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白术中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un Fire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切换测定,柱...
详细信息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白术中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un Fire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切换测定,柱温30℃,进样量10μL,建立白术药材指纹图谱,对32批白术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确认共有峰并进行指认,再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Q-Marker,并测定其含量。结果:建立了32批白术药材指纹图谱,确认了28个共有峰,通过白术对照品指认4个色谱峰,分别为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酮;经网络药理学确认以上4种成分为活性成分,可作用于16个核心靶点、20条关键通路发挥抗癌、抗炎、改善胃肠道疾病作用,初步预测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苍术酮为潜在Q-Marker,白术药材中其总质量分数不低于1.79 mg·g^(-1)。结论:白术潜在Q-Marker预测分析为建立一整套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