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 篇 文学
    • 1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5 篇 历史学
    • 5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3 篇 屈原赋
  • 3 篇 湖南
  • 2 篇 宋玉赋
  • 2 篇 辞赋
  • 2 篇 原始歌谣
  • 2 篇 生态审美意蕴
  • 2 篇 语义
  • 2 篇 生态美学
  • 2 篇 天人合一
  • 1 篇 王友
  • 1 篇 《八窍珠》
  • 1 篇 效果
  • 1 篇 文献整理
  • 1 篇 和谐共生
  • 1 篇 性别表述
  • 1 篇 注本
  • 1 篇 弃逐诗人
  • 1 篇 葛兰西
  • 1 篇 《闲情偶寄》
  • 1 篇 悲悼散文

机构

  • 24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1 篇 湖南省中国古代文...

作者

  • 10 篇 吴广平
  • 5 篇 邓康丽
  • 4 篇 wu guangping
  • 4 篇 wu guang-ping
  • 3 篇 周方高
  • 3 篇 deng kangli
  • 3 篇 李霖
  • 2 篇 wang yizhen
  • 2 篇 王奕祯
  • 2 篇 周兴杰
  • 2 篇 deng kang-li
  • 2 篇 宋惠聪
  • 2 篇 zhou fanggao
  • 2 篇 li lin
  • 1 篇 song huicong
  • 1 篇 罗碧牙
  • 1 篇 易小方
  • 1 篇 方翎曦
  • 1 篇 何湘
  • 1 篇 luo biya

语言

  • 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型”与“情”:袁枚的悲悼散文探微
收藏 引用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46卷 95-100页
作者: 易小方 刘奇玉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湘潭411201
悲悼散文主要通过回忆逝者的生前事迹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与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根据悲悼对象的不同,袁枚的悲悼散文可分为悼亲文、祭师文、奠友文、伤徒文四类。这些文章或向至亲痛抒悔恨,或对恩师感激不尽,或替挚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寻找超越性与普及性的现实联结——葛兰西论先锋文艺与大众文化
收藏 引用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 第1期33卷 85-88页
作者: 周兴杰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
葛兰西的先锋文艺和大众文化分析是超越了颠覆论和操控论的辩证认识。他不但从先锋文艺那里看到了颠覆性与叛逆性,而且看到了建设性。在其大众文化分析中,葛兰西理性把握了商业性文艺的心理效应,中肯评价了大众文化的认识论价值,对大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30年女性成长小说的性别书写
收藏 引用
江汉论坛 2015年 第4期 76-79页
作者: 梁小娟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
近30年女性成长叙事从妻子、母亲等视角展现了女性寻求性别角色的自我认同的努力与困境。在成长过程中,女性在妻子、母亲、女人三重角色间摇摆,表明女性成长的艰难与主体建构的困厄。在文本写作中,作家试图从爱情婚姻、物质欲望、女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事件视角下的晚清湖湘文人雅集典型——以絜园展禊为中心
收藏 引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1期41卷 146-153页
作者: 何湘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湘潭411201
清代同治年间长沙絜园的展禊盛会,张自牧、郭嵩焘等湖湘名流聚集,风雅觞咏,图像绘事,传播征题,引发了文学创作上的叠章堆韵,促使了图像与事件的传播,并以他们的“名人效应”在晚清湖湘文坛、文化界制造了广泛的影响,从而带动了另一轮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表征危机与文化研究的知识分子构想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辑刊 2012年 第5期 27-30页
作者: 周兴杰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湘潭411201
文化研究之所以提出"抵抗的知识分子"的构想,是出于对知识分子社会批判功能衰退的忧虑。衰退的原因不仅是由于学科分割体制的意识形态性,而且也是由于"表征危机"的出现。表征危机问题的揭示勘定了当代知识分子理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自然至美 本真生存——论屈原赋的生态审美意蕴
收藏 引用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 第5期24卷 148-156页
作者: 吴广平 邓康丽 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屈原是自然之子。屈原赋保留着人与自然最纯真的审美关系,在屈原与自然的交感会通中,自然的"大美"为其带来的是生命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蕴含丰厚的生态审美意蕴,主要表现为审美理想下的自然至美和生存理想中的本真生存,前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宋代湖南地区农业经济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农业考古 2021年 第1期 268-272页
作者: 周方高 宋惠聪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汉语方言与文化科技融合研究基地 湖南科技大学教务处
宋代是湖南地区农业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近年来,学界对宋代湖南地区的农业经济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从地域上看,这些成果对洞庭湖周边区域论述较多,而对其他地区涉及较少,对整个湖南省更缺乏系统、全面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乾嘉气象 观堂遗韵——评易重廉《屈原综论》一书
收藏 引用
文化与传播 2014年 第3期3卷 41-45页
作者: 陶嶒玲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
注解屈原作品的注家和注文汗牛充栋,在这种前提下再来做屈原作品的注解,其推陈出新的难度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的注家,往往会陷入叠床架屋的重复注解这种流弊之中。易重廉先生的《屈原综论》却能采用乾嘉学派以小学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王昌龄的边塞游历与诗歌创作探析
收藏 引用
梧州学院学报 2024年 第6期34卷 63-69页
作者: 罗碧牙 王奕祯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湖南湘潭411100 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湘潭411100
王昌龄曾经漫游过东北和西北边塞,他的游历与创作具有典型性。漫长的游历不仅为诗人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也影响到他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从而形成了极具个性的艺术特色。此外,随着对边营生活认知的日益深化,诗歌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说遗珠:《八窍珠》的叙事美学
收藏 引用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3期41卷 57-62页
作者: 方翎曦 王奕祯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湖南湘潭411201 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湘潭411201
《八窍珠》又称《绣像八窍珠全传》或《八窍珠六义图演义》,成书于清康熙年后,为邗江锄月山人所著。该小说融传奇与真实为一体,对明天启年间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现实进行了多层次的描写与呈现。其纵横交贯的叙事结构、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