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01 篇 期刊文献
  • 130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8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71 篇 医学
    • 1,317 篇 临床医学
    • 559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59 篇 中西医结合
    • 2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0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2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1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94 篇 中医学
    • 9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6 篇 口腔医学
  • 434 篇 教育学
    • 356 篇 教育学
    • 50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0 篇 体育学
  • 281 篇 理学
    • 171 篇 生物学
    • 65 篇 化学
    • 22 篇 物理学
  • 262 篇 工学
    • 8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1 篇 生物工程
    • 2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 篇 软件工程
    • 12 篇 光学工程
  • 121 篇 管理学
    • 84 篇 公共管理
    • 2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1 篇 农学
    • 44 篇 作物学
    • 18 篇 兽医学
  • 43 篇 法学
    • 1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0 篇 法学
  • 33 篇 文学
    • 2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6 篇 经济学
    • 14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哲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122 篇 大鼠
  • 86 篇 教学改革
  • 60 篇 教学方法
  • 58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54 篇 细胞凋亡
  • 49 篇 儿童
  • 49 篇 实验教学
  • 46 篇 教学
  • 43 篇 凋亡
  • 40 篇 小鼠
  • 37 篇 乳腺癌
  • 32 篇 病理学
  • 32 篇 预后
  • 31 篇 影响因素
  • 31 篇 医学生
  • 31 篇 肿瘤
  • 31 篇 肝癌
  • 30 篇 病理生理学
  • 28 篇 胃癌
  • 28 篇 大学生

机构

  • 3,371 篇 滨州医学院
  • 506 篇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
  • 157 篇 山东滨州医学院
  • 157 篇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
  • 86 篇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
  • 45 篇 青岛大学
  • 40 篇 山东大学
  • 35 篇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
  • 34 篇 滨州市人民医院
  • 30 篇 潍坊医学院
  • 28 篇 同济医科大学
  • 27 篇 山东滨州医学院附...
  • 26 篇 上海医科大学
  • 26 篇 烟台毓璜顶医院
  • 25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19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8 篇 北京医科大学
  • 17 篇 东营市人民医院
  • 16 篇 山东医科大学
  • 14 篇 潍坊眼科医院

作者

  • 81 篇 张祥盛
  • 76 篇 刘凤
  • 74 篇 王东
  • 74 篇 赵冬梅
  • 72 篇 刘同慎
  • 68 篇 冯学斌
  • 64 篇 吴淑华
  • 63 篇 栾希英
  • 58 篇 王玖
  • 58 篇 黄飞
  • 58 篇 白咸勇
  • 57 篇 张连双
  • 57 篇 张树平
  • 57 篇 于振海
  • 56 篇 胡涛
  • 55 篇 高美华
  • 53 篇 李雅娜
  • 52 篇 赵伟
  • 52 篇 单长民
  • 51 篇 王志强

语言

  • 3,827 篇 中文
  • 5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滨州医学院遗传教研室"
3832 条 记 录,以下是101-110 订阅
排序:
用噬菌体表面显示肽库技术筛选乙酰胆碱酯酶有效抗原表位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6年 第4期22卷 311-314,319页
作者: 张群 胡雪梅 赵明东 高美华 傅凤华 苏长海 孙殿敬 滨州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滨州256603
目的:筛选和鉴定乙酰胆碱酯酶的有效抗原表位。方法:收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阴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抗体阳性的重症肌无力病人血清,采用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柱(CNBractivedsepharoseTM4B)纯化抗乙酰胆碱酯酶的多克隆抗体并定量;用纯化的抗乙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芎嗪对缺氧缺血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杂志 2009年 第3期32卷 291-294页
作者: 张丽霞 刘文波 柴勇 石增立 刘凤 杨成 滨州医学院实验医学研究中心 滨州256603 滨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滨州256603 滨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滨州256603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RICE法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用川芎嗪治疗,以正常组和损伤组作对照。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沙眼衣原体、溶脲脲原体感染致精浆TNF-α、IL-6升高在男女不育发病中的意义
收藏 引用
生殖与避孕 1999年 第2期19卷 80-84页
作者: 胡涛 王海燕 高美华 冯献启 王运平 滨州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滨州256603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不育双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及溶脲脲原体(UU)DNA,酶标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不育患者精浆TNF-α、IL-6含量。发现感染在不育双方呈平行性表达(P>0.05),并导致不育患者精浆中TNF-α、IL-6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及肺组织IL-4、IL-10、IL-12水平的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3年 第7期19卷 939-941页
作者: 石增立 刘凤 石磊 刘海霞 田东 王国祥 董晓青 于小玲 滨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山东滨州256603 滨州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山东滨州256603
目的 :观察IL - 4、IL - 10、IL - 12在大鼠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不同时间血清及肺组织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经舌下静脉注射油酸复制大鼠ARDS模型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不同时间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 - 4、IL - 1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参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细胞及作用
收藏 引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0年 第3期6卷 216-218页
作者: 赵景民 滨州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肝纤维化系由肝纤维结缔组织弥漫增生所致,大多系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其病理特征为肝内弥漫性纤维增生,但无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肝硬化为肝内弥漫性纤维增生、纤维间隔形成,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和微循环改变,其发病机理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遗体器官捐献困境解析及对策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6年 第10期33卷 766-767+794页
作者: 廖晨歌 滨州医学院法学教研室
随着我国的临床器官移植技术不断取得进展,器官供体的来源也日趋紧张,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制约该技术的瓶颈问题。目前移植供体主要来源于捐献。文章通过对遗体器官捐献相关问题进行界定,分析国内外现状,分析阻碍捐献的因素,提出制定捐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骨髓源和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对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比较
收藏 引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0年 第9期26卷 849-851页
作者: 栾希英 刘现兵 滨州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山东烟台264003
目的:比较研究人骨髓源和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的T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B7H4和PDL1在人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和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HPMSCs)上的表达;应用抗体阻断试验分析B7H4、PDL1分别在H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因技术发展背景下的隐私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7年 第12期34卷 926-928页
作者: 廖晨歌 滨州医学院法学教研室
基因的发现无异于是社会的又一重大变革,基因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慢慢被人类发现。文章旨在通过对基因隐私权的概念认定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了解现行国内外基因技术的发展背景下的隐私权的立法发展状况。指出我国基因技术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γ-干扰素抗体对早期流产大鼠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的表达及滋养层细胞凋亡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杂志 2013年 第2期36卷 148-151页
作者: 赵伟 刘冉冉 王东 李雅娜 张连双 王跃嗣 滨州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滨州医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 烟台264003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抗体对孕鼠早期流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孕鼠随机分成流产模型组、IFN-γ抗体组、流产模型+IFN-γ抗体组及正常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人体试验问题的现状分析及法律探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6年 第6期33卷 435-436+442页
作者: 廖晨歌 滨州医学院法学教研室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单从动物身上进行试验探索,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医学未知领域的认知,因此人体试验的产生为人类发现疾病,寻求治疗方式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新兴领域的崛起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