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检测正常胃粘膜及胃癌组织和正常结肠及结肠癌组织中GFRa1 m RNA表达量,以及两种剪接体GFRa1a和GFRa1b的m RNA含量。初步明确胃及结肠组织中GFRa1剪接体存在形式以及与胃癌、结肠癌发生的相关性。采用收集23例正常胃粘膜/胃炎组织、2...
详细信息
为检测正常胃粘膜及胃癌组织和正常结肠及结肠癌组织中GFRa1 m RNA表达量,以及两种剪接体GFRa1a和GFRa1b的m RNA含量。初步明确胃及结肠组织中GFRa1剪接体存在形式以及与胃癌、结肠癌发生的相关性。采用收集23例正常胃粘膜/胃炎组织、20对胃癌及其切缘组织和6例非癌患者正常结肠活检组织、20对结肠癌及其切缘组织的方法。选择并提取结肠癌细胞系RKO,正常人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1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这3种细胞系的RNA。以Alu m RNA为内参照,用定量RT-PCR的方法对胃组织、结肠组织以及所选的细胞系中GFRa1总m RNA含量进行分析。运用DHPLC技术区分GFRa1不同的剪接体,定量测定两种转录本剪接体的比值。结果显示,胃及结肠组织中,与正常及癌组织相比,切缘组织GFRa1总m RNA、剪接体a及剪接体b的m RNA相对拷贝数均显著增加(P<0.05)。所有组织中GFRa1剪接体b的m RNA相对拷贝数均高于剪接体a。细胞系RKO、GES-1和SGC-7901均检测到GFRa1剪接体b的表达,而未检测到剪接体a。由此可知,胃和结肠组织以及相应的细胞系中GFRa1主要以剪接体b的形式存在;GFRa1剪接体b的高表达可能在胃及结肠组织癌变过程发挥作用。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本研究共收集了202个(包含46个miRNA)地中海贫血调控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地贫病人外周血DNA的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并完成了842例病人在以上捕获区域内的突变分析。为了系统地分析这些样本在5'端非编码区(5'UTR)中可影响基因沉默或开放的突变,本研究利用公共数据库Refgene和人类基因组序列(hg19),应用BioPerl构建了本地的人类基因组转录本5'UTR坐标及对应序列文件,通过一致性的过滤,最终得到38446条非冗余的,经过实验验证的转录本及其对应的序列。完成突变文件和参考序列文件的准备后,我们进行了突变与上游开放阅读框(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uORF)的关系分析。上游开放阅读框是位于5'UTR上一段具有编码特质的调控序列,它的存在对下游基因的表达常起阻遏的效应。通过已由本实验室开发的程序,在842例测序样本中共筛出了35个能够引起uORF状态改变的突变,其中,14个使得5'UTR的uORF从有到无,或从无到有的突变中,有12个均为新突变,且频率小于0.1%。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地贫病人血红蛋白相关基因的5'UTR的功能突变及其频率,为表型修饰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胃肠损伤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作用机制.方法:吗啡剂量递增皮下注射训练10 d,建立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normal saline,NS)组和吗啡模型组(模型组)各取10...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胃肠损伤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作用机制.方法:吗啡剂量递增皮下注射训练10 d,建立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normal saline,NS)组和吗啡模型组(模型组)各取10只断头处死,取胃和十二指肠黏膜,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其DA含量;另再取10只,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胃(胃贲门、胃体和幽门)和十二指肠组织多巴胺受体亚型2(dopamine D2 receptor,D2R)蛋白的表达.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模型组大鼠胃、十二指肠D A含量(18.41 n g/g±0.62 n g/g、9.01 n g/g±2.37ng/g)较NS组(32.01 ng/g±0.61 ng/g、17.31ng/g±2.58 ng/g)显著减少(胃:t=49.765,P=0.000;十二指肠:t=7.485,P=0.000);而模型组胃贲门、胃体和十二指肠的D2R平均光密度值(0.67±0.05、0.53±0.08和0.61±0.07)较NS组(0.43±0.08、0.33±0.07和0.44±0.05)明显升高(胃贲门:t=7.557,P=0.001;胃体:t=6.859,P=0.000;十二指肠:t=6.188,P=0.001);胃幽门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43).结论:吗啡依赖胃肠的损伤与胃肠DA系统的改变(递质和D2R受体)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