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01 篇 期刊文献
  • 130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83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71 篇 医学
    • 1,317 篇 临床医学
    • 559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59 篇 中西医结合
    • 21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0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2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1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94 篇 中医学
    • 9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6 篇 口腔医学
  • 434 篇 教育学
    • 356 篇 教育学
    • 50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30 篇 体育学
  • 281 篇 理学
    • 171 篇 生物学
    • 65 篇 化学
    • 22 篇 物理学
  • 262 篇 工学
    • 8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1 篇 生物工程
    • 2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 篇 软件工程
    • 12 篇 光学工程
  • 121 篇 管理学
    • 84 篇 公共管理
    • 2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1 篇 农学
    • 44 篇 作物学
    • 18 篇 兽医学
  • 43 篇 法学
    • 1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0 篇 法学
  • 33 篇 文学
    • 2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6 篇 经济学
    • 14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哲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122 篇 大鼠
  • 86 篇 教学改革
  • 60 篇 教学方法
  • 58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54 篇 细胞凋亡
  • 49 篇 儿童
  • 49 篇 实验教学
  • 46 篇 教学
  • 43 篇 凋亡
  • 40 篇 小鼠
  • 37 篇 乳腺癌
  • 32 篇 病理学
  • 32 篇 预后
  • 31 篇 影响因素
  • 31 篇 医学生
  • 31 篇 肿瘤
  • 31 篇 肝癌
  • 30 篇 病理生理学
  • 28 篇 胃癌
  • 28 篇 大学生

机构

  • 3,371 篇 滨州医学院
  • 506 篇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
  • 157 篇 山东滨州医学院
  • 157 篇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
  • 86 篇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
  • 45 篇 青岛大学
  • 40 篇 山东大学
  • 35 篇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
  • 34 篇 滨州市人民医院
  • 30 篇 潍坊医学院
  • 28 篇 同济医科大学
  • 27 篇 山东滨州医学院附...
  • 26 篇 上海医科大学
  • 26 篇 烟台毓璜顶医院
  • 25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19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18 篇 北京医科大学
  • 17 篇 东营市人民医院
  • 16 篇 山东医科大学
  • 14 篇 潍坊眼科医院

作者

  • 81 篇 张祥盛
  • 76 篇 刘凤
  • 74 篇 王东
  • 74 篇 赵冬梅
  • 72 篇 刘同慎
  • 68 篇 冯学斌
  • 64 篇 吴淑华
  • 63 篇 栾希英
  • 58 篇 王玖
  • 58 篇 黄飞
  • 58 篇 白咸勇
  • 57 篇 张连双
  • 57 篇 张树平
  • 57 篇 于振海
  • 56 篇 胡涛
  • 55 篇 高美华
  • 53 篇 李雅娜
  • 52 篇 赵伟
  • 52 篇 单长民
  • 51 篇 王志强

语言

  • 3,827 篇 中文
  • 5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滨州医学院遗传教研室"
3832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功能变化及意义
收藏 引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2年 第4期28卷 426-428页
作者: 李宾 吴福玲 冯学斌 孙大康 崔晴晴 赵志旭 滨州医学院儿科学教研室 山东滨州256603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山东滨州256603 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实验中心 山东滨州256603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IL-10、TGF-β、IL-17水平变化与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09/2011-04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33例RSV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针对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针灸 2005年 第8期25卷 569-572页
作者: 杨成 李滨 刘同慎 赵冬梅 胡凤爱 滨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山东256603 滨州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山东256603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机理。方法选用成年Wistar大鼠,Allen氏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应用督脉电针治疗3d、1w、2w或4w,以正常组和损伤组作对照。应用电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显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数量的变化;应用逆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棱、莪术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探讨
收藏 引用
山东医药 2010年 第37期50卷 25-27页
作者: 李娟 单长民 赵永德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滨州256603 滨州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细胞凋亡和肝组织中的bax、bcl-2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以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三棱、莪术灌胃处理大鼠。以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FN-γ与PDL2对间充质干细胞黏附、增殖和迁移的实时调节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7年 第7期37卷 514-520页
作者: 易君祝 徐逢皇 王斐斐 王卓亚 付强 栾希英 滨州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烟台264003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麻醉科 烟台264100
目的在发现IFN-γ可通过JAK/STAT途径上调人胎盘源间充质干细胞(humanpla—eenta—derived mesenchymalstromal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2(programeddeathligand2,PDL2)表达的基础上,研究IFN-γ、PDL2及JAK/STAT信号通路对hPMS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下丘脑旁核参与脑刺激镇痛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9年 第3期15卷 219-221页
作者: 崔存德 关兵才 王桂兰 李韶 张慧 滨州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滨州256603 滨州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滨州256603
目的 :探讨下丘脑旁核 (PVN )的镇痛与脑刺激镇痛间的关系及作用途径。方法 :用 4%水合氯醛麻醉大鼠 ,在PVN埋藏双极刺激电极或不锈钢管 ,在中缝大核 (NRM )埋藏损毁电极 ,并暴露脊髓用玻璃微电极记录脊髓背角神经元对伤害刺激坐骨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第二趾主要血管神经断面的解剖观察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杂志 2001年 第4期24卷 379-381页
作者: 刘同慎 徐文香 李滨 高文彬 滨州医学院组织学和胚胎学教研室 滨州256603 滨州医学院附院内科 滨州256603 滨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滨州256603
目的 :为拇指再造和断趾再植提供断面解剖学资料。方法 :用 3 0例 (男 1 8,女 1 2 )成人第二趾 ,经火棉胶包埋及切片 ,对趾跖固有动脉和神经的位置、管径进行了观测。结果 :趾跖胫侧固有动脉和神经多数出现在 8、9区 ,其截面积分别为 0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柠檬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光谱实验 2011年 第5期28卷 2659-2661页
作者: 黄玉玲 张怀斌 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化学教研室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柠檬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机制。实验表明,柠檬酸钠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并求出了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来源: 评论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光谱实验 2011年 第1期28卷 136-139页
作者: 张洪芹 张怀斌 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化学教研室
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注射用头孢美唑钠(Cefmetazole Sodium for Injection,C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头孢美唑钠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求出了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研究了Zn2+对头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前列腺动脉的应用解剖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95年 第1期13卷 40-42页
作者: 高文彬 孙兆忠 施利国 周荣祥 滨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在30例成人标本上,对前列腺动脉的来源、行程、进入前列腺的部位等进行了观测。前列腺动脉来源丰富,多在膀胱与前列腺底交界处的沟内进入前列腺底,占76.1%±2.9%;前列腺各区均有动脉进入,以3、4、9和10区居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L-8、TNF-α在大鼠败血症形成过程中的变化及山莨菪碱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8年 第6期14卷 587-587,691页
作者: 刘凤 于小玲 石增立 王宝娃 董晓青 赵子文 滨州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败血症是引起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近年发现致病菌及其毒素侵入机体所产生的一系列有害反应,主要通过诱导产生过量的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等间接作用所致。关于败血症形成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