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4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6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 篇 工学
    • 1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公安技术
    • 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5 篇 医学
    • 12 篇 中医学
    • 10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5 篇 教育学
    • 15 篇 教育学
  • 12 篇 管理学
    • 1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理学
    • 2 篇 数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公安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5 篇 计算机教学
  • 5 篇 数据库
  • 4 篇 应用
  • 3 篇 计算机
  • 2 篇 胆道口
  • 2 篇 中医
  • 2 篇 数据库性能优化策...
  • 2 篇 中医学
  • 2 篇 穴位
  • 2 篇 医学院校
  • 2 篇 数据库性能瓶颈
  • 2 篇 计算机基础课
  • 2 篇 括约肌
  • 2 篇 虚拟现实
  • 2 篇 肿瘤
  • 2 篇 灵龟八法
  • 2 篇 医学
  • 2 篇 设计
  • 2 篇 胆囊
  • 2 篇 中医辨证

机构

  • 12 篇 浙江中医学院
  • 9 篇 甘肃中医学院
  • 9 篇 陕西中医学院
  • 4 篇 云南中医学院
  • 4 篇 湖北中医学院
  • 4 篇 北京中医学院
  • 3 篇 贵阳中医学院
  • 3 篇 山西中医学院
  • 3 篇 辽宁中医学院
  • 2 篇 昆明医学院
  • 2 篇 福建中医学院
  • 2 篇 安徽中医学院
  • 2 篇 上海中医学院
  • 2 篇 河北中医学院
  • 1 篇 兰州城市学院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1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1 篇 河南职工医学院
  • 1 篇 华中师院数学系计...

作者

  • 9 篇 王海舜
  • 4 篇 刘俊
  • 4 篇 王旸
  • 3 篇 杨雨珠
  • 3 篇 刘建平
  • 3 篇 潘利庆
  • 3 篇 年玮
  • 3 篇 任真
  • 3 篇 潘礼庆
  • 2 篇 李志敏
  • 2 篇 苏沧
  • 2 篇 胡灵芝
  • 2 篇 吴刚
  • 2 篇 张红
  • 2 篇 李惠兰
  • 2 篇 李四海
  • 2 篇 李丹
  • 2 篇 纪凤仙
  • 2 篇 王方材
  • 2 篇 谢飞翔

语言

  • 6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湖北中医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68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中药胆宁片抑制胆色素类结石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0年 第6期24卷 1-7页
作者: 朱培庭 徐长生 张静喆 施向明 曹中平 李志道 李培成 徐凤仙 汪惠群 刘力 郭根英 王宏伟 贾筠生 曹棣芳 顾文聪 林宗根 杨仁德 顾伯华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学院电镜室 上海中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上海中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上海中医学院电子计算机室 上海中医学院
应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对中药胆宁片进行防石作用与致石胆汁影响的观察,证实胆宁片能明显降低肝脏、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降低胆汁中游离胆红素与钙离子含量,逆转成石趋势,使实验动物的成石率由86.66%下降至26.66%(P<0.01),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自动教学系统
收藏 引用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 第1期13卷 65-66,12页
作者: 徐洪文 刘守明 任永安 郑永清 山东中医学院中医诊断教研室 山东中医学院计算机室
子午流注针法是择日按时开穴施针的一种古老针法,它集中体现了时间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该法具有取穴少、疗效高、收效快、施针方便等优点,深受医生和患者的欢迎。但是,由于它医理古奥,推算复杂,记忆困难,不易掌握,给该法的教学和临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证候的数理统计基础及血淤证宏观辨证计量化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 1988年 第6期 27-32页
作者: 赖世隆 曹桂婵 梁伟雄 谭分来 卢丽萍 宋健红 谢红 广州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广州中医学院DME国家培训中心 广州中医学院计算机中心
本文报道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203例内科疾病患者(血淤证96例,非血淤证107例)的148项症状和体征进行调查,并借助电子计算机应用多元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探讨了血淤证宏观辩证的计量方法。本研究同时提示中医证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脉搏图参数的自动测算
收藏 引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86年 第2期 55-59页
作者: 傅聪远 张晴 姚宝善 北京中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室
中医脉象的现代研究,常需测算大量的脉搏图(简称脉图)参数,费功费时,有必要引入计算机来自动测算。目前计算机对脉图的自动识别,还只能判别4个特征点,而对变化最活跃的、可能具有较多信息的潮波却不能识别。我们因工作需要,对该课题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络奇经纳卦图的数学基础——纵横图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 1985年 第6期 48-49+23页
作者: 毛慧娜 北京中医学院数学计算机教研室
本文用数学方法揭示了经络学中奇经纳卦图与数学中三阶纵横图的关系。从组合分析的角度探讨了经络学的数学基础,为进一步探索经络理论提供了新线索。
来源: 评论
中医学与系统科学
收藏 引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82年 第1期 8-10页
作者: 王永福 蔡庆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系计算机教研室 安徽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
本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电子计算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新兴学科的先后崛起及其互相渗透,一门崭新的系统科学正在兴起。可以说,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在两千年前已基本形成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已有了某种程度地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张仲景《伤寒论》的信息处理模型及其实现
收藏 引用
华中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年 第2期 104-112页
作者: 杨培坤 张淦生 湖北中医学院 华中师院数学系计算机研究室 “伤寒论”专业研究生
我们采用集合论的数学方法,建立《伤寒论》的信息处理模型,并且在电子计算机上通过了这一模型的算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来源: 评论
计算机辅助针炙诊疗专家系统
计算机辅助针炙诊疗专家系统
收藏 引用
作者: 刘清 黄延龄 李宗俊 刘丰生 占传杰 江西大学计算机理论教研室 江西中医学院针炙教研室
该研究系统的设计采用了人工智能的正反向混合推理技术。在针炙临床应用中对32种常见病症的78种病型能快速显示较正确的针炙处方,基本上反映了大学针炙教材及针炙老专家的经验,诊断符合率94%以上。该系统是用高级BaSiC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