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0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 篇 农学
    • 8 篇 作物学
    • 4 篇 园艺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工学
    • 4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态学

主题

  • 6 篇 产量
  • 5 篇 秸秆还田
  • 4 篇 水稻
  • 3 篇 子莲
  • 3 篇 动态变化
  • 2 篇 生物降解地膜
  • 2 篇 江汉平原
  • 2 篇 降解材质
  • 2 篇 施肥现状
  • 2 篇 技术对策
  • 2 篇 形态
  • 2 篇 氮磷流失
  • 1 篇 养分释放
  • 1 篇 畜禽粪污
  • 1 篇 耕地负荷
  • 1 篇 氮损失
  • 1 篇 运筹方式
  • 1 篇 活性有机碳
  • 1 篇 辣椒(capsicum fr...
  • 1 篇 氮肥用量

机构

  • 8 篇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 4 篇 长江大学
  • 3 篇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 3 篇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浠水县农业环境保...
  • 2 篇 农业农村部潜江农...
  • 2 篇 广昌县白莲科学研...
  • 2 篇 荆州市农业技术推...
  • 1 篇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 1 篇 鄂州市气象局
  • 1 篇 鄂州市土壤肥料工...
  • 1 篇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 1 篇 鄂州市梁子湖区气...
  • 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 篇 十堰市农业生态环...
  • 1 篇 武汉市汉南区农业...
  • 1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1 篇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 1 篇 兴山县农业环境保...

作者

  • 15 篇 张志毅
  • 15 篇 范先鹏
  • 14 篇 夏颖
  • 13 篇 xia ying
  • 12 篇 刘冬碧
  • 12 篇 张富林
  • 12 篇 吴茂前
  • 11 篇 zhang zhi-yi
  • 8 篇 zhang fu-lin
  • 8 篇 fan xian-peng
  • 8 篇 liu dong-bi
  • 7 篇 wu mao-qian
  • 7 篇 fan xianpeng
  • 5 篇 wu maoqian
  • 5 篇 余延丰
  • 5 篇 熊桂云
  • 4 篇 程子珍
  • 4 篇 yu yan-feng
  • 4 篇 zhang zhiyi
  • 4 篇 倪承凡

语言

  • 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子莲采收期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养分吸收转运特征
收藏 引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3年 第9期29卷 1700-1712页
作者: 刘冬碧 揭志辉 朱丹丹 唐记平 杨良波 张志毅 郑兴汶 张富林 夏颖 程子珍 赖克强 谢世平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湖北武汉430064 广昌县白莲产业发展中心 江西广昌344900
【目的】研究加工通芯莲用子莲的干物质累积和氮磷钾养分吸收转运特征,为子莲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太空莲36号和建选17号为供试品种,在江西广昌县开展微区(3 m^(2))试验。分别在子莲移栽后85天(始收期)、103天(收获早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草覆盖及配合化肥减量对柑橘园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年 第6期40卷 1358-1367页
作者: 程子珍 范先鹏 夏颖 刘冬碧 谭勇 严昶 樊丹 廖贵新 胡磊磊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武汉430064 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 武汉430070 宜都市农业农村局 湖北宜都443300
为探讨柑橘园生草覆盖及配合化肥减量对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2021年在湖北清江流域开展了连续7年的野外径流小区监测试验。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设置清耕对照(CK)、生草覆盖(KF)和生草覆盖配合化肥减量(BMP)3个处理,探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期秸秆还田提升稻麦轮作系统土壤供钾容量和强度
收藏 引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2年 第4期28卷 589-597页
作者: 杨雅 夏贤格 范先鹏 夏颖 张富林 刘冬碧 吴茂前 张志毅 长江大学 湖北荆州434000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64
【目的】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钾素,秸秆还田不仅为植物生长提供钾素,还可以补充农田土壤钾库容。本研究利用动力学模型,评估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方法】基于稻麦轮作制长期秸秆还田定位试验,设置4个处理:秸秆不还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艺深施及配施缓控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损失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年 第5期38卷 858-866页
作者: 张富林 刘冬碧 范先鹏 夏颖 张志毅 程子珍 吴茂前 高红兵 毛波 孔祥琼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4 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荆州434000 兴山县农业环境保护站 湖北兴山443700
为探讨基肥“干施湿混”(施基肥-泡田-旋耙整田)结合追肥“以水带氮”(先施追肥再灌水)的农艺深施技术及其配施缓控释氮肥对氮素损失及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氮肥(N0)、常规施肥(Nc)、农艺深施(Nd)、农艺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对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年 第6期 234-239页
作者: 倪承凡 张富林 吴茂前 夏颖 张志毅 刘冬碧 范先鹏 熊桂云 马路 高立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环境治理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4 鄂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湖北鄂州436000 浠水县农业环境保护站 湖北浠水438200
为揭示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特别是降低田面水中氮素浓度、防控水稻氮素面源污染的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聚天门冬氨酸尿素对水稻产量、吸氮量、田面水中氮素形态及浓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20年 第1期34卷 255-261页
作者: 段小丽 张富林 倪承凡 吴茂前 范先鹏 熊桂云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环境治理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施氮量180 kg/hm^2水平下,设置4个氮肥运筹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分别为10∶0∶0(T1),4∶3∶3(T2),2∶3∶5(T3),0∶3∶7(T4),研究氮肥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氮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机培肥与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年 第3期28卷 405-412页
作者: 张志毅 熊桂云 吴茂前 范先鹏 冯婷婷 巴瑞先 段申荣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环境治理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430064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古夫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宜昌443799
为了明确不同外源有机物和耕作方式对土壤地力培育的影响,以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为对象,通过2个年度(2016—2018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外源有机物(秸秆和有机肥)和耕作方式及其交互作用[稻麦秸秆还田配合旋耕(SR),稻麦秸秆还田配合翻耕(S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稻麦轮作制还田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2年 第8期 221-230页
作者: 张志毅 何剑 范先鹏 夏颖 张富林 刘冬碧 吴茂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4 丹江口市农业环境保护站 湖北丹江口442700
秸秆还田是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还田秸秆腐解能够为作物生长提供氮、磷、钾等养分。明确稻麦轮作制水稻和小麦秸秆还田后的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是制定秸秆还田下合理养分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通过田间尼龙网袋法,研究了小麦秸秆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降解地膜降解特性及其应用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 第7期28卷 79-92页
作者: 杨雅 李涛 朱建强 范先鹏 张志毅 夏颖 唐芷馨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武汉430064 十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 湖北十堰442000 长江大学农学院 湖北荆州4340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College of Letter and ScienceDavis 95616USA
为明确不同材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湿润气候下的降解特性和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聚乙烯地膜(PE)、淀粉基降解膜(BM1)、聚合类降解膜(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等)(Bm_(2)、BM_(3)、BM_(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23年 第11期52卷 75-84页
作者: 傅玺豪 朱建强 范先鹏 张志毅 何绍华 倪承凡 吴茂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潜江观测实验站/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潜江农业环境与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湖北武汉430064 长江大学农学院 湖北荆州434000 武汉市汉南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湖北武汉430090
为探究秸秆还田后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变化和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削减效果,将玉米秸秆生物炭(BⅠ)、烟草秸秆生物炭(BⅡ)与天然矿物(S)按不同比值组合成调理剂,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其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