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13 篇 期刊文献
  • 11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3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75 篇 农学
    • 82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53 篇 林学
    • 123 篇 畜牧学
    • 114 篇 草学
    • 72 篇 作物学
  • 776 篇 理学
    • 586 篇 生态学
    • 108 篇 大气科学
    • 36 篇 地理学
    • 34 篇 生物学
    • 11 篇 地质学
    • 8 篇 地球物理学
  • 574 篇 工学
    • 162 篇 水利工程
    • 14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40 篇 农业工程
    • 8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64 篇 林业工程
    • 60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8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7 篇 城乡规划学
    • 1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5 篇 软件工程
    • 1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0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16 篇 管理学
    • 60 篇 公共管理
    • 2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6 篇 经济学
    • 18 篇 应用经济学
    • 12 篇 理论经济学
  • 6 篇 医学
  • 5 篇 教育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88 篇 气候变化
  • 58 篇 青藏高原
  • 56 篇 高寒草甸
  • 39 篇 喀斯特
  • 36 篇 黄土高原
  • 36 篇 陆地生态系统
  • 35 篇 土地利用
  • 32 篇 中国
  • 30 篇 碳循环
  • 29 篇 土壤
  • 29 篇 土壤有机碳
  • 29 篇 土壤水分
  • 28 篇 土壤呼吸
  • 28 篇 涡度相关
  • 28 篇 遥感
  • 27 篇 生态系统
  • 26 篇 温度敏感性
  • 26 篇 氮沉降
  • 24 篇 土壤养分
  • 24 篇 水分利用效率

机构

  • 708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66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94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36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20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6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61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53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8 篇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
  • 43 篇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
  • 35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31 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29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29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9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28 篇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
  • 28 篇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
  • 27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
  • 27 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
  • 26 篇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作者

  • 177 篇 于贵瑞
  • 86 篇 王辉民
  • 80 篇 孙晓敏
  • 74 篇 何念鹏
  • 73 篇 yu guirui
  • 72 篇 邵明安
  • 67 篇 何洪林
  • 59 篇 张心昱
  • 59 篇 温学发
  • 56 篇 石培礼
  • 52 篇 张宪洲
  • 52 篇 王绍强
  • 50 篇 周玉科
  • 49 篇 王军邦
  • 48 篇 he nianpeng
  • 48 篇 欧阳竹
  • 48 篇 he honglin
  • 48 篇 王秋凤
  • 46 篇 张黎
  • 45 篇 任小丽

