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基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 HPV)感染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性行为模式随时间发展变化趋势,为性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MSM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影...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基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 HPV)感染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性行为模式随时间发展变化趋势,为性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MSM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影响"动态队列,对研究对象进行间隔6个月随访,对基线与第一次随访时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相关特征进行问卷调查及HPV检测。通过潜在转变分析(latent transition analysis, LTA)对基线性行为模式进行潜在分类并观察其在第1次随访时变化趋势。结果 LTA将MSM人群性行为模式分为性行为低风险、中风险及高风险组3个潜在类别。基线至第1次随访,性行为低风险组保持低风险状态的概率为99.49%,转变为中风险状态的概率为0.51%;性行为中风险组保持为中风险状态的概率为74.88%,转变为低风险状态的概率为22.33%,转变为高风险状态的概率为2.79%,性行为高风险组保持于高风险状态的概率为100.00%。结论 MSM人群性行为模式总体趋于稳定,后期应对高风险人群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其性行为风险向低风险转变。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月经初潮年龄与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的关系以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介导作用。方法: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前瞻性研究项目2011年和2015年调查中,具有完整月经初潮与尿酸等信息的5322...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月经初潮年龄与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病的关系以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介导作用。方法: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前瞻性研究项目2011年和2015年调查中,具有完整月经初潮与尿酸等信息的5322名年龄≥4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初潮年龄对HUA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分析初潮年龄与HUA的关系类型。通过中介分析探讨BMI在初潮年龄与HUA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在5322名女性中,274名(5.15%)患有HUA。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月经初潮为8~13岁的女性相比,16~17岁及18~22岁组HUA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与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0.643(0.429,0.964)、0.634(0.411,0.979)。初潮年龄与HUA存在线性负相关,初潮年龄每增加1岁,HUA风险降低6%。BMI部分介导了年龄和HUA的关系,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OR与95%CI分别为0.936(0.878,0.999)和0.992(0.987,0.997)。结论:较晚的初潮年龄可降低HUA患病风险,初潮年龄过早与HUA风险增加相关。BMI在月经初潮年龄与HUA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