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5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3 篇 医学
    • 9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7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2 篇 农学
    • 17 篇 园艺学
    • 16 篇 作物学
    • 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林学
  • 28 篇 工学
    • 18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4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0 篇 理学
    • 12 篇 生物学
    • 7 篇 化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23 篇 三七
  • 13 篇 原核表达
  • 13 篇 化学成分
  • 8 篇 生物信息学分析
  • 7 篇 皂苷
  • 7 篇 抗氧化活性
  • 7 篇 灯盏花
  • 6 篇 品质分析
  • 6 篇 雪胆
  • 6 篇 多糖
  • 5 篇 基因克隆
  • 5 篇 生物量
  • 5 篇 访花昆虫
  • 5 篇 微生物群落
  • 5 篇 普洱茶
  • 5 篇 种质资源
  • 5 篇 多酚
  • 5 篇 基因组
  • 5 篇 强化发酵
  • 4 篇 配方优化

机构

  • 148 篇 云南农业大学
  • 14 篇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 12 篇 云南特色植物提取...
  • 7 篇 普洱市茶叶科学研...
  • 6 篇 云南柯兆生物科技...
  • 5 篇 西南中药材种质创...
  • 5 篇 红云红河烟草有限...
  • 4 篇 云南省药用植物生...
  • 4 篇 西南中药材种质创...
  • 4 篇 文山学院
  • 4 篇 龙陵县石斛研究所
  • 4 篇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
  • 3 篇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3 篇 甘肃农业大学
  • 3 篇 云南省芳香生物工...
  • 3 篇 浙江农林大学
  • 2 篇 红河学院
  • 2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2 篇 云南特色植物提取...
  • 2 篇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作者

  • 39 篇 杨生超
  • 35 篇 赵明
  • 35 篇 张广辉
  • 29 篇 陈军文
  • 25 篇 梁艳丽
  • 18 篇 马燕
  • 15 篇 刘琨毅
  • 14 篇 赵艳
  • 13 篇 张金燕
  • 12 篇 王藤
  • 11 篇 寸竹
  • 11 篇 范伟
  • 11 篇 卢迎春
  • 11 篇 唐卿雁
  • 11 篇 陈庚
  • 10 篇 段绍凤
  • 10 篇 伯年国
  • 10 篇 杨秋雄
  • 10 篇 姜薇薇
  • 10 篇 向贵生

语言

  • 15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姜状三七根茎的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收藏 引用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2年 第6期30卷 884-889页
作者: 李晓波 张高菊 张广辉 杨生超 姜薇薇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 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 理学院昆明650201
为了解姜状三七(Panax zingiberensis)根茎的皂苷类化学成分,采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和凝胶等色谱方法从其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9个皂苷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SL_(1)(1)、人参皂苷Rh_(1)(2)、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半夏玉米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2年
作者: 黄之远 赵桂茹 刘涛 吴加香 徐若 寸梦壵 字淑慧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为探究半夏与玉米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分别采集单作半夏(SP)、单作玉米(SZ)、间作半夏(IP)、间作玉米(IZ)的根际土壤,利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半夏不同种植模式根际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变化,以期为半夏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间作模式对滇龙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热带作物学报 2023年 第9期44卷 1829-1839页
作者: 陈丹 罗东海 余成华 李可铖 黄彬 徐蔧声 段绍凤 梁艳丽 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云南昆明650201 云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云南临沧675800
为了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滇龙胆生长状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择茶树、核桃树、黄豆、薏仁、黑豆、蚕豆6种作物材料,组成滇龙胆单作和间作7种种植模式,通过检测旺盛生长期和采收期滇龙胆的生长指标(株高、株幅、叶长、叶宽、茎粗),根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产地草果种质资源抗寒性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 第15期40卷 73-79页
作者: 赵新宇 苏俊宇 杨伟 杨建宁 童开荣 杨志清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昆明65020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昆明650205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昆明650201
研究旨在筛选抗寒能力较强的草果种质资源,为草果的杂交育种和栽培提供重要依据,推动草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出苗至移栽满6个月的不同产地的草果植株作为材料,进行低温胁迫3 d(低温恒温培养箱参数:4℃,12 h黑暗,12 h光照,90%湿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太白贝母传粉生物学特征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2年 第8期20卷 2740-2746页
作者: 杨秋雄 彭锐 余成华 梁艳丽 孙年喜 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昆明650201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重庆400065
为了探究太白贝母(Fritillariae taipaiensis ***)传粉生物学特征对其物种遗传稳定性的影响,本试验对太白贝母花朵不同开放状态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蜜分泌量和浓度进行测定,观察访花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并对其花粉粒进行孢粉学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假地豆碳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分析及原核表达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2年 第17期20卷 5569-5577页
作者: 袁慧娟 向贵生 郝冰 杨生超 云南农业大学 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昆明650201
碳糖基转移酶(CGTs)是植物中黄酮碳苷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具有催化黄酮类底物生成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功能。本研究药用植物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on(L.)DC.)中黄酮碳糖基转移酶基因(DhCGT1)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异源表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比较转录组分析云南黄连开花过程对低温的应答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2年 第14期20卷 4642-4653页
作者: 余成华 朱春艳 段绍凤 杨秋雄 陈丹 韩俊 梁艳丽 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昆明650201
为了研究云南黄连在开花过程中对低温的响应,本研究观测了云南黄连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开花率和开花过程中花朵内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并对早(6:00)、中(12:00)、晚(18:00)3个时间段的云南黄连花朵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云南黄连花朵3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株黄草乌促生内生细菌对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
作者: 文绒 黄治豪 李金枝 张丽莲 字淑慧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目的]探究黄草乌块根中分离和鉴定的2株内生细菌(W4-1、W8-22)的促生效果。[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目前生产中应用较广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为阳性对照(Control),设分离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W4-1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减氮对玉米黄草乌间作优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5期37卷 890-896页
作者: 梅富鹏 黄之远 吴加香 寸梦壵 赵桂茹 李世华 杨旺福 字淑慧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 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1
【目的】探索高寒山区减氮对玉米黄草乌间作优势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种植模式为玉米间作黄草乌(2∶4),设常规施氮(IN,144.0 kg/hm^(2))、减氮20%(IN20,115.2 kg/hm^(2))、减氮40%(IN40,86.4 kg/hm^(2))和减氮60%(IN60,57.6 k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七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22年 第10期53卷 3241-3250页
作者: 李满桥 梁绮文 闫静 陈中坚 王勇 魏富刚 张广辉 刘冠泽 杨生超 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昆明650201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云南昆明650201 文山学院文山三七研究院 云南文山663099 文山市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 云南文山663000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人工种植是保障三七原料供给的主要措施之一。但三七在种植过程中对生态环境要求苛刻,面临着生长分布区域狭窄、连作障碍严重等诸多问题,加之三七良种对三七种植产业贡献率较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