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20 篇 期刊文献
  • 6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8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02 篇 医学
    • 435 篇 临床医学
    • 42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9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3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 篇 口腔医学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98 篇 管理学
    • 95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4 篇 教育学
    • 42 篇 教育学
    • 2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2 篇 理学
    • 10 篇 生物学
    • 5 篇 生态学
    • 4 篇 数学
    • 4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22 篇 工学
    • 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法学
    • 3 篇 社会学
    • 1 篇 法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世界史

主题

  • 76 篇 影响因素
  • 47 篇 meta分析
  • 44 篇 危险因素
  • 36 篇 基因多态性
  • 30 篇 高血压
  • 30 篇 流行病学
  • 23 篇 糖尿病
  • 21 篇 调查
  • 20 篇 老年人
  • 19 篇 儿童
  • 18 篇 大学生
  • 16 篇 统计学
  • 16 篇 医学生
  • 16 篇 患病率
  • 15 篇 医学统计学
  • 15 篇 单核苷酸多态性
  • 15 篇 2型糖尿病
  • 14 篇 原发性高血压
  • 14 篇 学生
  • 13 篇 青少年

机构

  • 80 篇 浙江大学
  • 66 篇 广东医学院
  • 51 篇 蚌埠医学院
  • 51 篇 青岛大学
  • 48 篇 桂林医学院
  • 43 篇 皖南医学院
  • 38 篇 徐州医学院
  • 36 篇 遵义医学院
  • 33 篇 郑州大学
  • 33 篇 广西医科大学
  • 30 篇 滨州医学院
  • 30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8 篇 山东大学
  • 27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27 篇 齐齐哈尔医学院
  • 26 篇 新乡医学院
  • 24 篇 华北煤炭医学院
  • 22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19 篇 暨南大学
  • 18 篇 宁夏医学院

作者

  • 40 篇 姚应水
  • 38 篇 贾贤杰
  • 37 篇 金岳龙
  • 33 篇 陈坤
  • 31 篇 胡利人
  • 27 篇 石修权
  • 27 篇 丁元林
  • 25 篇 沈毅
  • 23 篇 张东峰
  • 22 篇 黄水平
  • 21 篇 孔丹莉
  • 19 篇 赵华硕
  • 19 篇 韩云峰
  • 19 篇 金英良
  • 19 篇 陈燕
  • 18 篇 仇小强
  • 17 篇 姜文洁
  • 17 篇 葛杰
  • 17 篇 谢志平
  • 17 篇 贺连平

语言

  • 986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滨州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987 条 记 录,以下是191-200 订阅
排序:
肺癌早期诊断12种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检测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公共卫生 2012年 第4期28卷 479-481页
作者: 陈俊林 王鹏 闫平平 柴玉荣 代丽萍 王凯娟 张建营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流行病学教研室 河南郑州450001 河南省肿瘤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目的评价12种肿瘤相关抗原(TAA)微阵列在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74例肺癌患者和92名正常人群血清中的12种TAAs的抗体水平,应用流行病筛检试验的指标对TAAs微阵列的结果进行评价;用ROC曲线来确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医学院生AIDS知信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现代预防医学 2009年 第19期36卷 3673-3675页
作者: 贾改珍 胡西厚 籍继颖 刘芳 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 威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的]了解医学院生艾滋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在大生中实施艾滋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2007年,在滨州医学院分层随机整群抽取696名大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696人,对艾滋各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临床试验中适应性设计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8年 第S01期42卷 16-25页
作者: 颜虹 夏结来 于莉莉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710061 第四军医大学
一、"适应性设计"的概念及其含义适应性设计(adaptive design)是指在试验开始之后,在对试验的整体性与有效性不导致破坏的前提下,依据前期试验所得的部分结果调整后续试验方案,从而及时发现与更正试验设计之初一些不合理的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隐Markov模型及其在慢性流行病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卫生统计 2009年 第1期26卷 38-40页
作者: 潘海燕 丁元林 胡利人 孔丹莉 广东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523808 南京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 510515
目的探讨隐Markov模型在慢性流行病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方法以2型糖尿为例,应用多状态隐Markov模型对2型糖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采用隐Markov模型分析2型糖尿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隐Markov...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沙市本科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疾控制杂志 2013年 第11期17卷 971-973页
作者: 王雷 熊明州 周维 邹霞丽 印英豪 单晨 易银沙 易尚辉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湖南长沙410006
目的了解长沙市本科生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对长沙市6所大的2 13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急救电话知晓率为95.9%,急救知识知晓率为5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市某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与慢性关系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流行病杂志 2009年 第11期30卷 1156-1159页
作者: 于普林 覃朝晖 石婧 乌正赉 孙振球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 长沙410078 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部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
目的探讨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情况与慢性的关系,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提供科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某城市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以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入户捌查,对可能与跌倒有关的慢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岛市崂山区乡镇卫生院资源及利用现况调查
收藏 引用
中国公共卫生 2008年 第4期24卷 430-431页
作者: 张东峰 吴义丽 姜文洁 刘金刚 青岛大学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青岛266021 青岛市崂山区卫生局
目的了解青岛市崂山区乡镇卫生院的资源及利用情况,为进一步建设乡镇卫生院提供参考。方法对青岛市崂山区4所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3~2005年,青岛市崂山区乡镇卫生院专用设备总值从241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强制戒毒所静脉吸毒者美沙酮及艾滋认知干预效果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华疾控制杂志 2013年 第12期17卷 1092-1094页
作者: 许珊丹 陈鹏 廖永刚 朱长才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湖北武汉430065
目的对武汉市某强制戒毒所静脉吸毒人群进行美沙酮及艾滋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武汉某强制戒毒所男性静脉吸毒人员81人,随机分成两组,对干预组开展美沙酮及艾滋健康教育。干预系列活动后对干预组和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一代测序数据的罕见遗传变异关联性统计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卫生统计 2015年 第6期32卷 1091-1096页
作者: 曾平 赵杨 陈峰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系 210029 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221004
通过在基因组水平上对成千上万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系统性检测和分析,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现了一系列与人类复杂性状和疾(比如,身高、恶性肿瘤、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对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其预后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华肿瘤杂志 2008年 第11期30卷 837-843页
作者: 王晓蕾 艾自胜 方建萍 汤如勇 陈锡美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消化内科 200065上海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 200065上海 同济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A、VEGF-C和VEGF-D的表达对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23例原发性胃癌组织中VEGF-A、VEGF-C和VEGF-D的表达,采用D2-40和CD34免疫组化双染法分别标记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