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5 篇 期刊文献
  • 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5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2 篇 医学
    • 10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04 篇 中西医结合
    • 2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中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7 篇 农学
    • 9 篇 兽医学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畜牧学
  • 10 篇 理学
    • 4 篇 化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生态学
  • 8 篇 工学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主题

  • 20 篇 当归
  • 16 篇 创伤后应激障碍
  • 15 篇 四逆散
  • 15 篇 含量测定
  • 12 篇 红芪
  • 10 篇 化学成分
  • 8 篇 党参
  • 6 篇 药理作用
  • 6 篇 指纹图谱
  • 5 篇 炮制
  • 5 篇 挥发油
  • 5 篇 黄芪
  • 5 篇 化学计量学
  • 5 篇 红芪多糖
  • 5 篇 种子
  • 5 篇 溃疡性结肠炎
  • 5 篇 近红外光谱
  • 5 篇 高效液相色谱
  • 5 篇 研究进展
  • 5 篇 质量评价

机构

  • 155 篇 甘肃中医药大学
  • 55 篇 甘肃省中药质量与...
  • 29 篇 甘肃省中药质量与...
  • 14 篇 西北中藏药协同创...
  • 12 篇 甘肃省高校中药化...
  • 11 篇 甘肃省药品检验研...
  • 8 篇 甘肃省人民医院
  • 7 篇 兰州大学
  • 7 篇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
  • 6 篇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
  • 5 篇 兰州工业研究院
  • 4 篇 西北中藏药省部共...
  • 4 篇 甘肃省中藏药化学...
  • 4 篇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
  • 3 篇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
  • 2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
  • 2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 2 篇 甘肃省道地药材质...
  • 2 篇 甘肃省药品检验研...
  • 2 篇 甘肃省绿能农业科...

作者

  • 48 篇 李越峰
  • 43 篇 牛江涛
  • 40 篇 司昕蕾
  • 35 篇 曹瑞
  • 32 篇 边甜甜
  • 26 篇 niu jiang-tao
  • 26 篇 cao rui
  • 26 篇 si xin-lei
  • 26 篇 li yue-feng
  • 24 篇 王引权
  • 22 篇 bian tian-tian
  • 21 篇 彭桐
  • 17 篇 辛二旦
  • 17 篇 姚阳阳
  • 16 篇 杜弢
  • 16 篇 严兴科
  • 15 篇 张育贵
  • 14 篇 倪琳
  • 13 篇 郭玫
  • 13 篇 yan xing-ke

语言

  • 15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甘肃红芪产地溯源模型建立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 2019年 第9期30卷 2267-2269页
作者: 顾志荣 马天翔 许爱霞 祁梅 钱倩 李芳 刘洁丽 葛斌 甘肃省人民医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目的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甘肃红芪的产地溯源。方法采集甘肃省8个红芪主产县的110批红芪药材,采用FT-IR技术采集样品在4000~400 cm^-1波数范围的光谱数据,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多成分定量不同产地甘松的质量评价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24年 第3期55卷 956-968页
作者: 王姿杨 邢耀莹 付文芮 王露 邓小斌 庞哲 崔治家 邵晶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西北中藏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目的 建立不同产地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探究不同产地甘松化学成分差异,评价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甘松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甘肃、青海、四川16批次甘松的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指标成分结合化学计量学综合评价甘肃产甘草的质量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19年 第16期50卷 3923-3929页
作者: 侯嘉 郭鸿儒 杨扶德 邵士俊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兰州730000 兰州工业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70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目的选取甘肃代表性区域(河西、陇中、陇东地区)野生和栽培甘草进行多指标成分测定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综合分析甘肃产甘草质量,为评价适宜生产区域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了多波长检测HPLC测定甘草样品中7种三萜类和黄酮类成分(甘草酸、甘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当归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优化
收藏 引用
中成药 2020年 第3期42卷 681-688页
作者: 荔淑楠 王引权 马丽丽 彭桐 傅金魁 李淑琪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甘肃兰州730000 北京华珍烘烤系统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工艺部 北京100029
目的优化当归平衡脱水干燥工艺。方法以干燥温度、干燥湿度、缓苏时间、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以外观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结合挥发油提取率、醇溶性浸出物、多糖、阿魏酸和5种苯肽类成分为考察指标,并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评价当归不同提取部位补血的效果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年 第21期33卷 2135-2138页
作者: 朱顺娟 张启立 吴国泰 夏鹏飞 李娜 栗铭笛 赵磊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道地药材质量标准化技术研究与推广工程实验室
目的筛选当归补血的有效部位并探讨模糊物元模型在当归不同提取部位补血效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按照体重将昆明随机分为10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复方阿胶浆),实验组(部位1-7),每组10只。用环磷酰胺(CTX)与乙酰苯肼(A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指标成分与近红外光谱对不同贮藏期新品种当归的质量研究
收藏 引用
中药 2020年 第3期43卷 564-568页
作者: 侯嘉 郭鸿儒 杜弢 王艳 王明伟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兰州工业研究院 甘肃兰州730070
目的:考察新品种当归贮藏后质量的稳定性及适宜贮藏期,为新品种当归的养护及贮藏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为新品种当归的市场推广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当归新品种岷归1号、岷归2号、岷归4号和岷归5号,分别贮藏不同的时间(6、12、36个月)后,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苦楝皮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华西药学杂志 2023年 第2期38卷 227-235页
作者: 赵豹 程明 薛雁斌 张君菡 张志红 潘新波 王亚丽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苦楝皮Melia Cortex是楝科楝属植物苦楝干燥的根皮或茎皮,药用历史悠久。苦楝皮主要含有三萜类、挥发油类、甾体类、有机酸类及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杀虫、抗肿瘤、抗菌、抗肉毒中毒等生物活性,临床上常用于驱虫和治疗皮肤疾病。现综述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温度和干旱胁迫对3种大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22年 第8期53卷 2480-2489页
作者: 李慧 王雪茹 李依民 徐进 刘东 高静 张明英 杜弢 颜永刚 张岗 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陕西省秦岭中草药应用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西安712046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秦药”研发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2046 镇巴县百花谷现代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汉中723600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99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对大黄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大黄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对干旱胁迫的耐性。方法用6个温度(10、15、20、25、30、35℃)和6个聚乙二醇(PEG-6000,以下简称PEG)浓度(0、5%、10%、15%、20%、2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凹凸棒石的土壤生态效应及其在中药材生态种植中的应用前景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20年 第9期45卷 2031-2035页
作者: 雒军 王引权 郭兰萍 王振恒 荔淑楠 彭桐 李钦 姚阳阳 祁正梅 聂江涛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北京100700 甘肃润枫源农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730000
中药材种植中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中药材产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板结、土壤酸化、连作障碍、微生态失衡、土壤病虫害严重等土壤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因此,推行中药材生态种植是中药材生产的必由之路。凹凸棒石(attapulgite,AT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药材质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 第10期49卷 126-131页
作者: 彭桐 王引权 李钦 荔淑楠 魏丽娟 党昇荣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省绿能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天祝733200
以不施肥为对照,探究单施有机肥、施用生物有机肥加复合肥、单施复合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药材质量的影响,为当归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四部方法测定当归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