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66 篇 期刊文献
  • 6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9 篇 理学
    • 196 篇 生态学
    • 113 篇 生物学
    • 48 篇 化学
    • 17 篇 物理学
    • 3 篇 地理学
  • 219 篇 农学
    • 9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9 篇 林学
    • 27 篇 作物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植物保护
    • 8 篇 园艺学
    • 8 篇 水产
    • 7 篇 兽医学
  • 190 篇 工学
    • 6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1 篇 农业工程
    • 15 篇 林业工程
    • 12 篇 水利工程
    • 10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9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建筑学
  • 29 篇 医学
    • 2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9 篇 管理学
    • 14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7 篇 鳄蜥
  • 15 篇 物种多样性
  • 15 篇 白头叶猴
  • 14 篇 微生物群落
  • 13 篇 共振瑞利散射
  • 12 篇 黑叶猴
  • 12 篇 红外相机技术
  • 12 篇 sers
  • 12 篇 罗汉果
  • 11 篇 酶活性
  • 11 篇 广西
  • 11 篇 马尾松
  • 10 篇 活动节律
  • 9 篇 喀斯特生境
  • 9 篇 配体调控
  • 9 篇 系统发育
  • 9 篇 岩溶石山
  • 9 篇 内生真菌
  • 9 篇 土壤酶活性
  • 9 篇 rrs

机构

  • 474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325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71 篇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
  • 50 篇 广西漓江流域景观...
  • 23 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16 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 16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
  • 14 篇 岩溶生态与环境变...
  • 13 篇 西华师范大学
  • 12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12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1 篇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
  • 10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
  • 10 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10 篇 桂林理工大学
  • 9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9 篇 成都兴艾信息技术...
  • 9 篇 横县镇龙林场
  • 8 篇 河池学院

作者

  • 65 篇 周岐海
  • 57 篇 马姜明
  • 56 篇 蒋治良
  • 51 篇 梁爱惠
  • 46 篇 梁士楚
  • 40 篇 武正军
  • 34 篇 宿程远
  • 31 篇 姜勇
  • 29 篇 黄乘明
  • 29 篇 温桂清
  • 25 篇 刘庆业
  • 19 篇 黄中豪
  • 18 篇 李生强
  • 18 篇 陈志林
  • 17 篇 宾石玉
  • 16 篇 于方明
  • 16 篇 汪国海
  • 15 篇 周善义
  • 15 篇 莫燕华
  • 15 篇 骆海玉

语言

  • 6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珍稀濒危动物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29 条 记 录,以下是421-430 订阅
排序:
AMF对间套作体系中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及机制
收藏 引用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0年 第2期36卷 193-199页
作者: 贾琴宇 刘灵 黄庶识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科学院 广西海洋天然产物与组合生物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自然环境中的多数陆生植物互利共生。间套作种植作为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能显著提高植物对农田环境中多种资源的利用率。在间套作体系中,AMF通过对农作物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密度马尾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模型及分配特征
收藏 引用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 第4期50卷 378-385页
作者: 李玉凤 秦佳双 梁燕 马姜明 颜培栋 杨章旗 李明金 广西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院 广西桂林541006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530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南宁530002 横县镇龙林场 广西横县530327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整株收获法和生物量模型估算法,对广西南亚热带两种密度(A:1156株/hm2和B:820株/hm2)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模型及生物量分配进行研究,为高碳汇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W=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干旱和复水条件下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响应
收藏 引用
南方农业学报 2019年 第10期50卷 2241-2248页
作者: 肖凡 蒋景龙 段敏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汉中723001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目的】分析黄瓜幼苗在干旱胁迫和复水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响应,阐明在有限水分亏缺下复水产生补偿效应的可能性和补偿强度,为黄瓜的抗旱栽培及水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瓜王F1黄瓜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温盆栽试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瘤足蕨属(Plagiogyria)植物叶柄和羽片横切面解剖学特征及分类学意义
收藏 引用
广西植物 2019年 第3期39卷 312-317页
作者: 张云 蓝疏钰 王任翔 邓晰朝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河池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广西宜州546300
该文采用光学显微镜,首次对九种瘤足蕨属植物的叶柄和羽片横切面进行了解剖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九种瘤足蕨属植物在叶柄中横切面的表皮、基本组织和中柱以及营养叶羽片的表皮、叶肉和主脉等结构特征是相似的,如叶柄中横切面的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 第6期38卷 131-139页
作者: 王永琪 秦佳双 马姜明 菅瑞 潘小梅 杨章旗 零天旺 李明金 广西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创新研究院 广西桂林541006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南宁530002 横县镇龙林场 广西横县530327
以广西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2012年种植)、中龄林(1999年种植)、成熟林(1986年种植)、过熟林(1960年种植)4种林龄类型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为马尾松人工林实现多目标可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桂林岩溶石山植物群落植物功能性状对不同坡向环境因子的响应
收藏 引用
广西植物 2019年 第2期39卷 189-198页
作者: 盘远方 陈兴彬 姜勇 李月娟 黄宇欣 倪鸣源 陆志任 覃彩丽 钟章浪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南昌330013
该研究以桂林岩溶石山不同坡向的植物群落为对象,探讨植物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木材密度和环境因子随坡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比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为阴坡>半阴坡>阳坡,阴坡和半阴坡分别与阳坡差异性显著;木材密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BR-BEF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的污泥特性分析
ABR-BEF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的污泥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论坛
作者: 陈舞阳 韦敬威 陈生龙 阮子欣 庞淦戈 宿程远 邓秋金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利用厌氧折流板-生物电芬顿(ABR-BEF)对含有抗性基因(ARG)的养猪废水进行了处理,分析了该反应器对废水中COD的去除效率,并对污泥中电子转移(ETS)、关键酶(辅酶F420、乙酸激酶、蛋白酶)、胞外聚合物(EPS)、ARG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 第12期29卷 3917-3926页
作者: 刘润红 常斌 荣春艳 姜勇 杨瑞岸 刘星童 曾惠帆 傅桂焕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为了解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在对其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evins和Shannon生态位宽度、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乔木层、灌木层主要种群生态位进行定量分析.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西南地区6县(市)水稻高温热害灾损变化及应对策略
收藏 引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9年 第2期46卷 1-8页
作者: 孙雯 王月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广西桂林541004 岩溶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4
【目的】研究广西南地区高温热害综合指数与减产率的时空分布关系,探寻双季稻的高温热害灾损的时空分布规律,为该区域水稻种植提供合理化建议,确保粮食安全。【方法】基于Logistic模型的高温热害综合指数,评估广西南地区6县(市)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银纳米微粒-罗丹明6G的SERS法测定痕量钼(Ⅵ)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年 第S1期38卷 205-206页
作者: 李娇 刘庆业 梁爱惠 蒋治良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4
基于酸性介质的条件下,银纳米粒子(AgNPs)与探针分子Rh6G会产生较强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e,SERS)效应,当溶液中加入Mo(Ⅵ)时,Rh6G与Mo(Ⅵ)发生络合反应形成一个Rh6G-Mo(Ⅵ)复合物,随着Mo(Ⅵ)浓度的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