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累积周边活动时间/周边时间的比值(accumulate peripheral active time percent,APATP)的行为学评价模型。方法利用视频跟踪系统检测戊巴比妥钠和地西泮诱导小鼠自发活动并提取相应数据,并计算得到APATP。采用DAS软件...
详细信息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累积周边活动时间/周边时间的比值(accumulate peripheral active time percent,APATP)的行为学评价模型。方法利用视频跟踪系统检测戊巴比妥钠和地西泮诱导小鼠自发活动并提取相应数据,并计算得到APATP。采用DA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小鼠活动趋稳半衰期((T_1/2)α)、对数曲线下面积(lgAUC0-60)和对数尾点回归值(lgPmin)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小鼠的APATP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均符合方程P=Ae-αt+Be-βt。与正常组比较,***-1组T12α、lgAUC0-60和lgPmin略有下降,而***-1组(均为P<0.01)和***-1组(P<0.01,P<0.01和P>0.05)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3参数;与***-1组比较,***-1组3参数有所回升(P>0.05,P<0.05和P<0.05)。本模型参数lgAUC0-60和lgPmin与总路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2=1.0000和r2=0.9995,均为P<0.01)。应用地西泮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可行性,具有类似的特点;与正常组比较,地西泮2、***-1组3参数均下降(均为P<0.01),认为两组的镇静效应与正常等同;与***-1比较,地西泮2、***-1组的3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认为两组地西泮镇静作用与之等同。结论ICR小鼠累积周边活动时间占比模型可用于评价小鼠自发活动及药物干预效果。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