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31 篇 期刊文献
  • 7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36 篇 理学
    • 221 篇 生态学
    • 146 篇 生物学
    • 63 篇 化学
    • 19 篇 物理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地质学
  • 291 篇 农学
    • 12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8 篇 作物学
    • 34 篇 植物保护
    • 33 篇 林学
    • 19 篇 畜牧学
    • 11 篇 园艺学
    • 10 篇 水产
    • 7 篇 兽医学
  • 250 篇 工学
    • 8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1 篇 农业工程
    • 2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8 篇 林业工程
    • 15 篇 水利工程
    • 1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 篇 生物工程
    • 10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5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46 篇 医学
    • 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 篇 中西医结合
  • 29 篇 管理学
    • 21 篇 公共管理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21 篇 鳄蜥
  • 19 篇 广西
  • 19 篇 抑菌活性
  • 17 篇 罗汉果
  • 16 篇 物种多样性
  • 16 篇 白头叶猴
  • 15 篇 黑叶猴
  • 15 篇 内生真菌
  • 14 篇 微生物群落
  • 14 篇 共振瑞利散射
  • 12 篇 中国
  • 12 篇 sers
  • 12 篇 蚁科
  • 12 篇 金纳米粒子
  • 11 篇
  • 11 篇 岩溶石山
  • 11 篇 酶活性
  • 11 篇 桂林
  • 11 篇 马尾松
  • 10 篇 漓江

机构

  • 632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325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86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71 篇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
  • 50 篇 广西漓江流域景观...
  • 24 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 18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
  • 16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
  • 14 篇 岩溶生态与环境变...
  • 14 篇 桂林理工大学
  • 12 篇 广西环境工程与保...
  • 12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12 篇 河池学院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1 篇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
  • 10 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9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9 篇 惠州学院
  • 9 篇 横县镇龙林场

作者

  • 74 篇 梁士楚
  • 74 篇 蒋治良
  • 68 篇 梁爱惠
  • 67 篇 周岐海
  • 67 篇 马姜明
  • 44 篇 武正军
  • 38 篇 刘庆业
  • 38 篇 邓业成
  • 37 篇 宿程远
  • 35 篇 黄乘明
  • 35 篇 温桂清
  • 34 篇 骆海玉
  • 32 篇 姜勇
  • 22 篇 周善义
  • 21 篇 黄中豪
  • 21 篇 陆祖军
  • 18 篇 陈孟林
  • 18 篇 于方明
  • 18 篇 陈志林
  • 17 篇 宾石玉

语言

  • 80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809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猫儿山两种有尾两栖类消化道嗜银细胞比较观察
收藏 引用
动物学杂志 2022年 第6期57卷 905-912页
作者: 崔甄甄 陈毓 宁梅红 杨波 韩丽霞 黄华苑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为探究有尾两栖类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特点,以分布于猫儿山保护区的猫儿山小鲵(Hynobius maoershanensis)和瑶山肥螈(Pachytriton inexpect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二者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与分布密度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产18种鳞盖蕨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收藏 引用
广西植物 2023年 第10期43卷 1793-1804页
作者: 王任翔 刘灵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鳞盖蕨属是一个自然类群,由于各类群之间的形态差异以及种内变异比较大,因此其分类一直存在争议。该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鳞盖蕨属18种植物(含3变种)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结合形态学、孢粉学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餐厨易腐有机垃圾中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和产酶条件优化
收藏 引用
环境工程 2024年 第6期42卷 103-110页
作者: 龙腾发 林清钰 张忠兰 孙雨暄 金尧 霍强 陈春强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近年来,我国餐厨易腐有机垃圾产生量逐年上升,为提高其降解速率,亟须开发高效降解餐厨易腐有机垃圾的工艺。筛选了能够适应餐厨易腐有机垃圾且能高效降解油脂能力的菌株,以期实现餐厨易腐有机垃圾快速降解和资源化。从餐厨易腐有机垃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赤泥-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水凝胶对水中Pb^(2+)吸附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5期42卷 150-162页
作者: 付佳慧 王威 邓华 赵栋 张舒云 叶顺云 胡乐宁 广西生态脆弱区环境过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6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为解决环境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并对氧化铝冶炼中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赤泥进行妥当处置,本文以赤泥为原材料,通过聚合交联反应引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丙烯酸(AA),制备得到吸附性能好、稳定性强和回收利用率高的赤泥-聚丙烯酸-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沉降形态对西南岩溶区森林土壤有效磷来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环境学报 2024年 第2期33卷 192-201页
作者: 梁燕 刘家齐 肖凡 潘民萍 韦凯文 张楚雯 段敏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广西桂林541006
森林生态系统氮和磷之间具有密切的耦合关系,阐明氮沉降形态对中国西南岩溶区森林土壤有效磷不同来源的影响,对推动全球环境变化条件下岩溶区退化森林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桂林岩溶区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模拟不同形态氮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收藏 引用
广西科学 2024年 第6期31卷 1089-1100页
作者: 姚维 周善义 陈志林 唐祺玲 周雪婷 黄婉玲 汪国海 韦新葵 周岐海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广西崇左532200
蝴蝶是重要的生态质量、环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指示物种之一,研究其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厘清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资源和多样性现状,本研究利用样线法对该区域的蝴蝶种类进行为期3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南喀斯特区域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磷主要来源及其季节变化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 第12期34卷 3313-3321页
作者: 刘家齐 梁燕 肖凡 韩依晴 胡传星 韦柳红 段敏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广西桂林541006
探究西南喀斯特区域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磷主要来源及其季节变化特征,有助于深入认识喀斯特区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磷循环过程,为该区域石漠化治理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以广西桂林典型喀斯特区域处于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生态系统为对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被动声学监测技术在陆生哺乳动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和展望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3年 第1期31卷 28-38页
作者: 马海港 范鹏来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510275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6
被动声学监测(passive acoustic monitoring,PAM)技术指将自动录音机安装在自然环境中收集野生动物及其所在环境的声音信号的监测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PAM技术陆续被应用于翼手目和灵长目等陆生哺乳动物的监测和研究,探究了陆生哺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漓江3种淡水螺类肠道微生物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作者: 庞丽珍 杜丽娜 王波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渌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格氏短沟蜷、三带田螺和绘石田螺均是重要的淡水经济螺类,在水生态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生动物的肠道微生物在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漓江3种淡水螺类肠道微生物组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亚热带森林常见种和偶见种的功能多样性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4年 第2期44卷 699-711页
作者: 周景钢 李林 魏识广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桂林541006 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桂林541006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51065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541004
群落特征可能取决于物种在功能实体功能特征的独特组合(FE)中的分布。了解这些分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丰富,根据物种的多度来区分常见种(每hm2超过一个个体)和偶见种(每hm2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