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45 篇 期刊文献
  • 16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69 篇 理学
    • 358 篇 大气科学
    • 82 篇 生态学
    • 41 篇 化学
    • 5 篇 生物学
    • 2 篇 物理学
    • 2 篇 地质学
  • 381 篇 工学
    • 22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0 篇 水利工程
    • 5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6 篇 农业工程
    • 2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3 篇 城乡规划学
    • 6 篇 电气工程
    • 5 篇 土木工程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建筑学
    • 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72 篇 农学
    • 6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林学
  • 28 篇 管理学
    • 21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工商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8 篇 应用经济学
    • 6 篇 理论经济学
  • 7 篇 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36 篇 臭氧
  • 34 篇 再生水
  • 33 篇 pm2.5
  • 21 篇 颗粒物
  • 20 篇 挥发性有机物
  • 20 篇 非均相反应
  • 19 篇 细颗粒物
  • 18 篇 大气污染
  • 18 篇 源解析
  • 16 篇 北京
  • 15 篇 来源
  • 15 篇 大气
  • 15 篇 污水处理厂
  • 14 篇 二次有机气溶胶
  • 13 篇 pm_(2.5)
  • 12 篇 多环芳烃
  • 12 篇 污染控制
  • 12 篇 季节变化
  • 11 篇 来源解析
  • 11 篇 排放因子

机构

  • 436 篇 北京大学
  • 257 篇 清华大学
  • 57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5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3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7 篇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
  • 23 篇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
  • 20 篇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
  • 17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7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5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15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5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4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4 篇 广东工业大学
  • 13 篇 北京工商大学
  • 11 篇 暨南大学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10 篇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
  • 10 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

作者

  • 107 篇 胡敏
  • 107 篇 胡洪营
  • 80 篇 曾立民
  • 66 篇 朱彤
  • 55 篇 张远航
  • 44 篇 邵敏
  • 43 篇 吴乾元
  • 42 篇 郭松
  • 36 篇 巫寅虎
  • 33 篇 吴志军
  • 33 篇 陈卓
  • 32 篇 蔡旭晖
  • 31 篇 王雪松
  • 30 篇 陆思华
  • 29 篇 何凌燕
  • 27 篇 陆克定
  • 26 篇 陈忠明
  • 25 篇 王文龙
  • 24 篇 黄晓锋
  • 24 篇 宋宇

语言

  • 81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813 条 记 录,以下是721-730 订阅
排序:
基于GIS的兰州市大气污染空间分析
收藏 引用
干旱区地理 2006年 第4期29卷 576-581页
作者: 安兴琴 马安青 王惠林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003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插值技术,对兰州市大气污染具有代表季节的冬季大气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应用1999-2000年冬季地面观察站实测资料,使用Surfer软件插值方法绘制等值线图,与行政图进行叠置分析。研究了兰州市SO2,TSP等几种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颗粒物粒径对·OH生成影响的初步研究
颗粒物粒径对·OH生成影响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
作者: 尚羽 朱彤 李怡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The particle size effect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PM10 toxicity. The aim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how the particle size influences hydroxyl radical production in physiological
来源: 评论
泥浆体系中吡啶的生物降解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 2006年 第6期15卷 1180-1184页
作者: 刘江江 陈吕军 温东辉 何玉山 乔琳 夏勉 李毅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4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 北京100871 北京未名凯拓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100089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 北京100871
杂环化合物已造成了土壤、地下水等体系的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生物修复是解决该类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由实验室培养的活性污泥中分离一株高效降解吡啶的菌株W12,经鉴定为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denitrificans),以W12菌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候变化中的化学问题
收藏 引用
大学化学 2006年 第2期21卷 1-6页
作者: 邵敏 赵美萍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100871
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体系中的科学问题。探讨大气中化学组分及化学过程的气候效应是目前这一研究的活跃领域。大气氧化剂和颗粒物是我国城市和区域大气中的关键污染物,在气候变化中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分析和估算其直接和间接的气候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穿透水方法估算主要可溶性无机组分的干沉降通量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06年 第11期51卷 1333-1337页
作者: 金蕾 邵敏 曾立民 赵大为 汤大钢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100044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100871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重庆40002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研究所 北京100012
选择重庆市铁山坪小流域背景点开展酸沉降的观测研究,采用穿透水方法估算了硫、钙和氮的干沉降通量.结果显示铁山坪监测点硫、钙的干沉降通量远高于国外类似森林背景地区的观测结果,氮的干沉降通量则与这些地区的结果处于同一数量级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市公共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研究
北京市公共汽车车内空气质量的研究
收藏 引用
2006年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
作者: 白郁华 李湉湉 刘兆荣 颜敏 罗铭 霍铭群 汪冰冰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本研究根据车型、运行线路、燃料特征等选取了北京市四款典型的公共汽车(分别为332路,732路,801路以及330路)分冬、春、夏三季对车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颗粒物、苯系物的浓度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公共汽车车内的C02、C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碳元素碳分析方法比较
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碳元素碳分析方法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作者: 郇宁 曾立民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文比较了较为常用的三种最先进的分析元素碳(炭黑)、有机碳的仪器,发现光热法的两台仪器分析的总碳结果差异不大,但EC光学反射法要比光学投射法高1.4倍左右;光学方法测量的炭黑与光热法测量的元素碳线性关系不是很明显。并分析了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兰州市污染物排放及能源状况分析
收藏 引用
甘肃科技 2006年 第10期22卷 5-8页
作者: 汪新 安兴琴 兰州市环境监测站 甘肃兰州730000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通过对兰州市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及能源结构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指出了兰州市污染特点和导致兰州市污染严重的因素;并结合兰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资料,分析了近年来兰州市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大气污染的合理可行措施。
来源: 评论
北京城市大气颗粒物数谱分布
北京城市大气颗粒物数谱分布
收藏 引用
第十八届国际污染控制学术会议
作者: 吴志军 胡敏 刘尚 Birgit Wehner Alfred Wiedensohler 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Leibniz-Institute for Tropospheric Research 04318 LeipzigGermany
本研究通过两年对3nm-10 μm颗粒物的连续观测,给出了北京城市大气颗粒物数谱分布的日变化、周变化以及季节变化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颗粒物数浓度呈下降趋势.北京城市大气中积聚模态颗粒物对总颗粒物数浓度贡献明显大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碳元素碳分析方法比较
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碳元素碳分析方法比较
收藏 引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作者: 郇宁 曾立民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北京100044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本文比较了较为常用的三种最先进的分析元素碳(炭黑)、有机碳的仪器,发现光热法的两台仪器分析的总碳结果差异不大,但EC光学反射法要比光学投射法高1.4倍左右;光学方法测量的炭黑与光热法测量的元素碳线性关系不是很明显.并分析了造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