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4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 4 件 标准
  • 2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28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6 篇 艺术学
    • 115 篇 美术学
    • 67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7 篇 艺术学理论
  • 35 篇 工学
    • 12 篇 建筑学
    • 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林业工程
    • 5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4 篇 教育学
    • 32 篇 教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22 篇 管理学
    • 13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历史学
    • 13 篇 中国史
    • 6 篇 考古学
  • 17 篇 文学
    • 13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0 篇 法学
    • 8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8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7 篇 哲学
    • 7 篇 哲学
  • 5 篇 理学
    • 4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医学

主题

  • 16 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9 篇 艺术家
  • 7 篇 纤维艺术
  • 7 篇 生活方式
  • 5 篇 宜兴市
  • 5 篇 书法
  • 5 篇 刻绘
  • 5 篇 中华民族
  • 4 篇 艺术
  • 4 篇 艺术创作
  • 4 篇 协会会员
  • 4 篇 艺术工作室
  • 4 篇 江南大学
  • 4 篇 设计
  • 4 篇 可持续发展
  • 4 篇 作品
  • 4 篇 书法家
  • 4 篇 工业设计
  • 3 篇 艺术作品
  • 3 篇 中国书画

机构

  • 282 篇 清华大学
  • 23 篇 宜兴市紫砂书画艺...
  • 23 篇 江南大学
  • 22 篇 宜兴市书法家协会
  • 20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15 篇 中国国家画院
  • 15 篇 无锡市国画院
  • 15 篇 中国画学会
  • 14 篇 北京市高等艺术教...
  • 8 篇 北京大学
  • 7 篇 中央美术学院
  • 7 篇 国家画院公共艺术...
  • 6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
  • 6 篇 中国国家画院公共...
  • 6 篇 中国艺术学理论研...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 篇 广州美术学院
  • 4 篇 中国新水墨书画研...
  • 4 篇 中国美术学院
  • 4 篇 中国民间组织国际...

作者

  • 23 篇 庞现军
  • 17 篇 高登科
  • 16 篇 陈辉
  • 13 篇 陈池瑜
  • 11 篇 杜大恺
  • 10 篇 柳冠中
  • 9 篇 周浩明
  • 8 篇 张夫也
  • 7 篇 林乐成
  • 7 篇 林书杰
  • 6 篇 宋立民
  • 4 篇 王奇寅
  • 4 篇 李杰
  • 4 篇 chen chiyu
  • 4 篇 陈磊
  • 4 篇 邱才桢
  • 4 篇 罗亚琳
  • 3 篇 陆志成
  • 3 篇 王国胜
  • 3 篇 蔡军

语言

  • 28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
28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与人民同行,与历史共叙”——专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诗中教授
收藏 引用
服装设计师 2025年 第3期 16-19页
作者: 石晨旭 吴诗中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当代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城市建设艺术研究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 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
吴诗中,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城市建设艺术研究所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常务副长;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藻井数字艺术体验空间,展现中国古建之美
收藏 引用
工业设计 2025年 第1期 23-23页
作者: 鱼果文化科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媒体演艺创新研究所 鱼果文化科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媒体演艺创新研究所
“穹天玉宇”是一个沉浸式的中国藻井数字艺术体验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设计者利用六面环绕的LED屏幕,构建了一个沉浸式全景体验环境。天花板上的方形屏幕与藻井位置完美融合,为观众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来源: 评论
高速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的系列探索
收藏 引用
美术 2019年 第10期622卷 82-85页
作者: 张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互媒体研究所
创作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高速列车的飞跃式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目共睹,体现了当代中国先进的工业制造体系和领先的科技发展水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车长客股份于2002年成立了艺术设计合作研究室,长期致力于各类型轨道交通工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现代书法”之说吗?——从消解、身份与命名等方式来讨论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17年 第18期 177-182页
作者: 林书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通常认为,现代是与传统相对的观念,现代观念的出现也催生了各种艺术的"现代"。在书法领域里,就催生了"现代书法",自然就对立出"传统书法"来。有人赋予"现代书法"种种意义来区别"传统书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试议“碑学”“帖学”在当代的延伸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17年 第16期 154-160页
作者: 罗亚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碑学""帖学"是晚清出现的两个极为重要的书法概念,但时至今日,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却仍然不够清晰,本文即从这一问题着手,探讨"碑学""帖学"在当代的延伸问题。
来源: 评论
书法的本质:"什么"的与"如何"的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16年 第14期 90-94页
作者: 林书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本文试图从是"什么"和写得"如何"来探讨书法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追问事物的本质与形式。以是"什么"的方式主要通过定义或概念的方式来把握和理解书法之本质,会有其局限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字书写:日常的与广义的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16年 第12期 191-193页
作者: 林书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基本概念的解读汉字书写从日常来看,有不同的意义,一是作为符号的文字——汉字,二是既是汉字又是书法。
来源: 评论
负重与启航——《历代书论译注集成》的编撰体例述要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17年 第1X期 41-42页
作者: 罗亚琳 赵鹏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中国古代书论绵延数千年,博大精深,其中不乏晦涩难懂之篇章,对于研习书法者而言,随着文化的变迁,现代教育的出现,古代书论渐行且远,卒读书论并非易事。目前系统地注释书论还属空白,随着书法的现代教育的蓬勃发展,书法参与人数的日趋增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建构书法现代解释体系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17年 第1X期 40-41页
作者: 杜大恺 王海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纵观几千年来的书法史,有两大重要遗产,一个是以名家经典法书为代表的图像序列,即作品;另一个是对书法进行探讨、解读的文本序列,即书论。谓继承中国书法的优秀传统,除了临习古代书法作品、掌握基本书写技巧之外,还包括对古代书法理论。
来源: 评论
还原与叙述——关于古代书论现代转换的方法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 2017年 第1X期 49-51页
作者: 林书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
还原与叙述是一种接近对象——书法的方法,排除了一定的意义预设的方式。由此,在形成书论的同时,还包含有书写的技巧性,即书法语境的特征。通过叙述与还原,来获得转换和营造书法的语境方法,进而使书论的意义更适合于当下。因此,叙述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