,因此基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PETSc的半导体有源器件的仿真
基于PETSc的半导体有源器件的仿真
收藏 引用
全国第十二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会议
作者: 向凯 杜正伟 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系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电磁脉冲影响着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而研究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可以通过研究电磁脉冲对构成电子统的基本单元即半导体PN结的影响来进行.本文利用PETSc求解通过漂移、扩散理论所建立的半导体方程组所得结果与文献[1]的仿真结果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新型的移动终端双频分集天线
一种新型的移动终端双频分集天线
收藏 引用
2006全国第十一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年会
作者: 丁元 杜正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移动终端分集天线,工作在UMTS(1920MHz~2170MHz)和2.4GHz WLAN(2400MHz~2484MHz)频段.它由印制在印刷电路板上的两个背靠背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的单极子天线构成,两个单极子之间的最小距离只有0.04λ0(λ0为UM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波脉冲诱发闩锁效应的器件物理仿真研究
微波脉冲诱发闩锁效应的器件物理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2012全国第十四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年会
作者: 陈杰 杜正伟 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系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本文主要报道了由单个微波脉冲诱发CMOS反相器产生闩锁效应的研究成果.利用器件物理仿真,研究了闩锁效应与微波脉冲参数,如脉冲宽度、脉冲频率等的关.仿真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脉冲宽度范围内,引起闩锁效应的功率阈值与脉冲宽度基本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GL方程在微波高温超导电路中的应用
GL方程在微波高温超导电路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2000全国第八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年会
作者: 洪兴楠 赵纲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本文详细介绍了现代高温超导的唯象理论应用于微波电路中的理论和方法,并给出了GL方程组求解微波高温超导传输线的实例和算法.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来源: 评论
扩频通讯统级有记忆非线性模型的分析和建模
扩频通讯系统系统级有记忆非线性模型的分析和建模
收藏 引用
2000全国第八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年会
作者: 王波 洪兴楠 高葆新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本文对当前广泛应用的传统Kayes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此模型由于忽略了统对直序列扩频信号迅变包络的记忆效果,无法对包括ACPR不对称现象在内的信道非线性特性进行分析.本文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测试并考虑了统记忆特性的非线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地面数字电视移动测试
地面数字电视移动测试系统
收藏 引用
第二届安捷伦科技节暨安捷伦科技生命科学与化学分析技术高层论坛、安捷伦测量科技论坛
作者: 刘海宁 阳辉 宋健 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系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面数字电视移动测试统及其软件和硬件实现方案,能够实现视频的播放、测试数据的实时显示以及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后期的统计处理。该统可以应用于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的网络测试、评估和规划。
来源: 评论
唯象理论研究高温超导传输线的非线性特性
唯象理论研究高温超导传输线的非线性特性
收藏 引用
2000全国第八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年会
作者: 赵纲 洪兴楠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本文给出了唯象理论研究高温超导传输线非线性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并进一步对传输线的功率压缩和三阶交调等非线性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来源: 评论
认知无线电中控制信道带宽受限下的合作感知算法
认知无线电中控制信道带宽受限下的合作感知算法
收藏 引用
2009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电科技研讨会暨博士生学术会议
作者: 冯桂柱 陈巍 曹志刚 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系北京 100084 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根据合作感知中对控制信道带宽的要求,已有的感知算法可以分为数据融合、判决融合以及机会判决融合三类。文中在对这三类算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频谱感知与感知信息交换相结合的阶梯式合作感知算法,通过优化得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