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7 篇 期刊文献
  • 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1 篇 工学
    • 4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4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电气工程
  • 40 篇 理学
    • 37 篇 化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3 篇 医学
    • 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主题

  • 6 篇 相互作用
  • 6 篇 去除率
  • 5 篇 合成
  • 5 篇 晶体结构
  • 4 篇 螯合
  • 4 篇 分子内质子转移
  • 4 篇 甲亚胺叶立德
  • 4 篇 絮凝
  • 3 篇 铜离子
  • 3 篇 含铜废水
  • 3 篇 双过氧钒配合物
  • 3 篇 黄原酸化
  • 3 篇 螺杂环
  • 3 篇 合成工艺
  • 3 篇 重金属废水
  • 3 篇 去除性能
  • 3 篇 核磁共振
  • 3 篇 两性高分子螯合絮...
  • 3 篇 荧光光谱
  • 2 篇 荧光猝灭

机构

  • 55 篇 湖南科技大学
  • 4 篇 理论化学与分子模...
  • 3 篇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
  • 2 篇 天津大学
  • 2 篇 湖南科技大学理论...
  • 2 篇 理论化学与分子模...
  • 2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中国药科大学
  • 1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1 篇 分子构效关系湖南...
  • 1 篇 key laboratory o...
  • 1 篇 深圳市北科生物科...
  • 1 篇 总后勤部军事交通...
  • 1 篇 湖南理工学院

作者

  • 28 篇 于贤勇
  • 27 篇 李筱芳
  • 24 篇 易平贵
  • 17 篇 刘立华
  • 16 篇 汪朝旭
  • 12 篇 yu xianyong
  • 12 篇 li xiaofang
  • 11 篇 令玉林
  • 11 篇 yu xian-yong
  • 10 篇 li xiao-fang
  • 10 篇 yi ping-gui
  • 9 篇 yi pinggui
  • 8 篇 刘峥军
  • 7 篇 吴俊
  • 7 篇 周继明
  • 7 篇 唐安平
  • 7 篇 陈建
  • 7 篇 曹菁
  • 6 篇 li xin
  • 6 篇 侯博

语言

  • 6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5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N-混杂卟啉的合成及其衍生化反应的进展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 2011年 第2期31卷 166-175页
作者: 李筱芳 刘浩冲 郑爱庭 于贤勇 易平贵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湘潭411201
按N-混杂卟啉的不同合成方法,详细介绍了结构复杂的N-混杂卟啉的合成及各种衍生化反应的进展.
来源: 评论
基于邻炔基醛的异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 2016年 第10期36卷 2504-2509页
作者: 李余波 赵云辉 罗明检 唐子龙 曹朝暾 邓克勤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科技大学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湘潭411201
含有异喹啉、二氢异喹啉骨架结构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大都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报道以邻炔基芳香醛为原料,在CuI、AgNO_3等路易斯酸的催化下,与不同的含氮化合物发生串联反应分别得到异喹啉、苯并噁嗪并异喹啉以及吡唑并异喹啉等化合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甲亚胺叶立德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螺吲哚里西啶类化合物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 2012年 第12期32卷 2309-2314页
作者: 李筱芳 易荣琼 刘彬 李志奎 于贤勇 易平贵 湖南科技大学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湘潭411201
通过7-芳亚甲基-6,7-二氢中氮茚-8(5H)-酮与甲亚胺叶立德(经苊醌或靛红与肌氨酸反应原位生成)进行的l,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具有良好产率的新的1'-甲基-4'-芳基-5",6"-二氢-2H,8"H-二螺[苊烯-1,2'-吡咯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腈亚胺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螺吡唑-吡咯里嗪类化合物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 2013年 第7期33卷 1583-1586页
作者: 胡小莲 刘彬 刘浩冲 李筱芳 湖南科技大学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湘潭411201
通过2-芳亚甲基-2,3-二氢-1H-吡里-1-酮与腈亚胺[经苯甲酰氯苯腙(2)与三乙胺反应生成]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以较高收率合成了一系列的4-芳基-2,5-二苯基-2H,4H-二氢-螺[吡唑-3,2'-吡咯里嗪]-1'(3'H)-酮.采用NMR,IR,质谱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2-氨基-3-吡啶基)-苯并咪唑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无机化学学报 2011年 第3期27卷 480-486页
作者: 易平贵 王涛 于贤勇 周继明 刘容华 李筱芳 汪朝旭 郑柏树 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湘潭411201
在合成2-(2-氨基-3-吡啶基)-苯并咪唑的基础上,利用NMR(1H、13C、COSY、HSQC和HMBC)、MS、IR和UV进行了详细表征;通过X-ray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R3,a=1.833 7(3)nm,b=1.8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以碲化镉量子点为荧光探针测定西红柿中残留吗啉胍
收藏 引用
分析化学 2014年 第7期42卷 1057-1060页
作者: 元晓云 匡慧艳 冯磊 黄昊文 唐春然 曾云龙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利用吗啉胍使CdTe量子点荧光增强的特性,建立了西红柿中吗啉胍残留量的检测新方法。研究了影响量子点荧光探针行为的因素,确定最佳工作条件:量子点浓度为1×10-4mol/L,pH=5.6,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20 min。在最佳测定条件下,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取代苯甲醛的取代基在硝基苄基鏻参与的Wittig反应中对二苯乙烯分子构型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 2010年 第3期30卷 395-400页
作者: 曹晨忠 刘立秋 陈冠凡 周再春 蒋荣清 卢冰涛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湘潭411201 湖南科技大学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湘潭411201 湖南科技大学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湘潭411201
用硝基苄基鏻与取代苯甲醛经Wittig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硝基的二苯乙烯型化合物.研究表明,用硝基苄基鏻在二氯甲烷中进行这类Wittig反应时,随着苯甲醛的取代基不同,得到二苯乙烯主要产物的构型不同,取代基为NMe2,OMe,Me,Cl,H等时主要得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u^(2+)印迹壳聚糖/Al_2O_3的制备及动态吸附性能
收藏 引用
化学工程 2014年 第7期42卷 22-27,41页
作者: 曾坚贤 陈华俊 刘国清 喻谢 钱朝辉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湖南湘潭411201
以表面接枝和表面印迹技术为基础,采用正硅酸乙酯改性的Al2O3为载体,壳聚糖为功能单体,制备了一种新型Cu2+印迹壳聚糖/Al2O3复合材料(IIP/Al2O3),以傅里叶变换红外表征了IIP/Al2O3,发现Cu2+印迹壳聚糖被有效接枝到Al2O3表面。考察填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剂与Cu(Ⅱ)、Pb(Ⅱ)、Cd(Ⅱ)、Ni(Ⅱ)的螯合稳定性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13年 第1期33卷 79-87页
作者: 刘立华 周智华 吴俊 唐安平 令玉林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湘潭41120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两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剂(ACPF)与Cu2+、Cd2+、Pb2+、Ni2+形成螯合物的吸收光谱,考察了螯合沉淀物的稳定性,探讨了螯合物的组成,并计算其稳定常数.结果表明,ACPF分别在204、251和285nm处出现最大吸收峰;ACPF中—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合成新型螺羟吲哚类化合物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 2009年 第7期29卷 1129-1132页
作者: 李筱芳 于贤勇 冯亚青 湖南科技大学理论化学与分子模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构效关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湘潭411201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天津300072
2-芳亚甲基苯并[4,5]咪唑并[2,1-b]噻唑-3-酮与甲亚胺叶立德(经靛红与肌氨酸反应在线生成)进行l,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8个新的螺羟吲哚类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NMR,IR,质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多种谱学技术对产物进行详细表征,而产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