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31 篇 期刊文献
  • 7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36 篇 理学
    • 221 篇 生态学
    • 146 篇 生物学
    • 63 篇 化学
    • 19 篇 物理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地质学
  • 291 篇 农学
    • 12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8 篇 作物学
    • 34 篇 植物保护
    • 33 篇 林学
    • 19 篇 畜牧学
    • 11 篇 园艺学
    • 10 篇 水产
    • 7 篇 兽医学
  • 250 篇 工学
    • 8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1 篇 农业工程
    • 2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8 篇 林业工程
    • 15 篇 水利工程
    • 1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 篇 生物工程
    • 10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5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46 篇 医学
    • 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 篇 中西医结合
  • 29 篇 管理学
    • 21 篇 公共管理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21 篇 鳄蜥
  • 19 篇 广西
  • 19 篇 抑菌活性
  • 17 篇 罗汉果
  • 16 篇 物种多样性
  • 16 篇 白头叶猴
  • 15 篇 黑叶猴
  • 15 篇 内生真菌
  • 14 篇 微生物群落
  • 14 篇 共振瑞利散射
  • 12 篇 中国
  • 12 篇 sers
  • 12 篇 蚁科
  • 12 篇 金纳米粒子
  • 11 篇
  • 11 篇 岩溶石山
  • 11 篇 酶活性
  • 11 篇 桂林
  • 11 篇 马尾松
  • 10 篇 漓江

机构

  • 632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325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86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71 篇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
  • 50 篇 广西漓江流域景观...
  • 24 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 18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
  • 16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
  • 14 篇 岩溶生态与环境变...
  • 14 篇 桂林理工大学
  • 12 篇 广西环境工程与保...
  • 12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12 篇 河池学院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1 篇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
  • 10 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9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9 篇 惠州学院
  • 9 篇 横县镇龙林场

作者

  • 74 篇 梁士楚
  • 74 篇 蒋治良
  • 68 篇 梁爱惠
  • 67 篇 周岐海
  • 67 篇 马姜明
  • 44 篇 武正军
  • 38 篇 刘庆业
  • 38 篇 邓业成
  • 37 篇 宿程远
  • 35 篇 黄乘明
  • 35 篇 温桂清
  • 34 篇 骆海玉
  • 32 篇 姜勇
  • 22 篇 周善义
  • 21 篇 黄中豪
  • 21 篇 陆祖军
  • 18 篇 陈孟林
  • 18 篇 于方明
  • 18 篇 陈志林
  • 17 篇 宾石玉

语言

  • 80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809 条 记 录,以下是401-410 订阅
排序:
假单胞菌增殖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优化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 第7期48卷 83-84,88页
作者: 宫达非 廖静云 曾慧帆 尚常花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目的]提高假单胞菌的增殖,降低生产成本。[方法]采用光电比浊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假单胞菌增殖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进行优化。[结果]假单胞菌增殖培养基中最佳的碳源、氮源种类与浓度分别为蔗糖0.5 g/L、鱼蛋白胨1.2 g/L。[结论]通过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饲料对中华圆田螺仔螺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饲料 2020年 第7期 86-89页
作者: 樊荟慧 杜雪松 文衍红 黄杰 罗福广 陈李婷 宾石玉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柳州545006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 广西南宁530021
为研究不同饲料对中华圆田螺仔螺生长及存活的影响,试验选择5日龄仔螺891只,随机分为A、B、C、D、E、F、G、H和I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3只,分别饲喂红球藻粉、小球藻粉、螺旋藻粉、鲜芥菜泥、基础饲料、50%红球藻粉+50%基础饲料、5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9年 第8期39卷 2752-2761页
作者: 梁士楚 苑晓霞 卢晓明 许桂芬 覃艳 姜勇 广西师范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桂林541006
水陆交错带是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是一种典型的生态交错区,承载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换的重要作用。土壤作为水陆交错带系统的重要组成分,是水陆交错带功能实现的基础之一。鉴于此,以桂林漓江水陆交错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SSR标记探讨三种金花茶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收藏 引用
广西植物 2019年 第3期39卷 318-327页
作者: 陈海玲 路雪林 叶泉清 唐绍清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薄叶金花茶、小花金花茶和小瓣金花茶是三种濒危金花茶植物,为了解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该研究利用微卫星标记对他们的7个种群共184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1个位点共检测到等位基因92个。在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污泥质生物炭对2,4-二氯苯酚的吸附性能
收藏 引用
环境工程 2019年 第8期37卷 154-158,87页
作者: 林旭萌 宿程远 黄纯萍 赵力剑 陈孟林 黄智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4
以啤酒厂脱水后污泥(BS)为原材料制备了污泥质生物炭,探究了该污泥质生物炭对2,4-二氯苯酚的吸附效能、等温吸附曲线及吸附动力学特征,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BS生物质炭吸附2,4-二氯苯酚的最佳条件为:BS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桂林喀斯特生境红背山麻杆克隆繁殖特征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3期38卷 110-116页
作者: 周俊妞 梅军林 马姜明 张雅君 王海苗 菅瑞 广西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院 广西桂林541006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通过研究桂林喀斯特生境砍伐干扰克隆繁殖(FICP,felling interferes clonal production)和无干扰克隆繁殖(NICP,non-interfering clonal production)2种类型的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繁殖群落,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红背山麻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BiOCl/Bi2Sn2O7复相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收藏 引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8年 第11期28卷 2217-2223页
作者: 龙腾发 张漓杉 钟山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岩溶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以四氯化锡(SnCl_4·5H_2O)、锡酸铋(Bi(NO_3)_3·5H_2O)、柠檬酸(C_6H_8O_7)为主要原料,通过控制水解步骤,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快速吸附-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层片状球形BiOCl/Bi_2Sn_2O_7复相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声辅助提取泡桐叶熊果酸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 第9期48卷 190-192,199页
作者: 陈静 董家新 赵丰丽 广西师范大学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目的]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泡桐叶中熊果酸,为泡桐熊果酸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次数对熊果酸得率的影响。[结果]经方差分析和验证试验确定了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西西北喀斯特不同植被不同土层的土壤颗粒有机质
收藏 引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2期46卷 198-205,252页
作者: 江周 何寻阳 韦映雪 胡乐宁 冯书珍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广西桂林541000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广西环江547100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14000 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 广西柳州545006
以广西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草丛、灌丛、原生林)生态系统表层(0~10 cm)及深层(70~10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裂解–气相–质谱(Pyr–TMAH–GC/MS)技术,研究不同植被表层与深层土壤颗粒有机质(POM)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寿与衰老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信息学 2019年 第4期17卷 195-206页
作者: 肖航 冯平 周岐海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长寿是一个复杂的特征,因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理想情况下主要取决于衰老速率。相关分子机制多种多样,主要有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 1)途径、Forkhead box O3基因(FOXO3)、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sirtuins家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