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48 篇 期刊文献
  • 7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2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52 篇 理学
    • 230 篇 生态学
    • 154 篇 生物学
    • 62 篇 化学
    • 19 篇 物理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地质学
  • 298 篇 农学
    • 1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9 篇 作物学
    • 36 篇 林学
    • 34 篇 植物保护
    • 19 篇 畜牧学
    • 11 篇 园艺学
    • 10 篇 水产
    • 7 篇 兽医学
  • 256 篇 工学
    • 8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1 篇 农业工程
    • 2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林业工程
    • 1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5 篇 水利工程
    • 1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生物工程
    • 9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45 篇 医学
    • 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 篇 中西医结合
  • 29 篇 管理学
    • 21 篇 公共管理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19 篇 广西
  • 19 篇 抑菌活性
  • 18 篇 鳄蜥
  • 16 篇 物种多样性
  • 15 篇 白头叶猴
  • 15 篇 内生真菌
  • 15 篇 罗汉果
  • 14 篇 微生物群落
  • 14 篇 共振瑞利散射
  • 13 篇 黑叶猴
  • 12 篇 中国
  • 12 篇 红外相机技术
  • 12 篇 sers
  • 12 篇 蚁科
  • 12 篇 金纳米粒子
  • 11 篇
  • 11 篇 活动节律
  • 11 篇 岩溶石山
  • 11 篇 酶活性
  • 11 篇 桂林

机构

  • 634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325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86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71 篇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
  • 50 篇 广西漓江流域景观...
  • 27 篇 西华师范大学
  • 24 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18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
  • 16 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
  • 16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
  • 14 篇 岩溶生态与环境变...
  • 14 篇 桂林理工大学
  • 12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12 篇 河池学院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1 篇 广西环境工程与保...
  • 11 篇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
  • 10 篇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9 篇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
  • 9 篇 惠州学院

作者

  • 75 篇 梁士楚
  • 73 篇 蒋治良
  • 67 篇 马姜明
  • 67 篇 梁爱惠
  • 65 篇 周岐海
  • 41 篇 武正军
  • 38 篇 邓业成
  • 37 篇 宿程远
  • 35 篇 温桂清
  • 34 篇 刘庆业
  • 34 篇 骆海玉
  • 33 篇 姜勇
  • 29 篇 黄乘明
  • 22 篇 周善义
  • 20 篇 陆祖军
  • 19 篇 黄中豪
  • 18 篇 陈孟林
  • 18 篇 于方明
  • 18 篇 李生强
  • 18 篇 陈志林

