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61 篇 期刊文献
  • 21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57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58 篇 医学
    • 1,075 篇 临床医学
    • 49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10 篇 中西医结合
    • 15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3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0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0 篇 中医学
    • 6 篇 口腔医学
  • 469 篇 理学
    • 419 篇 生物学
    • 19 篇 生态学
    • 17 篇 化学
    • 12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物理学
  • 297 篇 工学
    • 14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12 篇 生物工程
    • 3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01 篇 教育学
    • 199 篇 教育学
  • 182 篇 农学
    • 141 篇 作物学
    • 12 篇 畜牧学
    • 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兽医学
  • 18 篇 法学
    • 1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社会学
    • 3 篇 法学
  • 15 篇 管理学
    • 11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世界史
  • 1 篇 经济学

主题

  • 116 篇 生物化学
  • 77 篇 细胞凋亡
  • 75 篇 教学改革
  • 68 篇 凋亡
  • 64 篇 增殖
  • 56 篇 肿瘤
  • 55 篇 基因表达
  • 54 篇 细胞增殖
  • 51 篇 大鼠
  • 46 篇 乳腺癌
  • 45 篇 实验教学
  • 42 篇 小鼠
  • 39 篇 自噬
  • 38 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
  • 37 篇 肝癌
  • 35 篇 迁移
  • 31 篇 教学方法
  • 30 篇 医学生物化学
  • 30 篇 预后
  • 29 篇 侵袭

机构

  • 217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200 篇 山西医科大学
  • 193 篇 四川大学
  • 170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134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113 篇 郑州大学
  • 110 篇 河北医科大学
  • 92 篇 空军军医大学
  • 92 篇 吉林大学
  • 87 篇 南昌大学
  • 85 篇 广西医科大学
  • 73 篇 皖南医学院
  • 72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
  • 52 篇 海军军医大学
  • 50 篇 安徽医科大学
  • 47 篇 西南医科大学
  • 46 篇 新乡医学院
  • 41 篇 延边大学
  • 41 篇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
  • 38 篇 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7 篇 韩梅
  • 61 篇 孙黎光
  • 52 篇 洪敏
  • 46 篇 于秉治
  • 42 篇 万福生
  • 40 篇 李月白
  • 40 篇 解军
  • 37 篇 于保锋
  • 35 篇 熊伟
  • 34 篇 张悦红
  • 33 篇 方定志
  • 32 篇 宋方洲
  • 31 篇 王义生
  • 29 篇 刘秉文
  • 29 篇 罗达亚
  • 29 篇 刘戟
  • 29 篇 安玉会
  • 28 篇 王惠珍
  • 28 篇 关亚群
  • 28 篇 王梁华

语言

  • 2,567 篇 中文
  • 5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皖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2572 条 记 录,以下是2461-2470 订阅
排序:
衰老标记蛋白-30及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技术与工程 2004年 第8期4卷 725-731页
作者: 周素芳 罗国容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南宁530021
衰老标记蛋白-30(SMP30)也称为regucalcin是1992年发现的一种新型钙结合蛋白质,在细胞内信 号转导途径中起调节作用,其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就其蛋白质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进行了综述。
来源: 评论
多糖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 第10期6卷 103-104页
作者: 左绍远 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云南大理市671000
多糖类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活性,在医药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多糖类在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来源: 评论
编码蛋白激酶的人类新基因NEK8的电子克隆
收藏 引用
江苏大报(医学版) 2004年 第5期14卷 389-393,396页
作者: 黄超群 翟倩婷 周嘉梁 吴士良 苏州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江苏苏州215007
目的 :克隆人类基因组中小鼠NEK8基因的同源物。方法 :用同源筛选策略 ,以小鼠NEK8基因作为信息探针 ,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TBLASTN分析 ,将获得的高度同源的EST用VECTORNTⅠ软件拼接成重叠群。利用BLAT分析确定NEK8基因的基因组结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肝脏高凝状态相关基因的筛选
人肝脏高凝状态相关基因的筛选
收藏 引用
2004全国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脂蛋白术会议
作者: 崔晓燕 方定志 刘秉文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目的筛选人肝脏高凝状态相关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方法采用差异筛选法对本建立的高凝状态大鼠肝脏差异表达基因消减cDNA文库进行筛选;以获得的差异cDNA克隆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片段;以PCR产物作探针,用噬菌斑原位杂交法筛选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脂质结合唾液酸、总唾液酸和B超检测
收藏 引用
郑州大报(医学版) 2004年 第2期39卷 328-329页
作者: 崔可飞 吴维平 侯卫红 王俊萍 赵卫星 杨道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B超室 郑州450052 郑州大学校医院 郑州450052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郑州450052
脂质结合唾液酸(lipid-bound sialic acid,LSA)作为肿瘤标记物已有报道[1-3],但LSA、总唾液酸(total sialic acid,TSA)、B超3者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研究甚少.1998年至2001年,作者以正常人和良性肝病患者为对照,探讨了LSA、TSA与B...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蛋白质定量中干扰因素的配伍组方差分析
收藏 引用
吉林大报(医学版) 2004年 第4期30卷 644-646页
作者: 刘雅文 贾冶 程熠 王韶 李勇 杨翰仪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吉林长春130021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 吉林长春130041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吉林长春130021
目的 :探讨总体分析分离菌体蛋白的部分常用试剂对染料结合法和二辛可宁酸法蛋白质定量方法的总体干扰作用。方法 :配伍组方差分析法。结果 :含 EDTA和葡萄糖的分离试剂对二辛可宁酸蛋白微量定量方法干扰较强 (P0 .0 5 ) ;这些试剂对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卵巢癌3AO细胞株hCG受体特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川北医学院 2004年 第1期19卷 3-5页
作者: 邢艳 陈曼玲 廖英 四川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四川成都610041
目的建立酶受体分析法 (enzymereceptorassay ,ERA) ,并研究卵巢癌 3AO细胞hCG受体的结合特性。方法采用ERA ,通过竞争结合实验、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实验、饱和结合实验测定 3AO细胞膜上hCG受体的特异性、饱和性 ,计算其最大结合容量 (B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TP结合盒A1在胆固醇流出和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2004年 第4期1卷 253-256页
作者: 赵玉华 刘秉文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成都市610041
ABCA 1是ATP结合盒 (ABC)转运子超家族成员。ABCA 1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代谢物的严格调控。ABCA 1基因的突变引起Tangier病 (TD)。胆固醇逆向转运清除组织过量的胆固醇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AS)的产生。而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是胆固醇逆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乳小鼠培养肝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
收藏 引用
泸州医学院 2004年 第4期27卷 285-288页
作者: 宋杰 何涛 谢华福 李娟 杨文理 甘淋 段承刚 刘晓燕 泸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四川泸州646000 泸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四川泸州646000
目的 :建立培养乳小鼠肝细胞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技术。方法 :取乳小鼠肝脏组织 ,进行肝细胞原代培养 ,提取肝细胞蛋白 ,以固相pH梯度 (IPG)等点聚焦为第一向 ,垂直SDS -PAGE为第二向进行双向电泳 ,并对样品处理方式、蛋白上样量、IPG等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DL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 第3期31卷 150-152页
作者: 勾蓝图 傅明德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610041
高密度脂蛋白(HDL)逆向转运胆固醇并以此发挥其经典的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除此之外,HDL还具有保护内皮细胞、抑制白细胞粘附、调节血凝与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与活化、抗脂质氧化等生物学活性,且HDL还可通过胆固醇逆向转运作用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