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Pb29基因在疟原虫中的表达和定位,明确该基因在疟原虫有性发育阶段的功能,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明确Pb29的同源性和保守性。以伯氏疟原虫为模型通过双交叉同源重组的方法获取Pb29基因敲除型虫株(Pb29-KO)和Pb29标签虫株(Pb29-HA),利用表型实验分析Pb29基因对伯氏疟原虫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通过IFA和Western blot 检测Pb29蛋白在伯氏疟原虫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阶段与定位情况。结果:BLAST同源序列比对显示Pb29在疟原虫种属中高度同源且保守,并编码1个信号肽蛋白。Western blot和IFA检测显示Pb29在裂殖体、配子体和动合子阶段表达,主要表达在动合子膜表面。表型实验证实Pb29对无性血液期疟原虫的生长发育无影响,但是抑制了动合子和蚊胃中卵囊的形成。结论:Pb29蛋白主要表达在动合子膜表面。Pb29基因敲除后抑制了动合子和蚊胃中卵囊的形成,提示其可以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基因。
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流行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然而不同个体对HBV疫苗的免疫应答程度存在差异...
详细信息
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流行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是预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然而不同个体对HBV疫苗的免疫应答程度存在差异。根据HBsAb水平的不同,可以将个体分为高应答、低应答和无应答。T细胞及其亚群参与调节相关免疫机制,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免疫组库的构成也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本文综述了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不同免疫应答水平与T细胞及其亚群以及TCR免疫组库特征之间的研究进展与总结。
目的探索含a-Arrestin结构域蛋白3(a-Arrestin-domain-containing-3,ARRDC3)在肠道病毒D组68型(enterovirus D species,EV-D68)感染A549中的表达以及对A549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对EV-D68感染宿主细胞前后的样本进行全转录组高...
详细信息
目的探索含a-Arrestin结构域蛋白3(a-Arrestin-domain-containing-3,ARRDC3)在肠道病毒D组68型(enterovirus D species,EV-D68)感染A549中的表达以及对A549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对EV-D68感染宿主细胞前后的样本进行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ARRDC3;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ARRDC3的表达水平;设计实验分组4组,对照组(未感染EV-D68的A549细胞)、感染组(感染EV-D68的A549细胞)、敲低ARRDC3感染组(感染EV-D68的A549细胞转染ARRDC3-SiRNA-干扰片段)、敲低对照感染组(感染EV-D68的A549细胞转染NC-SiRNA-干扰片段),通过流式细胞术、CCK-8、Transwell实验检测ARRDC3在EV-D68感染模型中对A549细胞周期、增殖、迁移的影响。结果从测序结果中共筛选出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239个,其中上调基因135个,下调基因104个,ARRDC3是差异表达基因之一。EV-D68感染A549后,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发现ARRDC3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细胞周期明显缩短,抑制细胞迁移。进一步通过转染成功干扰ARRDC3表达载体,沉默ARRDC3可以增强EV-D68感染A549细胞,沉默ARRDC3细胞周期DNA合成期延长(P<0.05),虽然对宿主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但沉默ARRDC3可引起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0.05)。结论ARRDC3在EV-D68感染A549后表达明显上调,通过阻滞宿主细胞DNA合成期,抑制宿主细胞迁移等作用来发挥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