语言

  • 82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珍稀瀕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26 条 记 录,以下是481-490 订阅
排序:
不同年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收藏 引用
广西科学 2019年 第2期26卷 245-251页
作者: 秦佳双 李明金 宋尊荣 零天旺 马姜明 杨章旗 颜培栋 菅瑞 陆绍浩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桂林541006 横县镇龙林场 广西横县530327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南宁530002
本研究以广西横县镇龙国有林场内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旨在为马尾松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采用环刀法对4种不同种植年限马尾松林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容重随林龄的增长呈减小的趋势,土壤饱和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axEnt模型的四川大相岭保护区藏酋猴(Macacathibetana)生境适宜性评价
收藏 引用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 第3期41卷 45-50页
作者: 余吉 付明霞 宋心强 高飞 杨彪 李生强 荥经县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雅安625200 成都兴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51 西华师范大学 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2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生境评价是野生动物有效保护与管理的基础。利用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保护区开展的本底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获得的藏酋猴分布点位数据以及环境变量数据,运用MaxEnt模型对大相岭保护区藏酋猴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模型的评价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桂林市蒋家坝丘陵灌丛植物功能性状的分类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9年 第4期35卷 268-273,280页
作者: 盘远方 梁志慧 林红玲 梁士楚 姜勇 陈锦妮 广西师范大学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而植物的性状特征又决定其对不同生境的适应能力。为探究不同的生境条件下功能性状的分布特征,本研究对桂林市蒋家坝丘陵不同坡位灌丛5 368株植物的生长型、物候型、光习性、基径、树高、叶质、果实类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桂林岩溶石山木本植物功能性状的分类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9年 第4期35卷 262-267,F0003页
作者: 王晓凤 李嘉宝 梁士楚 盘远方 姜勇 广西师范大学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本研究通过对桂林岩溶石山232种主要木本植物的生长型、生活型、物候型、光习性、叶性质和果实类型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揭示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为今后桂林岩溶石山植被生态恢复、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以及保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漓江河岸植物功能性状的分类研究
收藏 引用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9年 第4期35卷 274-280页
作者: 杨丽婷 姜勇 广西师范大学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541006
对漓江河岸植物的功能性状(生活型、生态类群、叶片质地、花序类型、果实类型、种子传播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漓江河岸共有乔木37种,灌木63种,亚灌木6种,藤本15种,草本182种;中生植物201种,湿生植物55种,半湿生植物38种,两栖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掺银碳点催化放大-SERS光谱检测痕量S2O8掺银碳点催化放大-SERS光谱检测痕量S2O82-
掺银碳点催化放大-SERS光谱检测痕量S2O8掺银碳点催化放大-SERS光...
收藏 引用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作者: 李娇 莫木丽 刘庆业 蒋治良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桂林 541004 岩溶生态与环境变化研究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桂林 541004
过硫酸盐(S2O82-)可作为替代氧化剂降解目标污染物为无害的产品,但其本身对土壤和水体也会造成污染,同时与过硫酸盐接触可能会导致皮肤疾病和职业性哮喘,威胁人员的安全。因此,实现快速、灵敏的检测S2O82-显得十分重要。
来源: 评论
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间联结与相关分析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8年 第19期38卷 6881-6893页
作者: 刘润红 姜勇 常斌 李娇凤 荣春艳 梁士楚 杨瑞岸 刘星童 曾惠帆 苏秀丽 袁海莹 傅桂焕 吴燕慧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桂林541006
种间联结能够反映植物群落中物种间的关系和群落的稳定程度,对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解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的种间联结特征,基于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以银纳米棒/氯化银为SERS基底用维多利亚蓝B分子探针检测大肠杆菌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年 第11期37卷 3446-3448页
作者: 梁爱惠 王耀辉 欧阳辉祥 温桂清 张杏辉 蒋治良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4
加入增敏剂AgNO_3和NaCl,在银纳米棒(AgNRs)表面吸附了较牢固的AgCl并形成高SERS活性的AgNR/AgCl溶胶基底,维多利亚蓝B(VBB)分子探针在1 611cm^(-1)处有一较强的SERS峰。用VBB做大肠杆菌(EC)的染色剂,使染色的大肠杆菌具备VBB分子探针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灵长类苦味受体基因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遗传 2018年 第2期40卷 126-134页
作者: 冯平 罗瑞健 吴东东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桂林541006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桂林541006 不详
在鲜味、甜味、苦味、咸味和酸味5种味觉形式中,苦味能避免动物摄入有毒有害物质,在动物的生存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苦味味觉的产生依赖于苦味物质与苦味受体的相互作用。苦味受体由苦味受体基因Tas2rs编码,此类基因在不同物种中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苦苣苔科石山苣苔属一新种——重庆石山苣苔
收藏 引用
广西植物 2019年 第8期39卷 997-1006页
作者: 苏兰英 彭涛 赵志国 盘波 温放 珍稀濒危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6 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阳550025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 中国科学院桂林植物园广西桂林541006
该文报道了产自我国重庆市苦苣苔科植物一新种——重庆石山苣苔(Petrocodon chongqingensis ***,***&***)。此新种(重庆石山苣苔)在形态上与其近缘种(湖南石山苣苔)(*** ***&Ming Li)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此新种无明显延长的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