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88 篇 会议
  • 241 篇 期刊文献
  • 4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73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95 篇 工学
    • 41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3 篇 机械工程
    • 3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5 篇 农业工程
    • 8 篇 生物工程
    • 6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电气工程
    • 3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25 篇 理学
    • 377 篇 化学
    • 34 篇 物理学
    • 23 篇 生物学
    • 5 篇 生态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65 篇 医学
    • 18 篇 临床医学
    • 1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0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0 篇 农学
    • 2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9 篇 植物保护
    • 6 篇 园艺学
    • 3 篇 兽医学
    • 2 篇 作物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管理学

主题

  • 61 篇 毛细管电泳
  • 44 篇 电致化学发光
  • 22 篇 毛细管电色谱
  • 21 篇 电化学
  • 17 篇 固相微萃取
  • 15 篇 化学发光
  • 14 篇 气相色谱-质谱
  • 14 篇 安培检测
  • 13 篇 固相萃取
  • 11 篇 茶叶
  • 11 篇 dna
  • 11 篇 高效液相色谱
  • 11 篇 农药残留
  • 10 篇 分离富集
  • 10 篇 离子液体
  • 10 篇 碳纳米管
  • 10 篇 整体柱
  • 9 篇 鲁米诺
  • 9 篇 纳米金
  • 9 篇 检测

机构

  • 503 篇 福州大学
  • 101 篇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
  • 65 篇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
  • 24 篇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
  • 20 篇 福建师范大学
  • 18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16 篇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
  • 11 篇 厦门大学
  • 9 篇 福建医科大学
  • 9 篇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
  • 8 篇 福建中医药大学
  • 8 篇 福州大学食品安全...
  • 7 篇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
  • 7 篇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
  • 7 篇 南开大学
  • 6 篇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
  • 6 篇 香港浸会大学
  • 6 篇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
  • 6 篇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
  • 5 篇 福州大学食品安全...

作者

  • 231 篇 陈国南
  • 159 篇 张兰
  • 75 篇 林振宇
  • 73 篇 付凤富
  • 59 篇 邱彬
  • 49 篇 孙建军
  • 48 篇 许雪琴
  • 46 篇 童萍
  • 36 篇 林子俺
  • 30 篇 吴晓苹
  • 29 篇 杨黄浩
  • 28 篇 池毓务
  • 25 篇 郭隆华
  • 23 篇 王伟
  • 23 篇 刘薇
  • 20 篇 郭良洽
  • 19 篇 汤儆
  • 18 篇 杨方
  • 17 篇 魏巧华
  • 17 篇 卢巧梅

语言

  • 732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和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33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可视化法快速检测面粉中偶氮甲酰胺研究
可视化法快速检测面粉中偶氮甲酰胺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第二十六分会:环境化学
作者: 林玲 付凤富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偶氮甲酰胺作为一种新的面筋强化剂,是一种国家批准的添加剂,在美国、加拿大、亚洲规定的面粉中最大添加量为45 mg/kg,它作为氧化剂与湿面团反应,主要产物是联二脲,联二脲在烘烤时是稳定的,二次代谢物包括盐酸氨基脲(SEM)[1-2]。报道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CE-ICP-MS分析检测大米中镉形态特征的研究
基于CE-ICP-MS分析检测大米中镉形态特征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第二十六分会:环境化学
作者: 习志明 付凤富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镉是一种对人体有重大危害的重金属[1],可经农作物富集进入食物链。稻米易于富集土壤中的镉,从而间接威胁人体健康。本研究建立了大米中不同形态镉的提取方法[2],并建立了基于毛细管电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CE-ICP-MS)测定大米中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置换-替代反应免疫分析及免疫传感新方法研究
置换-替代反应免疫分析及免疫传感新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
作者: 唐点平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福州350116
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来测定痕量物质的一种高灵敏、高选择的方法,其检测模式主要包括夹心型和竞争型,但传统的免疫分析模式通常涉及到多步分离和多步清洗,以及双抗体免疫分析模式,故整个过程较繁琐、耗时、成本高。
来源: 评论
一种新型具有机械变色和热致变色性能的炔金配合物
一种新型具有机械变色和热致变色性能的炔金配合物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作者: 陈楠楠 屈少华 谢正祥 魏巧华 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福州350108
近年来,机械变色荧光材料由于其在构建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学记录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引起了广泛关注[1-2]。近期,我们利用1,3,5-三氮杂-7-磷代金刚烷(TPA)与(AuC≡CC6H4COOCH3)n自组装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具有机械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原位合成ZnO/g-C3N4固相薇萃取涂层用于蔬果中农残的富集
原位合成ZnO/g-C3N4固相薇萃取涂层用于蔬果中农残的富集
收藏 引用
第11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
作者: 张宁 张兰 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测试中心 福州福建350108
固相微萃取(SPME)作为无溶剂抽样技术在1990 年由Pawliszyn 和他的同事们第一次引入后,经成为检测环境污染物过程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前处理技术[1].目前,商业上最常用的固相微萃取涂层,例如:polyacrylate 和poly(dimethylsiloxane)(PA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电催化温度可控过氧化氢传感器
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电催化温度可控过氧化氢传感器
收藏 引用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
作者: 汤优 王芳芳 米真真 张标 吴韶华 孙建军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108
热电极技术是一种只改变电极表面及附近微小区域的温度,而溶液的整体温度保持不变的技术,它的突出优势在于能快速精确的控温。此外,由于其具有提高电化学检测的稳定性,增强检测的灵敏度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电分析化学领域。本文采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氰胺在金团簇上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化学学报 2015年 第10期31卷 1872-1879页
作者: 邓淑芬 黄溦 张继芳 林玲 何嘉伟 卞勋涛 陈文凯 孙建军 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108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福州350108
双氰胺是氰胺的二聚体,具有亚氨式和氨式两种互变异构体.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与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研究了互变异构的双氰胺分子在金表面的吸附行为.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亚氨式和氨式双氰胺分子的能量、分子轨道和光谱信息,以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超分支滚环扩增信号放大技术的多色彩可视化检测黄曲霉毒素新方法
基于超分支滚环扩增信号放大技术的多色彩可视化检测黄曲霉毒素新...
收藏 引用
2016全国生命分析化学学术大会
作者: 马小明 邱彬 林振宇 郭隆华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比色传感器是一种以颜色变化为响应信号,直接用裸眼观察颜色变化就能够达到检测目标物的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不需要借助额外的分析仪器,具有检测信号直观,使用方便,不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就能够直接使用等优点,近年来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NA四面体修饰的疏水性纳米粒子用于活细胞成像
DNA四面体修饰的疏水性纳米粒子用于活细胞成像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作者: 李娟 洪诚毅 吴淑贤 梁虹 杨黄浩 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学院
疏水性纳米成像探针具有发光效率高、发射峰半峰宽窄、光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其疏水性使其难以应用于生物成像分析和生物医学领域。本工作利用DNA四面体纳米结构对疏水性纳米粒子进行转相,并同时实现对纳米粒子的表面功能化。DNA四面体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降解聚多酚包裹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靶向可控药物递送方面的研究
可降解聚多酚包裹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靶向可控药物递送方面...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第三十八分会: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药物化学
作者: 王丽萍 李娟 吴淑贤 杨黄浩 福州大学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学学院
如何实现抗肿瘤药的靶向给药和可控释放,是药物释放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本工作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以生物可降解的聚多酚为包裹壳层的介孔硅纳米颗粒(MSNs),用于构建靶向可控的药物递送体系。该药物递送体系以高负载能力的MSN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