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15 篇 期刊文献
  • 8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0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0 篇 理学
    • 280 篇 大气科学
    • 52 篇 生态学
    • 33 篇 化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物理学
  • 197 篇 工学
    • 10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2 篇 农业工程
    • 18 篇 水利工程
    • 8 篇 城乡规划学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43 篇 农学
    • 4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2 篇 管理学
    • 10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经济学
    • 4 篇 理论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医学
    • 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公安学

主题

  • 28 篇 臭氧
  • 23 篇 大气污染
  • 19 篇 气溶胶
  • 19 篇 pm2.5
  • 18 篇 细颗粒物
  • 13 篇 挥发性有机物
  • 13 篇 来源
  • 13 篇 北京
  • 13 篇 大气监测
  • 12 篇 源解析
  • 12 篇 大气
  • 10 篇 颗粒物
  • 10 篇 珠江三角洲
  • 9 篇 二次有机气溶胶
  • 9 篇 来源解析
  • 9 篇 非均相反应
  • 8 篇 多环芳烃
  • 8 篇 空间分布
  • 8 篇 排放清单
  • 8 篇 vocs

机构

  • 370 篇 北京大学
  • 49 篇 清华大学
  • 47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2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8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5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5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11 篇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
  • 10 篇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
  • 9 篇 暨南大学
  • 9 篇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
  • 8 篇 中山大学
  • 7 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 7 篇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
  • 6 篇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
  • 5 篇 南京大学
  • 5 篇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
  • 5 篇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
  • 5 篇 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89 篇 胡敏
  • 71 篇 曾立民
  • 64 篇 张远航
  • 42 篇 唐孝炎
  • 41 篇 蔡旭晖
  • 40 篇 邵敏
  • 36 篇 郭松
  • 32 篇 邵可声
  • 30 篇 朱彤
  • 29 篇 王雪松
  • 27 篇 宋宇
  • 26 篇 吴志军
  • 25 篇 陈忠明
  • 25 篇 陆思华
  • 20 篇 康凌
  • 20 篇 陆克定
  • 19 篇 谢绍东
  • 18 篇 黄晓锋
  • 16 篇 闫才青
  • 16 篇 尚静

语言

  • 503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504 条 记 录,以下是421-430 订阅
排序:
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的阶段跨越及其相关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01年 第4期21卷 355-358页
作者: 邵敏 孙永福 张远航 唐孝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北京100011
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将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下计划和进行.本文从我国目前机动车的生产规模、我国未来机动车的市场、国民收入和城市道路等方面讨论了我国机动车未来发展趋势.以广州市为例,定量地分析了广州市机动车排放NOX...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岛沿海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与主要无机化学组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01年 第1期22卷 6-9页
作者: 王珉 胡敏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从 1 997 0 9~ 1 998 1 1期间 ,5次监测大气气溶胶 ,获得了青岛沿海地区气溶胶 (TSP、PM10 、PM2 5)的质量浓度 .气溶胶中直径 <2 5μm的细粒子质量浓度约占TSP总浓度的 50 % ;<1 0 μm的粒子的质量浓度则占TSP总浓度的 75%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杨酸及其羟基化产物
收藏 引用
色谱 2001年 第2期19卷 191-192页
作者: 任信荣 邵可声 唐孝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检测器建立了水杨酸及其主要的羟基化产物 2 ,3 二羟基苯甲酸和 2 ,5 二羟基苯甲酸的测定方法 ,并对水杨酸和H2 O2
来源: 评论
液相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气相OH方法的建立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 2001年 第1期20卷 81-85页
作者: 任信荣 邵可声 唐适宜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环境保护办公室
利用水杨酸溶液吸收气相OH自由基,生成的荧光产物2,5-二羟基苯甲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推算得到气相OH浓度,根据此原理在实验室条件下,建立了气相OH自由基的测定方法,井利用气相OH标准发生源确定了最优实验条件,得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乙烷光化学反应体系中有机过氧化物的产生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B辑) 2001年 第1期31卷 1-5页
作者: 齐斌 胡敏 陈忠明 邵可声 张远航 唐孝炎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 西安71006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北京100871
采用长光路Fourier红外光谱(FT-IR)及高压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氯原子引发的乙烷光化学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有机过氧化物进行了研究, 证实反应产物中有乙基过氧化氢(CH3CH2OOH, EHP)和过氧乙酸(CH3C(O)OOH, PAA). 此外, 还发现甲基过氧化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生物接触氧化方法对藻类的去除效果比较及其途径分析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01年 第3期21卷 277-281页
作者: 吴为中 王占生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87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北京100084
比较了 3种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 ,探讨其去除藻类的途径 .试验结果表明 :淹没式曝气生物陶粒滤池 (Ⅰ型 )在 4— 6m h过滤速度条件下 ,对藻类总数的去除效率稳定 ,平均为 70 %左右 ;采用YDT弹性立体填料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州市I/M计划升级及其在机动车NO_x减排中的效果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01年 第3期14卷 24-28页
作者: 孙永福 邵敏 张远航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北京100011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1
以广州市为例 ,系统地讨论了机动车污染控制中的检查维护计划 (I M)。评估了广州市现行的I M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广州市NOx 污染控制目标 ,提出了广州市I M计划升级的技术考虑 ,并对建议的两种加载I M计划ASM和IM2 40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氟里昂替代品降解产物TFA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研究 2001年 第2期14卷 26-29页
作者: 万小春 胡建信 张剑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大气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技术物理学系 北京100871
氟里昂替代品的降解产物三氟乙酸 (TFA)可以在水体中稳定存在 ,无明显的光解和生物降解 ,TFA以致在一些水体中不断累积。预计到 2 0 10年大气中TFA的含量可达到 5~ 2 0 pg/m3,降水中其含量可达到 10 0~ 16 0ng/L。累积到一定的浓度时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过氧自由基测量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1年 第3期24卷 5-9页
作者: 任信荣 吴涓 邵可声 唐孝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871
过氧自由基是大气中重要的氧化剂 ,其浓度的测定对于深入理解大气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论述了大气过氧自由基测量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带基体分离的电子自旋共振技术、远红外及毫米波发射光谱技术、激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污染小麦籽实中As的主要存在形态及其稳定性
收藏 引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 第1期37卷 126-130页
作者: 何孟常 杨居荣 张平 宋薇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5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北京100081
污染小麦籽实中As的存在形态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As在小麦籽实的主要营养成分中 ,以蛋白质中的分布比例最高 ,达 74 % ,脂肪中只占 2 % ,剩余残渣中占 2 4 % .小麦籽实中的As以蛋白质结合形态为主 ,其表观相对分子质量分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