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66 篇 期刊文献
  • 6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9 篇 理学
    • 196 篇 生态学
    • 113 篇 生物学
    • 48 篇 化学
    • 17 篇 物理学
    • 3 篇 地理学
  • 219 篇 农学
    • 9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9 篇 林学
    • 27 篇 作物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植物保护
    • 8 篇 园艺学
    • 8 篇 水产
    • 7 篇 兽医学
  • 190 篇 工学
    • 6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1 篇 农业工程
    • 15 篇 林业工程
    • 12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建筑学
  • 29 篇 医学
    • 2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9 篇 管理学
    • 1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7 篇 鳄蜥
  • 15 篇 物种多样性
  • 15 篇 白头叶猴
  • 14 篇 微生物群落
  • 13 篇 共振瑞利散射
  • 12 篇 黑叶猴
  • 12 篇 红外相机技术
  • 12 篇 sers
  • 12 篇 罗汉果
  • 11 篇 酶活性
  • 11 篇 广西
  • 11 篇 马尾松
  • 10 篇 活动节律
  • 9 篇 喀斯特生境
  • 9 篇 配体调控
  • 9 篇 系统发育
  • 9 篇 岩溶石山
  • 9 篇 内生真菌
  • 9 篇 土壤酶活性
  • 9 篇 rrs

机构

  • 474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325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71 篇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
  • 50 篇 广西漓江流域景观...
  • 23 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16 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 16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
  • 14 篇 岩溶生态与环境变...
  • 13 篇 西华师范大学
  • 12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12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1 篇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
  • 10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
  • 10 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10 篇 桂林理工大学
  • 9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9 篇 成都兴艾信息技术...
  • 9 篇 横县镇龙林场
  • 8 篇 河池学院

作者

  • 65 篇 周岐海
  • 57 篇 马姜明
  • 56 篇 蒋治良
  • 51 篇 梁爱惠
  • 46 篇 梁士楚
  • 40 篇 武正军
  • 34 篇 宿程远
  • 31 篇 姜勇
  • 29 篇 黄乘明
  • 29 篇 温桂清
  • 25 篇 刘庆业
  • 19 篇 黄中豪
  • 18 篇 李生强
  • 18 篇 陈志林
  • 17 篇 宾石玉
  • 16 篇 于方明
  • 16 篇 汪国海
  • 15 篇 周善义
  • 15 篇 莫燕华
  • 15 篇 骆海玉

语言

  • 6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珍稀濒危动物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29 条 记 录,以下是391-400 订阅
排序:
狭叶坡垒传粉生物学初探
收藏 引用
广西植物 2020年 第11期40卷 1628-1637页
作者: 卢清彪 朱晓珍 刘长秋 胡兴华 唐文秀 黄仕训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541006
狭叶坡垒(Hopea chinensis)为常绿乔木,是我国热带季雨林的代表树种之一。它树型优美,具一定的耐寒性,是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为阐明其传粉生物学特征和迁地保护的繁殖潜力,该文在引种地桂林植物园对狭叶坡垒的开花物候、花尺寸和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温度和密度对雄性泽陆蛙静止代谢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8年 第12期37卷 3701-3705页
作者: 秦建汉 程碧霞 谢海 侯绍兵 武正军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和密度对雄性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静止代谢率的影响,本实验应用开路式动物呼吸测量仪,测定雄性泽陆蛙在不同环境温度(15、25、35℃)和密度(N=1、2、3、4、5、6、7、8、9、10)下的耗氧量,并由此计算出静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罗汉果叶片挥发性成分与访花昆虫:雌雄株差异及其生态影响
收藏 引用
广西植物 2020年 第9期40卷 1259-1268页
作者: 朱晓珍 卢清彪 胡兴华 邓涛 段云博 方振名 黄仕训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541006
为探究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自然授粉不良的形成原因,该文以罗汉果品种“大地二号”的种苗为材料,采用定点定时方法调查罗汉果雌雄株访花昆虫,同时利用GC-MS对雌雄株叶片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雄株上观察到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菜花浸提液对2种沉水植物的化感作用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 第22期48卷 77-80页
作者: 杨栋林 陈坤平 吴荻 方轶男 潘巍 侯丛林 廖文雪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以2种沉水植物密刺苦草、菹草为试验材料,用质量浓度5 g/L的海菜花浸提液处理,到期测定因此产生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5 g/L的海菜花浸提液处理下,菹草和密刺苦草的SOD活性、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下降,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假单胞菌增殖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优化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 第7期48卷 83-84,88页
作者: 宫达非 廖静云 曾慧帆 尚常花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目的]提高假单胞菌的增殖,降低生产成本。[方法]采用光电比浊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假单胞菌增殖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进行优化。[结果]假单胞菌增殖培养基中最佳的碳源、氮源种类与浓度分别为蔗糖0.5 g/L、鱼蛋白胨1.2 g/L。[结论]通过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锰污染土壤石灰改良对油茶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年 第8期38卷 1882-1890页
作者: 于方明 漆培艺 刘可慧 周振明 陈朝述 唐舒婷 李艺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岩溶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采用内盆栽的方法,研究在采矿区和恢复区锰污染土壤中分别添加0(对照)、0.05%(S1)和0.10%(S2)的石灰对油茶生长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的添加显著提高了油茶根际土壤的pH值,降低了土壤中可交换态锰的含量。S1处理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饲料对中华圆田螺仔螺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饲料 2020年 第7期 86-89页
作者: 樊荟慧 杜雪松 文衍红 黄杰 罗福广 陈李婷 宾石玉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柳州545006 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 广西南宁530021
为研究不同饲料对中华圆田螺仔螺生长及存活的影响,试验选择5日龄仔螺891只,随机分为A、B、C、D、E、F、G、H和I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3只,分别饲喂红球藻粉、小球藻粉、螺旋藻粉、鲜芥菜泥、基础饲料、50%红球藻粉+50%基础饲料、5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 第1期50卷 54-59页
作者: 李玉凤 李妹珍 马姜明 宋尊荣 莫燕华 杨章旗 陆绍浩 广西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院 广西桂林541006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2 横县镇龙林场 广西横县530327
以两种林分密度D1(1156株/h^(m2))和D2(820株/h^(m2))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0~6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储量整体均表现为较高密度林分D1显著高于较低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漓江水陆交错带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9年 第8期39卷 2752-2761页
作者: 梁士楚 苑晓霞 卢晓明 许桂芬 覃艳 姜勇 广西师范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桂林541006
水陆交错带是水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是一种典型的生态交错区,承载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交换的重要作用。土壤作为水陆交错带系统的重要组成分,是水陆交错带功能实现的基础之一。鉴于此,以桂林漓江水陆交错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喀斯特生境中白鹇的活动节律、时间分配及集群行为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3期37卷 156-165页
作者: 刘佳 李生强 汪国海 林建忠 肖治术 周岐海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6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6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hm^2森林大样地及其周边地区布设35台红外相机,在12427个相机工作日中共获得白鹇有效照片495张(组),独立有效照片381张(组)。采用日活动强度指数、日行为频次比例和月行为频次比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