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测定中药茯苓4个药用部位(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和茯神)中多个三萜酸成分(茯苓酸、茯苓新酸B、去氢土莫酸、茯苓新酸A、去氢茯苓酸和松苓新酸)的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with a single-marker,Q...
详细信息
目的:建立测定中药茯苓4个药用部位(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和茯神)中多个三萜酸成分(茯苓酸、茯苓新酸B、去氢土莫酸、茯苓新酸A、去氢茯苓酸和松苓新酸)的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with a single-marker,QAMS)方法,验证该方法在茯苓质量分析中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方法:在建立的变波长-梯度洗脱HPLC方法的基础上,以茯苓酸为内参物,建立内参物与茯苓新酸B、去氢土莫酸、茯苓新酸A、去氢茯苓酸和松苓新酸的相对校正因子(f_(i/s)),并采用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ESM)与QAMS法分别测定不同产地茯苓4个药用部位样品中6个三萜酸成分的含量。采用Origin 2021进行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方法学考察表明所建立的变波长-梯度洗脱HPLC方法准确可靠;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QAMS法与ESM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相似度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茯苓皮样品的产地差异较大,其中云南产的茯苓皮相似度相对较好品质较均一,赤茯苓、白茯苓和茯神的产地差异较小;不同药用部位间6个茯苓三萜酸含量的差异较大,茯苓皮中三萜酸的含量最高,赤茯苓次之,其次为白茯苓和茯神;在同一药用部位的6个茯苓三萜酸含量方面,茯苓皮中松苓新酸和茯苓酸的含量相对较高,赤茯苓、白茯苓及茯神中以茯苓酸、去氢茯苓酸和去氢土莫酸占优势,赤茯苓中的茯苓新酸A含量相对最低。结论:建立的变波长-梯度洗脱HPLC分析策略和QAMS方法可以同时评价茯苓4个药用部位中6个茯苓三萜酸成分,对于中药茯苓中的三萜成分分析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的 建立升麻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和分析其5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方法,实现对升麻饮片质量的系统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升麻饮片指纹图谱,运用相...
详细信息
目的 建立升麻饮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和分析其5种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marker,QAMS)方法,实现对升麻饮片质量的系统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升麻饮片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以异阿魏酸为内参物,建立分析咖啡酸、升麻素苷、阿魏酸、升麻素含量的QAMS法,并与外标法(external standard method,ESM)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2批升麻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中有13个共有峰,指认了该指纹图谱中的5个成分,分别为咖啡酸、升麻素苷、阿魏酸、异阿魏酸、升麻素,12批升麻饮片相似度为0.92~1.00,CA、PCA和OPLS-DA分析表明,供试升麻饮片可分为2类,差异性成分为峰2、3、4、7(阿魏酸)、8(异阿魏酸)、9(升麻素);建立了分析所指认的5种成分含量的QAMS方法,分析结果与ESM法测定的相应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和QAMS法操作简便、高效、经济、可靠,可为升麻饮片及其衍生产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