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9 篇 期刊文献
  • 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 篇 理学
    • 43 篇 生态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生物学
  • 47 篇 农学
    • 4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畜牧学
    • 2 篇 草学
    • 1 篇 林学
  • 12 篇 工学
    • 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主题

  • 16 篇 陆地生态系统
  • 7 篇 碳循环
  • 6 篇 中国
  • 6 篇 涡度相关
  • 5 篇 气候变化
  • 5 篇 生态系统
  • 4 篇 碳收支
  • 3 篇 水循环
  • 3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 篇 生态化学计量学
  • 3 篇 土壤微生物
  • 3 篇 宏观生态系统科学
  • 3 篇 森林
  • 2 篇 通量
  • 2 篇 叶片养分
  • 2 篇 生态系统科学
  • 2 篇 植物
  • 2 篇 地质层固碳
  • 2 篇 绿色固碳
  • 2 篇 毒性效应

机构

  • 3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5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3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1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7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7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
  • 6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
  • 5 篇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
  • 5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3 篇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
  • 3 篇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
  • 2 篇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
  • 2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2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 篇 cern综合研究中心
  • 2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作者

  • 55 篇 于贵瑞
  • 29 篇 王秋凤
  • 13 篇 陈智
  • 12 篇 朱先进
  • 11 篇 何念鹏
  • 10 篇 杨萌
  • 9 篇 方华军
  • 6 篇 胡中民
  • 6 篇 张雷明
  • 5 篇 赵风华
  • 5 篇 付超
  • 5 篇 李英年
  • 5 篇 闫俊华
  • 4 篇 王辉民
  • 4 篇 韩士杰
  • 4 篇 刘颖慧
  • 4 篇 孙晓敏
  • 4 篇 石培礼
  • 4 篇 徐湘博
  • 4 篇 高艳妮

语言

  • 7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73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2001~201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初步评估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15年 第6期60卷 962-962页
作者: 王秋凤 郑涵 朱先进 于贵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定量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现状是实施区域碳汇管理、减缓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的基础.因此,定量研究全球以及不同国别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在各种碳库或生态学过程中的利用与分配规律,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强度的空间格局和动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草地植被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关系分析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769-776页
作者: 马安娜 于贵瑞 何念鹏 王秋凤 彭舜磊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草地生物量大部分集中在地下,地下生物量对于估算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碳固持效应都至关重要。由于草地地下生物量数据缺乏,利用地下与地上的根冠比(R/S)或者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对草地地下生物量进行估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基本科学问题、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683-698,682页
作者: 于贵瑞 王秋凤 方华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是生态系统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科学研究长期被关注的三大物质循环,它们表征着全球、区域及典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养分循环和水循环。然而,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是相互联动、不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化学计量学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理论体系中作用初探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881-890页
作者: 于贵瑞 李轩然 赵宁 何念鹏 王秋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生态化学计量学(Ecological stoichiometry)是利用元素比率来研究生态过程和生态作用的学科,它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将从分子至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有机联系起来,已成为联系微观与宏观生态研究的有力工具。生态化学计量学的两个非常重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亚热带5种林型的碳库组分偶联关系及固碳潜力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777-787页
作者: 彭舜磊 于贵瑞 何念鹏 王秋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平顶山学院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平顶山467000
中国亚热带森林对亚热带地区乃至中国的碳收支和碳平衡具有十分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国亚热带地区5种主要林型(杉木林、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阔叶速生人工林和针阔混交林)生物量的文献资料,采用关联矩阵法分析了亚热带5种林型树干、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半球陆地生态系统碳交换通量的空间格局及其区域特征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710-722页
作者: 陈智 于贵瑞 朱先进 王秋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_2,深入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强度的空间变异及其区域特征对于准确地预测和评估全球碳收支以及制定高效的区域性生态系统管理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文以ChinaFLUX的长期联网观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学代谢理论在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891-897页
作者: 赵宁 于贵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和机制是全球变化生态研究的前沿性科学问题。生态学代谢理论在个体水平的建立以及在微观生命系统和宏观生态系统的发展,为我们研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回顾了生态学代谢理论的发展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1~201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农林产品利用的碳消耗的时空变异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762-768页
作者: 朱先进 王秋凤 郑涵 李轩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人类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视为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人类对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消耗是区域碳消耗的重要途径.量化农林产品利用的碳消耗总量(CCU)有助于准确评估生物圈与大气间的碳交换,为全球陆地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地带性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统计特征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803-814页
作者: 赵航 贾彦龙 王秋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基于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7个森林和10个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定位调查数据,本文对中国地带性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各个组分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的N和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藏高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的遥感评估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四纪研究 2014年 第4期34卷 788-794页
作者: 高艳妮 于贵瑞 闫慧敏 王秋凤 朱先进 李英年 张法伟 石培礼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综合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810008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区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之一。定量估算这一区域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有利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构建了一个模拟该地区NEE动态变化的净碳收支模型(NCBM)。该模型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