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国内外慢性疼痛患者疼痛信念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了解疼痛信念在慢性疼痛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根据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详细信息
目的对国内外慢性疼痛患者疼痛信念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了解疼痛信念在慢性疼痛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根据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28日。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其中4篇随机对照试验、4篇类实验研究、13篇横断面研究。疼痛信念相关理论框架包括恐惧-回避模型、自我效能理论、ABC理论、自我调节常识模型和关系框架理论。评估工具可分为疼痛鉴别信念、原因信念、后果信念和可控性信念评估4类。干预方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和疼痛健康教育3种类型。结论国内护理研究者应重视慢性疼痛患者疼痛信念相关理论框架的发展和完善,并在其指导下选择规范统一的评价工具,依据慢性疼痛患者的疼痛信念现状,制订科学、适用和规范的疼痛信念修正干预方案。
目的系统评价照顾者视角下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就医决策。方法本研究为系统综述,以"孤独症""自闭症""孤独性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父母""照顾者""就医决策"等为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ASD照顾者就医决策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数据整理时间为2022年8月1日至9月1日。由2名研究者根据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评价照顾者视角下ASD患儿的就医决策。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2篇质量等级为A,15篇质量等级为B;提炼出36个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整合为10个新的类别,并将其归纳为3个整合结果:症状驱动下的就医决策进程,个人、家庭、社会因素导致的就医决策延迟,个人经验及多重外部压力对就医决策的推动。结论导致ASD儿童照顾者就医决策产生延迟或推动的因素较为复杂,应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层面采取综合干预举措,以推动ASD患儿及早就医诊断并干预。
暂无评论