语言

  • 1,929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1930 条 记 录,以下是1911-1920 订阅
排序:
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湿地不同修复技术的效果评估
收藏 引用
环境工程 2024年 第8期42卷 8-16页
作者: 岳修鹏 孙乾照 吕梦雪 李家奇 王安东 张树岩 谢湉 王青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山东东营25709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山东烟台市龙口市东江街道 山东烟台265718 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山东东营257509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流域环境生态工程研发中心 广东珠海519087
为了维持盐地碱蓬群落分布格局与种群特征稳定,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2019年起,在退化盐地碱蓬湿地开展了基于微地形调整及利用淡水补充压盐2种技术的生态修复工程。对修复工程进行了跟踪监测,对比分析了修复工程区、退化区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模式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 第25期37卷 52-57页
作者: 田红灯 甘国娟 申文辉 谭一波 朱慧 唐忠香 叶建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宁530002 广西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广西桂林541316 广西优良用材林资源培育重点实验室 南宁530002 南宁师范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 南宁530001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广西桂林541001
研究旨在剖析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发展现状,掌握其优势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以推动森林康养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文献检索及实地调研,结合区域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具有特色的多元化森林康养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六道沟小流域地形序列土壤碳剖面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六道沟小流域地形序列土壤碳剖面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物理学专业委员会“土壤物理学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暨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Soil Physics and the Nexus of Food,Energy and Water
作者: 毛娜 邵明安 黄来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为了更好地理解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过程对土壤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位于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的典型土壤地形序列(东北坡NE序列,西坡W序列),分析了不同坡向间及同一坡向内随植被类型变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剖面分...
来源: 评论
盐旱胁迫对桑种子萌发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3年 第4期49卷 16-20页
作者: 白高娃 莎仁图雅 姬媛媛 乌日恒 邢钟毓 邢钰坤 李银祥 刘佳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内蒙古鄂尔多斯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内蒙古鄂尔多斯016100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林无菌脱毒培育工程实验室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沙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培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本文以桑(Morus alba)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NaCl溶液和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模拟盐旱胁迫环境,配备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4 g·L^(-1)、8 g·L^(-1)、12 g·L^(-1)、16 g·L^(-1))和PEG-6000溶液(5%、10%、15%、2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3-2005年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FLUX)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9年 第1期4卷 14-30页
作者: 张雷明 罗艺伟 刘敏 陈智 苏文 何洪林 朱治林 孙晓敏 王艳芬 周国逸 赵新全 韩士杰 欧阳竹 张宪洲 张一平 刘琪璟 郝彦宾 闫俊华 张德强 李英年 王安志 吴家兵 李发东 赵风华 石培礼 张扬建 何永涛 林露湘 宋清海 王辉民 刘允芬 于贵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190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20006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510650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810008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110016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云南勐仑666303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北京100083
基于微气象学理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实现了对生态系统尺度的生产力、能量平衡和温气体交换等功能和过程的直接测定,其观测数据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的机理研究以及碳源/汇和水分利用的时空分布评价提供了重要的观测数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玉米秸秆覆盖对喀斯特坡耕地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 第3期 20-24页
作者: 潘焰菲 高泽超 徐勤学 吴攀 方荣杰 张帅普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广西桂林541004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8 桂林理工大学 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桂林541004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广东珠海519082 中国科学院 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广西环江547100
通过原位小区模拟降雨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覆盖对喀斯特坡耕地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试验处理分为3种典型小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和4种秸秆覆盖度(0、20%、50%、80%)。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显著加快地表径流产流时间,尤其在土层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络
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络
收藏 引用
第九届中国水论坛
作者: 柳鉴容 宋献方 袁国富 孙晓敏 刘鑫 张应华 韩冬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水分分中心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大气降水是水循环的输入项,也是指示气候变化的关键因子.稳定同位素18O和D作为水分子的组成要素,是描述水循环演化历史信息的理想天然示踪剂.对降水中氢氧同位素进行系统观测有助于明确全球及各局地水循环机制及大气环流模式.本文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0-202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数据集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3年 第2期8卷 155-167页
作者: 范仁雪 朱先进 陈智 于贵瑞 张维康 韩朗 王秋凤 陈世苹 刘绍民 王辉民 闫俊华 谭俊磊 张法伟 赵风华 李英年 张一平 石培礼 朱教君 吴家兵 赵仲辉 郝彦宾 沙丽清 张玉翠 姜世成 顾峰雪 吴志祥 张扬建 周莉 唐亚坤 贾丙瑞 李玉强 宋清海 董刚 高艳红 蒋正德 孙聃 王建林 何其华 李新虎 王飞 魏文学 邓正苗 郝翔翔 李彦 刘晓利 章熙锋 朱治林 沈阳农业大学 农学院沈阳11086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建模重点实验室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天津大学 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天津30007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510650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 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西宁810008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云南勐腊66630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11001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长沙410004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21 东北师范大学 长春13002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10008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海口570100 中国气象科学院 北京10008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712100 山西大学 太原030006 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青岛266109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61004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乌鲁木齐830011 内蒙古农业大学 呼和浩特010018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13010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610041 辽宁盘锦湿地生态系统国家观测研究站 辽宁盘锦124000
陆地生态系统年总初级生产力(AGPP)是粮食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基础。分析AGPP的时空变化可以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减缓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理论依据,但需以准确评估区域AGPP为基础。基于ChinaFLUX的长期联网观测数据和公开的数据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5-2020年亚洲中部干旱区生态站月潜在蒸散量数据集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4年 第3期9卷 21-35页
作者: 苏文 张心昱 李锦 初玉 高新莲 郭小伟 姜峻 李国振 连杰 林丽莎 汪树超 杨淇越 张志山 朱元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鄂尔多斯站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阜康站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海北站西宁810008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安塞站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阿克苏站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奈曼站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策勒站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内蒙古站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临泽站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沙坡头站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长武站陕西杨凌712100
潜在蒸散表征大气蒸发能力,是衡量区域蒸发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气候干旱程度变化、水资源供需平衡、植被耗水量等的关键参数。在收集中亚生态系统监测网络12个生态站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11个位于西北干旱区生态站的气象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5-2020年中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集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4年 第3期9卷 36-49页
作者: 苏文 郭学兵 初玉 樊博 姬洪飞 兰中东 李国振 李小军 罗永清 热普开提 王小亮 吴瑞俊 杨荣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鄂尔多斯站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海北站西宁810008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长武站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阜康站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阿克苏站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沙坡头站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奈曼站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策勒站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内蒙古站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安塞站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临泽站兰州730000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中最大、最为活跃的部分,在全球碳循环过程和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西北旱区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极为敏感,是近年来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地区,土壤有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